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化学)计算题 要过程! 化学计算题(要有过程)!

作者&投稿:归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我们掌握了试题的特点,就能够灵活运用多种解题方法,很方便、快捷解出答案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从一道习题谈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用解法。

例: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10.7g。剩余固体里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已知相对原子质量:K 39 Cl 35.5 O 16)

解法一:常规法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气的质量为:15.5 g-10.7 g=4.8 g

设:剩余固体中含氯化钾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149----96
m---------n------4.8
m=12.25g
n=7.45g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0.7 g -7.45 g =3.25 g

答:剩余固体中含氯化钾质量为7.45g,二氧化锰的质量为3.25 g。

分析:本题已知反应物(是混合物)的质量,由于是充分反应,反应后的剩余固体里没有氯酸钾,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所以剩余固体里的成分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反应:2KClO32KCl + 3O2↑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KClO3与反应后KCl质量之差等于氧气的质量。然后根据氧气质量计算氯化钾的质量,最后求二氧化锰的质量(切忌:列比例求二氧化锰质量)。

特点:已知一种生成物质量或一种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即可求出化学方程式中另外所有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你来试一试?

①(2006年重庆中考题)煤炭中往往含有硫,直接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环境。计算含硫400 g的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的质量。

②将氯酸钾与0.1 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当收集到所需氧气后停止加热,冷却称量剩余固体4.04 g,继续加热至完全反应,又收集到0.96 g氧气,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解法二:量差法

设:剩余固体中含氯化钾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m=(两固体质量的差)
245-------149-----------96
m-----------n-----------4.8
m=12.25g
n=7.45g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0.7g -7.45g =3.25g

答:剩余固体中含氯化钾质量为7.45g,二氧化锰的质量为3.25g。

分析:先找准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之差等于氧气质量。将其相对分子质量列在△m(表示某一反应前后同一种状态质量的改变量)正下方,然后将本题反应前固体15.5g与反应后固体10.7g之差代入,即可求出化学方程式中另外所有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特点:已知化学反应前后某一种状态(指固、液或气三态)质量的改变量,先找准化学方程式里这种状态的改变量,然后代入本题这种状态的改变量,列比例即可求出化学方程式中另外所有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你来试一试?

①加热31.6 gKMnO4,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30g 。计算(1)产生氧气多少克?(2)剩余固体中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②实验室用H2还原CuO,当m克CuO部分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停止通H2,称得残留固体物质为n克,实验中用去W克H2,生成a克H2O,则得到Cu的质量为( )

解法三:关系式法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气的质量为:15.5 g-10.7 g=4.8 g

设:剩余固体中含氯化钾质量为X

2KCl~3O2↑

149 96

X 4.8 g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0.7g -7.45g =3.25g

答:剩余固体中含氯化钾质量为7.45 g,二氧化锰的质量为3.25 g。

分析:由方程式已知量(O2)和未知量(KCl)的关系式为:2KCl~3O2↑,本题将已知量氧气代入,列比例即可求出未知量氯化钾的质量。关系式省去了化学方程式中无关物质的质量,使得运算过程得以简化。

特点:找准题目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式。特别要注意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其数值由化学方程式来确定。关系式法常常用于多步反应的计算。

你来试一试?

①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将氧气跟铜反应制取氧化铜,现要制取8g氧化铜需高锰酸钾多少克?

②加热KClO3 和MnO2的混合物制O2,将产生的O2用于红磷燃烧的实验,若要制30gP2O5,需KClO3的质量至少是多少克?

解法四:元素守恒法

设:剩余固体中含氯化钾质量为X

参加反应的氯酸钾质量为y

由化学方程式:2KClO3 2KCl + 3O2↑知: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气的质量为:15.5g-10.7g=4.8g

根据氧元素质量守恒:

y·=4.8g

y=12.25g

根据钾元素质量守恒:

12.25g×=X·

X=7.45g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0.7g -7.45g =3.25g

答:剩余固体中含氯化钾质量为7.45g,二氧化锰的质量为3.25g

分析:本题已知氧气的质量,根据KClO3和O2中氧元素质量的相等关系,可求出KClO3质量,再根据KClO3 和KCl中钾元素(或氯元素)质量的相等关系,可求出KCl的质量,最后算出MnO2的质量。

特点:找准化学反应前后化学式中某一种元素质量的相等关系。由于省略无关的化学式和一些元素,使得计算过程大大化简。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运用该法显得特别简单。它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的计算。

混合物的质量减小就是氧气的质量:15.5-10.7=4.8克

2KClO3===2KCl+3O2
245-------149----96
m---------n------4.8
m=12.25g
n=7.45g
MnO2:15.5-12.25==3.25g

你上高中?
我们初中没有这么个反应……

化学计算题,急。。1-4题,要过程~

差量法就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12.5+36.5-44.6=4.4g,算出二氧化碳的量就可以算出碳酸钙的质量为10g,质量分数为10/12.5=88.89%,盐酸中的HCL为3.65g,最后的到的滤液为氯化钙溶液,差量法就可以了12.5+36.5-4.4-(12.5-10)=42.1g

您好!

金属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0,他在氧化物中只有一种化合物,已知它的PO-4的化合价-3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5,则它的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28-

因为M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0,O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P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加起来是165,而M的磷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5,所以化学式为MPO4.所以M的化合价是+3,所以它的硫酸盐的化学式就是M2(SO4)3,所以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是70*2+32*3+16*1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