上古神话中的天王是什么身份? 中国上古神话人物

作者&投稿:廉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四天王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战将,后被佛教宣传为四个重要的护法神,各守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以护持佛法。天王形象一般为身穿甲胄,面容威严,手持武器,足踏夜叉。以后在中国的寺庙中,四天王手中分别持剑、琵琶、伞、蛇等物象征风、调、雨、顺。
  东方持国天王,梵文:Dhritarastra。“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住须弥山黄金埵,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神州。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四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梵文:Vidradhaka。“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住须弥山琉璃埵,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为的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他负责守护南瞻部洲。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五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梵文:Virapaksa。“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古名广目天王。住须弥山白云埵,身为红色,穿甲胄,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赤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教,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西牛贺洲。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六天王。
  北方多闻天王,梵文:Vaisramana。又名毗沙门,“多闻”以福德之名闻于四方。住须弥山水晶埵,身为绿色,穿甲胄,右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卧神鼠——银鼠,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天,是古印度的财神。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三天王。唐代不空译的《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君护法仪轨》中说:天宝元年,安西城被蕃军围困,毗沙门天王于城北门楼上出现,大放光明。并有金鼠咬断敌军弓弦,三五百名神兵穿金甲击鼓声震三百里,地动山崩,蕃军大溃,安西表奏,唐明皇为感恩,特命诸道州府城西北及营寨并设其相供养,佛寺也特设别院供养。一时毗沙门天王声威大震,香火极盛。多闻天王被中国军人尊崇为军神、四天王之首,单独立庙祭祀。到了宋代,军中供奉毗沙门天之风更盛,几乎每支部队的驻营地都建有天王堂。后来,这种对毗沙门天的崇拜随着中国佛教流传到了日本,使日本出现了战国时期著名的毗沙门天降主的越后军神上杉谦信,他的军旗就画着多闻天王。他率领的黑骑兵在川中岛与甲斐之虎武田信玄的赤备的五次激战,使他扬名后世,也使军神毗沙门天的名字更加响亮。
  四大天王,是欲界六天之一。他们分别护持着释迦佛世界的四个洲。四个洲是如何划份呢?佛教认为,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四周是大海,海的四面各有一洲。东方的叫东胜神洲,又称持国天,其统领叫提多罗;南方的叫南赡部洲,又称增长天,其统领叫毗琉璃;西方的叫西牛贺洲,又称广目天,其统领叫毗留博叉;北方的叫北俱芦洲,又称多闻天,其统领叫毗沙门。四大天王各率二十八部夜叉大将,镇守佛国一方。
  印度早期佛教雕刻中就有四天王的形象。在中国的石窟中,四天王作为护法形象也经常出现。在敦煌第二八五窟西壁上画的四天王,头戴花鬘冠,上身穿着甲胄,下身穿战裙,赤脚。南边的二天王,一个是持两股戟的西方广目天王,一个是执矛的南方增长天王;北边的二天王,一个是托塔的北方多闻天王,一个是持剑的东方持国天王。
  现在寺庙中保存的四大天王像,多数是明代以后的作品。这些形象比早期的天王像加入了更多的中国风俗,四天王手中所持的法器有所改变,被象征为风、调、雨、顺。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剑,象征风;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象征调;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象征雨;西方广目天王手握一条蛇,象征顺。这种象征如意吉祥的天王,比印度象征四大(地水火风)的天王,更容易被一般中国人所接受,所以关于天王的传说很多,但往往将天王与金刚相混淆。
  在四大天王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大概是北方天王了,就是手中托塔的毗沙门天王。从唐代后期开始,毗沙门天王的地位逐渐提高,成为了密宗供养的主像之一。敦煌唐代壁画中的毗沙门天王,多是雄踞在侧壁,全身武士装,左手托一宝塔。宋代以后,毗沙门天王的形象就不多见了。现在为一般人所熟悉的托塔天王,是毗沙门天王和唐代名将李靖的混合体,已经成了中国形象的佛教护法神了。

上古神话诸神:
     混沌天神--较正式的说法,盘古为开天辟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传说中,混沌早於盘古而生。
     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创世神:
     天吴、毕方、据比、竖亥、烛阴、女娲
  
     上古四方天帝与辅神:
     太阳神炎帝与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少昊与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颛顼与海神禺强(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青帝伏羲与九河神女华胥氏及属神句芒治理天东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看大门的。

中国上古神仙列表~

1、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2、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
3、六御: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称为西王母;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西方太极天皇大帝〖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 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4、五方五老: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名”金蝉氏”,号木公)、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天)、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5、中央天宫仙位表:
千里眼、顺风耳 、金童玉女、雷公 、电母(金光圣母) 、风伯 、雨师游奕灵官。
翊圣真君 、大力鬼王、 七仙女、 太白金星 、赤脚大仙、 广寒仙子嫦娥、 玉兔。
玉蟾 、吴刚、 天蓬元帅 、天佑元帅、 九天玄女、 十二金钗 、九曜星、日游神。
夜游神 、太阴星君 、太阳星君 武德星君 、佑圣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 金吒。
巨灵神 、天聋、 地哑 、月老、 左辅右弼 、二郎神杨戬 、文昌帝君、 萨真人。
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王善王灵官、 紫阳真人(张伯端)、三坛海会大神哪吒、木吒(行者惠岸)。
三官大帝: 天官、地官、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多闻天王、广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 、值月神黄承乙、 值日神周登 、值时神刘洪。
四大天师: 张道陵、许逊(字敬之,号许旌阳)、邱弘济、葛洪。
四方神: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执明神君。
四渎龙神:黄河、长江 、 淮河 、 济水河神。
四大元帅:关元帅 关羽、、温元帅 温琼,东岳大帝部将、赵元帅 即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温元帅 温琼,东岳大帝部将、马元帅 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天王、华光大帝。
五方谒谛:金光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摩诃揭谛
五炁真君:东方岁星木德真君、南方荧惑火德真君、西方太白金德真君、北方辰星水德真君、中央镇星土德真君。
五岳: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岳帝君:东岳帝君,名金虹氏,东华帝君弟。其它四岳帝君为东华帝君的四个儿子。) 及 碧霞元君。
五斗星君:东斗星君 、西斗星君 、中斗星君、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六丁:阴神玉女、丁卯神司马卿 、丁已神崔巨卿、 丁未神石叔通、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张文通、 丁丑神赵子玉 。
六甲:阳神玉男、甲子神王文卿、甲戌神展子江 、甲申神扈文长 、甲午神卫玉卿 、 甲辰神孟非卿 、 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狮驼国》中的北天七皇)、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北斗第二阴精巨门星君、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
【《狮驼国》中的北斗七星君为北斗星君的另一个称号:天枢、天璇、天玑 、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合起来又称为”斗魁”或”璇”,后三星组成斗柄,称”杓”】
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
增长天王手下八将: 庞刘荀毕、邓辛张陶,其全名为刘俊、荀雷吉、庞煜、毕宗远;邓伯温、辛汉臣、张元伯、陶元信(四目)。
二十八星宿:亢金龙、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牛金牛、氐土貉、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奎木狼、娄金狗、胃土彘、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地上天仙表 姜子牙(亦为东华帝君,估计是木公的接班人)
蓬莱三仙:福禄寿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说是西汉杨成,又一说中是唐阳城财神赵公明、(一说比干范蠡为文财神);寿星南极仙翁,女寿星:麻姑真武大帝,又名九天降魔祖师、玄武元帅。龟蛇二将(又名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太玄火精赤灵尊神) 小张太子与五大神龙黎山老母、镇元子
神霄派诸神:紫微北极大帝, 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元始天王第九子, 神霄八帝(多为道教虚构),玉清真王与神霄八帝合起来又称为神霄九宸大帝东极青华大帝、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黄帝)、九天雷祖大帝等。(太乙天帝、六天洞渊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韩真君、采访真君)。
九司三省与北极四圣:
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谢、天雷上相、玉枢使相、斗枢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三省: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北极四圣:天蓬元帅(猪八戒)手下天罡大圣、九天杀童大将(北斗第八星,又称天杀大神)、 雷使者等。天佑(猷)元帅, 翊圣元帅, 玄武元帅 真武大帝另有: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
阴曹地府
北阴酆都大帝
五方鬼帝: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 桃止山鬼门关、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南方鬼帝杜子仁,治 罗浮山、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 抱犊山、罗酆六天(以下为宫名,六天为守宫神)、纣绝阴天宫、泰煞谅事宗天宫、明晨耐犯武城天宫、恬昭罪气天宫、宗灵七非天宫、敢司连宛屡天宫
十殿阎王: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将、臣有:首席判官崔府君、钟魁、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神。
6、上古神话诸神:混沌天神–较正式的说法,盘古为开天辟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传说中,混沌早于盘古而生。创世神 天吴、毕方、据比、竖亥、烛阴、女娲
上古四方天帝与辅神:太阳神炎帝与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少昊与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万二千里的地方、颛顼与海神禺强(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青帝伏羲与九河神女华胥霞
7、黄帝时代的诸神
陆吾、英招、离珠、金甲神(此神应是其它神的一种化身说,根据他我虚拟了狮驼国中的金甲雷神)蚩尤、风伯雨师、赤松子、力牧、神皇、风后、应龙、魃、夸父、大力神夸娥氏、大庭氏、五龙氏 ,炎帝(又称为神农氏),炎帝的女儿,女娃(后化身精卫鸟),瑶姬,在《狮驼国》中又名婉华仙子。
还有一个小女儿,其名不可考,(拙著《狮驼国》中为炎天圣母)少昊母为皇娥、长子春神句芒、次子秋神蓐收,颛顼的后代:四子:(虐鬼、魍魉、送穷鬼),后代:老童、太子长琴、黎、重、彭祖(孙) 帝后: 天上妻子:羲和、常羲 人间妻子(省略) ,女丑、羿 ,鲧 妻:女喜, 尧( 又名:放勋, 妻女), (舜姓姚,名重华,妻娥皇,女英), (禹,父鲧,妻”女娇”,又名涂山氏,系九尾白狐精)
8、西天灵山仙佛表
三世佛: 南无过去、现在、未来注:通常三世佛分横三世佛与竖三世佛。
竖三世佛: 过去佛的燃灯上古佛,加上现在世的释迦佛(原名:悉达多),以及未来世的弥勒佛。
横三世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右有文殊菩萨,左立普贤菩萨;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两旁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左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两旁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因都有如来在,所以本文中就不增加三世佛这个名词.西游原著里,提及了南无过去现在未来佛,本书中称之为三世佛。)
四大金刚: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峨眉山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昆仑山金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
五方佛:东方不动(身)佛;南方宝生佛;中央毗卢遮那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八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灵吉菩萨、大势至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十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 优波离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 、 富楼那说法第一 、迦旃延论议第一 罗、罗密行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
十八罗汉:托塔罗汉、 探手罗汉 、 过江罗汉 、 芭蕉罗汉、 静座罗汉 、 骑象罗汉、看门罗汉 、 降龙罗汉、举钵罗汉 、 布袋罗汉 、长眉罗汉 、开心罗汉 、 喜庆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 、伏虎罗汉 、沉思罗汉、骑鹿罗汉。
十八伽蓝:美音 、 梵音、 天鼓、叹妙、 叹美、摩妙、雷音、师子、 妙叹、梵响、 人音、佛奴、颂德、 广目、妙眼、彻听、 彻视、遍视。
二十诸天:日天(又名日宫天子)、大梵天、多闻天、金刚密迹、 鬼子母神、 月天 (又名月宫天子) 、帝释天 、 持国天、 大自在天、摩利支天、 (大)辩才天 、(大)功德天 、增长天、散脂大将 、婆竭龙王、 韦驮天(战神塞犍陀)、坚牢地神 、广目天、菩提树神、阎摩罗王。

扩展资料:

道教十品转通
天尊言:吾开法十圣之场。
一品转通,立能知一方中轻重事,位次别觉圣。
二品转通,得知世界有无吉凶事,位次得觉圣。
三品转通,能达知罪福一切宿命来往生处,果报由趣,位次正觉圣。
四品转通,能以心逆照未然福祸阴中事,位次通觉圣。
五品转通,普知十方无极世界一切缘运由趣休否事,位次大觉圣。 切缘运由趣休否事,位次大觉圣。
六品转通,通玄观知悉达十方界域众圣处所,只如指掌,分行散影,虚空无碍,位次妙觉圣。
七品转通,普知天地运趣机数,有无远近,悉无障碍,位次洞觉圣。
八品转通,身居立忘,形如日中景,一切观彻,位次观觉圣大圣。
九品转通,普能开明,放身中光明,普照十方一切,普见上下,明,普照十方一切,普见上下,无不洞达位次普明大圣。
十品转通,普观普察普明普照,无幽无冥,洞知天地,光显十方,湛然常存,位次洞明大觉至真大圣也。 斯行之业,皆从法而转入。
十通大圣,其德高妙,自非法之功莫能转焉。
十圣果缘乃从无量恒沙劫来,施功布德,备满天地,弘广十方,致得转位,入十圣之功德,备满天地,弘
广十方,致得转位,入十圣之功,妙通上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神仙

  中国神仙排行榜之演变


  先 秦 期
  第一名:黄帝
  简评:《山海经》说黄帝是“天帝”,儿子禺号、孙子禺京都是海神,曾孙颛顼也做过天帝。战国时又贵为五帝之首,还发明了一大堆东东。虽然黄帝本人神格不明显,介于神人之间,但儿孙争气,父以子贵,祖以孙贵,登上首席。

  第二名:帝俊
  简评:帝俊只见于《山海经》,但声名极其显赫,为东方第一天神。与其妻羲和生十日、常羲生月十有二,连日月都为其子女,近乎创世神。可惜其后代殷商人不争气,将大好江山送于西周,遂使竖子成名。帝俊后被改造为人王舜,从此湮没无闻。呜呼!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第三名:西王母
  简评:西王母在先秦时还是个糙老爷们,豹尾虎齿,而且蓬头垢面。这种神原本难以上榜,但他凭借两大优势胜出:一是掌管生死,后来拥有不死之药,油水之丰厚无人可比。二是占据了神话界第一旺铺——昆仑山(昆仑和蓬莱为中国神话两大发源地)。黄帝得人和,西王母得了地利,因此冲入三甲。

  第四名:颛顼
  简评:颛顼是黄帝的曾孙(或曰孙子),为北方天帝。安排日月星辰之位次,颛顼下属最多,三个儿子都是疫鬼。最大神迹是命令下属重和黎“绝地天通”,就是断绝了神界与凡界的通道。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我,此乃神话界第一重要之大事。不过从此天人隔绝,引出后人无限遐想。

  总评:先秦时期创世神与始祖神均不明显,而且记述驳杂不堪,条理殊为不易。其余神农、炎帝、祝融、蚩尤等,或基本为人王,或神格太低,不予入榜。


  秦 汉 期
  第一名:伏羲、女娲(并列)
  简评:伏羲与女娲在汉代以人类始祖神身份直窜榜首,汉代画像石中,伏羲女娲大多作人首蛇身以兄妹亦夫妇姿态出现,手中或捧日月,或持圆规、曲尺,象征阴阳结合。女娲又有造人、补天之功(均见于《淮南子》),还是婚姻之神。伏羲又另有作八卦、结网、作琴瑟之功。

  第二名: 西王母
  简评:西王母在汉代转为女性,成为一皓然白首之慈祥老太。嫦娥奔月即因后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而起,周穆王也向她求取不死药(见《穆天子传》),汉武帝也设祠祭祀。汉代还曾出现席卷全国的崇拜西王母热潮,大家奔走相告,连官府也制止不住,真是“一招鲜,吃遍天”。

  第三名:老子(太上老君)
  简评:汉代全国性的追求“长生久视”使黄老学盛极一时,老子由周代的图书管理员一跃成为修炼成仙之榜样,东汉后期道教兴起后,老子更“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成为超越众神的开天辟地创世神,坐上神仙第一把交椅。真是羡煞凡夫俗子。一时间,满城争诵五千言。可惜出现晚了点,汉代快结束了,人们心目中还没来得及普遍接受,只好屈居第三。


  第四名:黄帝
  简评:黄帝排名下滑主要是神话的历史化造成的。原本高高在上的天帝,一下跌成“人文初祖”。不过还有条后路,黄帝也开始修道炼气,最终羽化登仙。不过,比起太上老君,黄帝气势上终究有些弱了。

  总评:汉代人很喜欢追问世界本源,还不脚踏实地。于是只好叠床架屋,天上加天,帝下加帝,还有什么“一气化三清”。不过,所造之神太过缥缈,什么天皇、地皇、人皇等等。


  三 国 魏 晋 南 北 朝
  第一名:元始天尊

  简评:三国时出现盘古开天辟地神话,盘古于是一举登上首位。不过这名字实在太土(据说是从苗族的盘觚神话中转来),所以著名炼丹道士葛洪替他取了个艺名“元始天王”(后来逐渐被人称为“元始天尊”),还给找了个老婆“太元圣母”,门人、弟子无数。这家就算置办起来了,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第二名:太上老君
  简评:元始天尊一出,老君只好退居二线。
  第三名:西王母
  简评:西王母又上榜了,不过这次身份变了。成了元始天尊的女儿。还住在昆仑山上,所有西部全归她管,整个一位女霸主。而且宫殿金碧辉煌,下属众仙无数。还有个丈夫—--东王公,住在东海的蓬莱,掌管东部各路神仙。不过葛洪老先生一不小心,把东王公也安排成元始天王之子,结果和西王母又是夫妻又是兄妹,。

  总评:这一时期是道教大发展且逐渐体系化的时期,位子安排好后,慢慢接近稳定了。伏羲女娲都跌至排行前三名以下,最惨的是黄帝,修炼成功之后再上仙界,主席台已经坐满了。只好再和原来的四帝呆在一块,排名也基本跌出前十。道教神谱最大特点是不嫌神多,于是孔子、颜回也被拉上榜单,当然名次就更靠后了,已在二十名以外。


  第四名:黄帝
  简评:黄帝排名下滑主要是神话的历史化造成的。原本高高在上的天帝,一下跌成“人文初祖”。不过还有条后路,黄帝也开始修道炼气,最终羽化登仙。不过,比起太上老君,黄帝气势上终究有些弱了。

  总评:汉代人很喜欢追问世界本源,还不脚踏实地。于是只好叠床架屋,天上加天,帝下加帝,还有什么“一气化三清”。不过,所造之神太过缥缈,什么天皇、地皇、人皇等等。


  唐 宋 至 民 国
  第一名: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即原来的西王母)
  简评:玉皇大帝由原来排名十一的玉皇道君和排名十九的高上玉帝,再加上黄帝形象混合而成。中晚唐时以独立面目出现,宋真宗时不断尊封玉皇大帝,此后蔚为风气。元始天尊地位逐渐下降,最终只剩下缥缈虚无的影子。西王母又摇身变为天后,不再管什么国家大事,只是像家庭主妇一样经常主持些“蟠桃会”。神界从此安定。
  总评:随着国家政权的集中和强大,世俗权力对宗教势力取得了压倒性优势。神界也完全按照人间模式建造,元始太上退居幕后。至于其他神仙,更翻不出多少花样,第一名以下就从略了。

谁能告诉我天王是管什么的
答:在古印度他是佛教中的一位主司施福护财善 神,又各施财天王,在印度古神话中,他既是北方的守护神,又是一位“大财神爷",故在四大天王中他的信徒最多。中国敦煌壁画中的 毗沙门画像:画他渡海布道之际,常常散下金银财宝。

古代神话里四大天王是哪四个神仙?
答:古代神话里四大天王是佛教中四位护法天神,为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他们按顺序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东方持国天王住须弥山白银埵,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或阮琴,他负责守护东胜神洲,以乾闼婆、紧那罗、富单那、毗舍阇等为持国天王的...

中国古代神话当中四大天王分是哪几位,各自的职能都有哪些?
答:四大天王是天军之神,法力无边神通广大,降妖伏魔,有调动天兵之权,是天界主要战力之一。同时,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俗称四大金刚。在《封神演义》之中,四大天王被称为魔家四将,掌管世间的风调雨顺。魔礼青为四大天王中的老大,法宝为青云宝剑,职风。增长天王,喻意步步高升,人们能增长上进,...

四大天王是什么形象?
答: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左手握神鼠,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人民财富。四大天王中最得意者就是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他是四大天王中的信徒最多的神。他是古印度教的一位天神,又名施财天,在印度古神话中既是北方的守护神,又是财富之神,故在四天王中信徒最多。

...广目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分别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成为天王的...
答: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居须弥山腰北,水晶为地。中国人将四大天王汉化,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说,四大天王是“佳梦关魔家四兄弟”,其中【南方增长天王】名魔礼青,手持青锋宝剑,以“锋”谐音“风”;【东方持国天王】名魔礼寿,手持碧玉琵琶,以琵琶之义谐“调”;【西方广目天王】名魔礼红,...

四大天王和魔家四将如何区分?他们其实不是同一个人
答:又名施财天,是古印度的财神。他负责守护北俱芦洲,以夜叉与罗刹为多闻天王的部众,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三天王。 2.魔家四将 魔家四将,是明代神妖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原是镇守商纣佳梦关的四名大将,又称魔家四兄弟。伐纣大战中,和西周的阐教门人比武斗法,四人战死后入封神榜,被姜子牙封为天庭...

天王代表什么生肖
答:天王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玉皇大帝”,是掌管宇宙的最高神明。在十二生肖中,天王常常被代表为属鼠的人。因为鼠是中国文化传统上最富有机智、聪明和智慧的生肖,而天王则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智慧之神。天王是十二生肖中非常独特的一个代表,象征着聪明和勇气。在传统文化中,上有天堂...

神话中“四大天王”是哪四位,托塔天王李靖算其中一位吗
答:李靖不是其中一位。托塔李天王的原型是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毗沙门天王,汉地称多闻天王。毗沙门天王在古印度神话中的地位很高,其实比其他三位天王要更受欢迎的多,因为他是“财宝天王”,是古印度的财神(之一),大吉祥天女(也具有财神的功能)是他的妹妹或妻子。毗沙门天王的形相,通常都作披甲胄、...

在佛教里来说天人和天神以及天王有什么区别?
答:而佛教的天王称为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净土佛寺的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相传四大天王住在须弥山山腰上的四座山峰。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 多罗吒,持琵琶,住东胜神洲 ;南方增长...

神仙中的四大天王是哪四个人?
答: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1、东方持国天王,梵语音译“提头赖吒”,即慈悲为怀,护持众生。手持琵琶,护东胜神洲。2、南方增长天王,梵语音译“毗娄勒”,即让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手提宝剑,护南瞻部洲。3、西方广目天王,梵语音译“毗娄博义”,即能以净天眼观世界、护人民。手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