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面临哪些环境问题 中国十大环境问题是什么?

作者&投稿:坚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大气污染问题
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 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 垃圾处理问题
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 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 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6、 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 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时粑N镏置骋坠?肌妨谐龅?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 WTO与环境问题
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9、 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三峡工程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
10、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中国目前面临哪些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
》和《1996年中国环境状况
》公布的数据,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主要数据如下:

1〕大气环境
* 我国目前的
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的水平。
以煤烟性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其中工业二氧化硫
约占70%;
* 全国大城市
趋势加重。
已成为一些大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广州、北京为首,其次是上海、鞍山、武汉、郑州、沈阳、兰州、大连、杭州等城市;
* 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
* 全国大、中城市的总悬浮微粒和降尘基本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 1996年我国
区面积迅速扩大,已约超过国土面积40%,对我国农作物、森林等影响巨大。仅江苏、浙江等7省便因
而造成农田1.5亿亩减产,年经济损失约37亿元,森林生态效益损失54亿元。
频率大于90%的城市有
、衡阳、长沙、
;酸雨频率大于80%的城市还有
、厦门、
、南昌、
;酸雨频率大于70%的还有乐山、广州。
2〕水资源和水环境
* 我国水资源紧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
* 全国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近百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因缺水而减少的产值达1200亿元;
* 我国著名的5大湖

、太湖、

的蓄水量都在减少,湖面缩小了1/4甚至一半;
* 我国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
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工业较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突出;
* 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次序为:

、淮河、黄河、
、珠江、长江、从河流的
、高锰酸盐、
等主要污染参数来看,水质情况普遍不好。有些河流中铜、
、汞有超标现象。城市河段
超标现象普遍,主要污染物是耗氧的有机物和
等。
* 主要大
泊污染程度的次序为:
(西半湖〕、

、太湖、



、博斯藤湖、

。主要
泊水库磷、氮污染面广,部分湖泊和水库汞或其他
严重;
* 城市中80%以上

未经处理排入水体,使流经主要城市的70%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来自化工、石化、造纸、食品、制革、纺织等企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大量未经处理的
污水;
*
污水
还在逐年递增,目前
率仅为5%,绝大部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中。
加上化肥和农药中氮、磷的流失,促使了我国的湖泊

* 50%的城市
源受到污染;
* 地下水因过量开采,形成地面下沉和水质恶化; 我国四大海域(东海、渤海、黄海和南海〕的近岸海域污染加重,无机氮、无机磷和石油类污染普遍超标。

3〕

* 我国废弃物
大, 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大都堆积在城市的郊区和河流荒滩上,已成为严重的
,由于综合利用和处置率低,累计堆
达65亿吨,占地5万余公顷;
* 随着中国
的发展,有毒有害废弃物也有所增长。有毒有害
都未经过严格的无害化和科学的安全处置,成为中国
并具有严重潜在性危害的

*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2%,全国有2/3的城市陷于
。露天简单堆放的垃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大气、水和土壤,成为
中棘手的
之一;
* 全国有1/4城市垃圾粪便不能日产日清。

4〕环境噪声
* 我国
较严重,2/3的
暴露在较高的噪声环境中;
* 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不到50%;
* 90%的
交通噪声超过了国家规定的70分贝,全国每年因道路交通
导致的经济损失约合人民币216亿元;
* 社会生活噪声呈明显上升趋势。

5〕乡镇工业污染排放惊人
* 我国
污染物排
已占全国污染排放总量30%,局部地区占50%以上;
* 全国已有2/3的河流和1千多万公顷土地受
污染;
* 小造纸、小印染、小电镀、小化工、农药、小制革、小酿酒、小化肥、食品等使农
区的水受到严重污染;
* 小冶炼,如土炼硫、土炼砷、汞等导致周围区域植被
,成为生态死区;
* 小土焦、小水泥、
等行业造成


6〕

* 我国人均
为0.085公顷,是世界人均的1/5;
* 全国
以每年平均30万公顷左右的速度递减,主要原因是
占用耕地上升;
* 我国耕地土壤质量呈下降趋势。全国耕地
含量平均已降到1%,明显低于
2.5%-4%的水平。东北

由刚开垦时的8%-10%已降为目前的1%-5%;
* 盐碱化、沙化、
在继续吞噬大量耕地。目前全国受盐碱化威胁的耕地约有1亿亩,受
威胁的农田近6千万亩;
* 全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
的危害,每年流失的土壤约50亿吨,相当于在全国的耕地上刮去1cm厚地表土,所流失的养分相当于全国一年生产的化肥
含量。
的主要原因很大部分是由于不合理耕作和植被破坏造成的;
* 我国遭受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达1亿多亩。被重金属
的耕地有20余万亩,涉及11个省25个地区。被汞污染的耕地有48万亩,涉及15个省21个地区;
* 大量使用农药使土壤有毒物质含量加大,同时也杀死了大量

和有益动物;
* 由于农用薄膜的大量使用,用后不加回收,废膜已成为我国新的
物。

7〕草原资源
* 我国草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0%,然而,由于风蚀沙化、植被破坏、超载放牧、不合理开垦以及草原工作的低投入、轻管理等,致使草原严重退化。草原退化面积达9千多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3以上,平均产草量下降了30%-50%。中国百亩草地产肉量只25.5公斤,产奶26•8公斤,毛3公斤,仅为相同
下美国的1/27,新西兰的1/82;
* 预计到2000年,草原
产量可能比目前下降30%。

8〕

* 我国
约为13%,居世界第121位;
*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约0.11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1/9;
*
的热带雨林在过去四十年中由1300多万亩减至367万亩,
也由26%降至7.2%。由于大量垦荒,种植橡胶等,热带雨林被砍伐面积达500多万亩,其中利用292亩,200万亩被沦为

* 我
贵的
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

的破坏,原始林每年减少5千平方公里;
* 占国土面积50%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不足1%,许多地区无
言;
* 酸雨带来的酸沉降正在导致大片森林衰退消失,森林受害面积128.1万公顷,年木材损失6亿元,森林生态效益损失约54亿元。

9〕近海环境
* 我国的近岸海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特别是与大中城市毗连的海域、海湾、入
口处的污染与生态破坏已经比较严重,入海污染物中来自陆上的占80%以上;
* 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海区中,近岸海域石油类污染普遍严重,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有机物污染和
,部分近岸海域水质和底质的
也比较严重。1990年,在中国沿岸海域从南到北相继发生
34起,为1961-1980年平均值的30倍;
* 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了沿岸、近海
资源衰退,生物种类减少,
质量下降,养殖
大片荒废,海水养殖污染损害事故不断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几亿元;
* 近岸海域以有机物污染和石油类污染为主要类型的污染有加重趋势,沿海
的进一步发展,将加速海洋环境污染由沿海城市毗连海域向沿海农村近岸海域扩散;
* 中国近海长期过度捕捞
资源致使一些传统经济鱼类
生态衰退,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和
,中国近海
资源将难以恢复其再生增殖能力;
* 南海的

近年来被开采砍伐,不仅破坏了这些宝贵的资源,而且使

鱼类失去生存环境和营养供应地,
也在消退;
* 若对




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它们有在中国近海逐渐消退的危险。

10〕
与物种保护
* 中国是世界上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居全球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
* 中国有
32800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2%,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其中,
24500多种,
236种,
约2000种,
2600余种,植物药材4773种,淀粉原料植物300种,纤维原料植物500种,油脂植物800种,
350种,已开发利用的真菌800种。我国特有的植物约有200个属(万余种〕。



、台湾松、银杏、

、钟萼木、
等都是中国特有的

* 中国是世界三大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水稻、大豆、

等20余种作物起源于中国。中国拥有大量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如
、野
、野荔枝、野龙眼、野
、野生稻、野生大麦、野生大豆、野
叶、野苹果等,是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中国常见的栽培作物有50多种,果树品种万余个;
* 中国动物种类约10.45万,占世界总数的10%。
4400多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0%以上,其中两栖类210种,
320种、鸟类1186种、
500种、鱼类2200余种。分别占世界总数的10%、13%、5%、7%、10%。昆虫约10万种;
* 中国有鹤类9种、雁鸭类46种、食肉类54种、雉类276种、灵长类190种;
* 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以及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破坏,中国的
损失严重,动植物种类中已有总物种数的15%-20%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水平。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所列640个种中,中国就占156个种;
* 近50年来,中国约有200种植物已经灭绝,
中濒危和受威胁的高达4000-5000种,约占总种数的15%-20%。许多重要药材如
参、野
等濒临灭绝。《中
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确定珍稀濒危植物354种,其中,一级8种,二级143种,三级203种;
中国近百年来,约有10余种动物绝迹,如




等。目前,有



、白暨豚等20余种
又面临绝灭的危险。《
》确定国家重点
275种,其中一级96种,二级161种。

、扭角羚、



、绿尾红雉、

等属于我国100多种
之列;
* 全国
763多处,珍稀
人工繁殖场106个,珍稀植物引种栽培场73个。
面积达6618 .4万ha,占国土面积的6 .8%。

11〕气候变暖与自然灾害
* 近40年来中国的气候存在着变暖的总趋势,80年代的年均气温值比前30年的平均气温值高0 .21摄氏度;
* 气温增高可增大

,从而加重中国华北和西北的干旱、土地沙化、碱化以及草原退化的危害;
* 中国东南
由于受高温
的影响,可能导致台风侵袭沿海的频率和强度增加,从而加重
的风灾和暴风

* 气候变暖可能对中国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华中的夏季气候造成影响,使农业
频繁产生;
* 气候变暖将会造成
,这对三角洲地带和平原沿岸危害最大,而这些地区都是中国经济密集、比较发达的地区,
,必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目前面临哪些环境问题~

1、 大气污染问题
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 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 垃圾处理问题
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 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 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6、 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 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时粑N镏置骋坠?肌妨谐龅?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 WTO与环境问题
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9、 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三峡工程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
10、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中国环境十大问题是指大气污染问题、 水环境污染问题、 垃圾处理问题、 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水土流失问题、 旱灾和水灾问题、 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WTO与环境问题、 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
中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2011年中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万吨,烟尘1159万吨,工业粉尘1175万吨,大气污染仍然十分严重。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中国规定的标准。
中国47个重点城市中,约70%以上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不到中国规定的二级标准;参加环境统计的338个城市中,137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超过中国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属于严重污染型城市。大气污染是中国第一大环境污染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人们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依然在浪费水资源。
3、垃圾处理问题: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中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中国各地。
5、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中国各地。
6、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 15%-20%,高于世界 10%-15% 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中列出的 640 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三峡水库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中国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三峡工程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
在长江,鱼越来越少,还出现野生水生动物大量死亡的情况。
9、WTO 与 环境问题:
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
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
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扩展资料:
1、环境问题治理:
(1)环保工作的目标是满足人的基本健康需求,也就是使人民群众呼吸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生活。向这样的目标迈进,需要进一步明确环保工作指标,因为指标是目标的量化,完成指标才能实现目标。
环保工作指标可明确为:空气质量、饮用水质量、土壤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满足相应功能区达标要求。环境质量指标达标是政府环保工作成效的最终考核评价指标,污染物排放削减率、企业排放达标率、污水处理率等是为实现环境质量达标而实施的过程控制指标。
(2)环保工作面临的最突出矛盾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把握好二者的平衡点。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长期难以得到根治,根源就在于没有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点的问题作出明确和正确的回答,在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上“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论”、“保护第一论”、“不可调和论”等观念严重制约了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包含定性、定量两方面,定性方面是产业结构和布局符合功能区定位,定量方面是排污总量、生态扰动满足环境质量达标要求。环境质量超标就要减排污染物,减排目标为环境质量达标;环境质量不超标就可适当增加污染物排放,增排的约束仍为环境质量达标。达标就是发展与保护在定量方面的平衡点。
2、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中国十大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面临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答: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也是中国目前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三峡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也日益显现。中国已成为公约的签字国,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在水资源问题上,中国面临...

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怎样解决
答:1. 大气污染问题: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首位。这使得大气污染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最紧迫环境问题之一。2. 水环境污染问题:我国的水系普遍受到污染,其中七大水系中有四成水质超过三类标准,无法作为饮用水源。七成以上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这严重威胁了水...

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4. 淡水资源短缺:尽管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水,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非常有限。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淡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供应却日益紧张。5. 资源和能源短缺:不可持续的资源开发和能源消耗导致资源短缺。这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和国际冲突。以上内容均基于百度百科关于环境问题的...

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10. 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一些国家将危险废物转移到其他国家,对受体国家的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11. 土壤遭到破坏:土壤侵蚀、化学污染和城市化等因素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12. 淡水受到威胁:水资源污染和过度开发导致淡水资源短缺,影响人类生活和生态系统。13. 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

中国面临哪些严峻的环境问题?
答:1、大气污染问题 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大气污染是我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2、水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了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

中国环境十大问题大气污染问题
答:专家们提出,要实现全国空气质量的改善,二氧化硫排放必须至少削减40%,这比目前的水平有了显著的削减目标[1]。烟尘排放方面,2000年中国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也不容忽视,总量达到了1092万吨。这两大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容小觑,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目前面临的首要环境问题。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答: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大气污染:目前,我们周围的大气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仍然很高。2. 水资源污染:中国是一个干旱和缺水严重的国家。尽管科学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人们仍在浪费宝贵的水资源。3. 垃圾处理问题:中国的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到8.2亿吨,...

目前与大气污染相关的影响全球环境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大气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对全球环境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与大气污染相关的主要问题:1. 跨国污染转移:发达国家的一些污染企业搬迁至发展中国家,导致污染问题跨境转移。2. 中小企业环境管理不足:一些国内中小企业不重视环境保护,甚至存在随意排污的现象,设备仅为应付检查而...

全国十大污染最严重城市
答:1. 大气污染:2000年,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了1995万吨,位居世界首位。专家指出,为了满足全国空气质量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至少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减少40%。此外,同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成为中国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环境问题。2. 水环境污染:我国是...

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1. 大气污染:我们周围的大气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居高不下。2. 垃圾处理:中国工业固体废物的年产生量高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为46%。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为1.4亿吨,但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