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常见问题 高中化学常见除杂和离子共存问题

作者&投稿:柴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虽然是复制粘贴来的,但是觉得对你还有用。帮你看过了,还不错!因为我回答问题都比较喜欢自己回答,但是这里的东西万一打错,很容易误导!见谅!
K+:焰色反应紫色
Na+:焰色反应黄色

Ba2+:加入SO42-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Ca2+:焰色反应砖红色,加入Na2CO3后产生白色沉淀

AL3+:加入NaOH后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Fe3+:加入KSCN变为血红色或加苯酚变为紫色。

Fe2+:先检验原溶解液无Fe3+,先加强氧化剂(K2Cr2O7、
HNO3、H2O2酸性KMnO4、HClO……)然后检验有没有Fe3+。

Cu2+:一般为蓝色溶液,加入OH-产生蓝色沉淀。

Ag+:加入Cl-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

NH4+:加入OH-,加热产生无色气体,可使紫色石蕊试纸变蓝。

NO3-:加入H+、Fe产生红棕色气体,或无色气体与O2反应后显红棕色。

CL-:加入Ag+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Br-:加入Ag+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浅黄色沉淀。I-:加入Ag+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黄色沉淀。SO42-:加入Ba2+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

SO32-:加入Ca2+产生白色沉淀,加入H+产生气体 ,能使品红褪色。HSO3-:加入Ca2+产生白色沉淀,加入H+产生气体 ,能使品红褪色。CO32-:加入Ca2+产生白色沉淀,加入H+产生气体 ,不能使品红褪色。HCO3-:加入Ca2+不产生白色沉淀,加入H+产生气体 ,不能使品红褪
S2-:加入Cu2+产生黑色沉淀。
一般化学反应的沉淀物有:
H4SiO4(H2SiO3)[白色胶状沉淀]
Cu(OH)2[蓝色絮状沉淀
Fe(OH)3[红褐色絮状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
Zn(OH)2[白色絮状沉淀]
Mg(OH)2[白色沉淀]
AgOH[白色沉淀、不稳定,分解成棕色Ag2O沉淀]
Fe(OH)2[白色絮状沉淀不稳定]
AgCl[白色沉淀]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Ag3PO4[黄色沉淀]
CuS[黑色沉淀]PbS[黑色沉淀]
FeS[黑色沉淀]
BaSO4[白色沉淀]
Ag2S[黑色沉淀]
PbCl2[白色沉淀]
PbSO4[白色沉淀]
ZnS[白色沉淀]
Ag2CO3[白色沉淀]
ZnCO3[白色沉淀]

楼上的回答的不错,但我添一下——K+:焰色反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看到紫色的火焰。

Cu +2 Ba +2 Ga +2 Ag +1 Fe +2+3 Cl-1 so4-2 co3-2

Baso4 Caco3 Fe(oH)2 Fe(HO)3 Cu(oH)2 Agcl

几种常见高中化学图像问题解析~

化学图像很多,解析的方法注意以下几点:
1、读懂图像。图像是数与形的结合,首先要读懂横纵轴的单位、含义和图像上的某点对应的意义。
2、图像往往是线段和特殊点构成的。线段是“随着(横轴)的增加,(纵轴)的递增或者递减”,将线段划分递增、递减的若干段进行分别判断;特殊点包含拐点(转折点)和交叉点,拐点往往是某个临界状态(某反应恰好完成),交叉点常常是重要的关键点,计算是时候获得等式的关键,与横纵轴的交点也常常是读数的关键。
3、几条类似曲线共存的图像,在解析的时候常常划一竖线(串连)能够解读其含义,找出各曲线代表的含义差别。
4、图像中线上的点和线外的点含义不同,划一竖线(串连)也容易分析各自含义。
因为没有结合图像,说起来比较抽象。
化学图像包含溶解度(温度-质量)图像(线上的点代表溶解平衡时的数值,未饱和的溶液是在线的下面);速率-时间图像、含量-时间图像、含量-温度-压力-浓度图像常常是平衡和速率、转化率相关的;沉淀-气体-反应物图像常常用于过程计算(拐点重要);还有一些色谱之类的图像(读懂几个峰值对应某些官能团、原子团的个数就可以)。
想到这些,仅供参考!

⑴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如果不得不引入新的杂质,一定要再利用其它试剂把新引入的杂质除去;
⑵为了保证除尽杂质,加入的除杂试剂一般应有所过量。一般在叙述时应该有这样的语言:“加入某物质至不再沉淀”或“加入某物质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这样的话一般意味着加入的除杂试剂适量或略有过量
⑶在除杂过程中若能增加要保留的物质的质量,应为最佳方案
⑷除杂的步骤一般应遵循以下加入试剂的顺序:①先使某些离子转化为沉淀→②加入能转化为气体的物质(如含碳酸根离子的物质等)或碱(含氢氧根离子)进一步除去引入新的杂质→③加入酸使这些离子转化为气体或水。
要强调的是,除杂可能需要多步,但最后两步(②、③两步)一般是少不了的。

以前面有同学提到的一个题目为例做一具体分析:
KNO3中有杂质K2SO4和KOH.
第一步,加足量硝酸钡至不再产生沉淀(保证除尽硫酸根离子)
第二步,加入足量碳酸钾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保证除尽第一步引入的多余的钡离子)
第三步,加入足量稀硝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保证除尽氢氧根离子和第二步引入的碳酸根离子)
化学除杂的方法
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而分别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种方法叫做混合物的分离。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叫提纯或除杂。现列举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 物理方法

1.l 过滤法.原理: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通过过滤而分开的方法称为过滤法。如:氯化钙中含有少量碳酸钙杂质,先将混合物加水溶解,由于氯化钙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过滤除去杂质碳酸钙,然后蒸发滤液,得到固体氯化钙。如果要获得杂质碳酸钙,可洗涤烘干。

1.2 结晶法.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例如:除去固体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杂质,先在较高温度下制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然后逐步冷却,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温度降低,大部分硝酸钾成为晶体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得不显著,所以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通过过滤把硝酸钾和氨化钠溶液分开。为进一步提纯硝酸钾,可再重复操作一次,叫重结晶或再结晶。

2 化学方法:原理

(一)、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反应。
(二)、反应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三)、反应后恢复原物状态。
(四)、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常用化学除杂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2.2 化气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
如:硝酸钠固体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可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再加入适量稀硝酸溶液,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滤液,获得硝酸钠固体。

2.3 置换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如:硫酸锌固体中含有少量硫酸铜杂质,可将混合物溶解之后,加人适量锌粉,再过滤除去被置换出来的铜,蒸发滤液获得硫酸铜固体。

2.4 吸收法:两种以上混合气体中的杂质被某种溶剂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纯的气体不能被吸收时,可用此方法。
如: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时,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

2.5 其它法: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用化学方法转化成其它物质。
如: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可采用高温燃烧的方法,使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除去杂质。



一、因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1.有水生成

如:H+与OH–;OH–与HS– 、HSO3–、 HCO3– 等

2.有气体生成

如:H+与CO32– 、HCO3– 、HS– 、S2– 、 HSO3– 、SO32– ;OH–与NH4+

3.有难溶物生成

如:SO42–与Ag+ 、Ca2+ 、Pb2+ 、Ba2+ Cl–与Ag+ 、Hg+

CO32–、PO43–、S2–、SO32–等与除了K+、Na+、NH4+以外的金属离子所组成的盐均不溶于水。

二、因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1.典型的具氧化性的离子

例:MnO4–、Cr2O72–、NO3–、ClO–、Fe3+等

2.典型的具还原性的离子

例:Fe2+、S2–(HS–)、I–、SO32–等

顺序:S2–> SO32–> I–> Fe2+

3.它们之间的反应情况:

(1)MnO4–、Cr2O72–、ClO–:在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都可氧化I–、S2–、SO32– 。在酸性条件下氧化Fe2+、Cl–、Br–等

(2)NO3–离子:只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Fe2+、S2–、I–、SO32–等。

(3)Fe3+离子:任何条件下可氧化I–、S2–、SO32– 。

(4)SO32– 、S2–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初三化学问题,我最近想做比较难一点的题目,结果发现有大量的物质的性质...
答:初三化学问题,我最近想做比较难一点的题目,结果发现有大量的物质的性质,反应,用途之类的不知道,很晕 比如说CaCl2可以用来吸水,而且吸完后是固体,可以用来计算水蒸气的产量,浓硫酸吸水,可以用来洗气,NaOH可以用来吸收原料中的酸性物质,可以用来洗气诸如此类的东西,越多,越详细越... 比如说CaCl2可以用来吸水,而且吸...

初中化学实验中的部分错误操作及导致的后果
答:(2)用 时,混入可燃性固体杂质造成加热时剧烈燃烧发生爆炸。(3)拿着酒精灯到另一个燃着的酒精灯上点火,或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及熄灭酒精灯时不用灯帽而用嘴吹,引起灯体内酒精燃烧发生爆炸。(4)加热固体物质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造成试管中出现的水蒸气在管口凝聚成水滴倒流到试管底部...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A、B是由同种元素组成...
答:(1)A、B为液态,且A能生成B,则说明B为水,故本题答案为:H 2 O(2)F为生活中常用的食品防腐剂,说明F为氯化钠,D和E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可以判断D为氢氧化钠,而F为盐酸,故本题答案为:NaOH+HCl═NaCl+H 2 O(3)已知D为氢氧化钠,所以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以知道K必为碳酸钙...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换问题,其中A为钠盐,X.Y均为黑色粉末,D...
答:黑色粉末,碳粉,还原铁粉,Fe3O4,CuO等——X、Y NaHCO3与酸反应生成CO2,H2O,钠盐。CO2与碳粉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CO,CO高温下还原金属氧化物成金属单质——B为CO2,X为碳粉,C为CO 红色金属单质,铜——D 故Y为CuO 可以还原金属氧化物的还可以想到H2,如题中提示。于是G为H2。制取H2可以通过...

初三化学问题
答:如果写成AlSO4就错了,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个化学式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不等于“0”。4.化合价的特点 ⑴有正负之分(得电子为负,失电子为正);⑵化和价数值等于一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或共用电子对数;⑶单质为零价 ⑷通常情况下,金属元素只有正价;⑸一种元素可以前世不同的化合价[变价];化合...

化学问题
答: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4、常见的放热反应: A. 所有燃烧反应;B. 中和反应;C. 大多数化合反应;D. 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E. 物质的缓慢氧化 5、常见的吸热反应:A. 大多数分解反应; 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6、中和热: A. 概念:稀的强酸与...

高中化学问题,高手请进!
答:7、实验室制二氧化硫,用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少数情况用浓硫酸和铜加热制取,不常见)以上只是结论性的东西,若有不明之处,可追问或向我提问(我希望是向我提问,可以较为详尽的解答)。另:建议下次问题一个个问,回答的人会多点。否则一次问这么多,把回答者都吓跑了。参考资料:http://baike...

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化学问题
答:生活中有趣的化学问题如下:1、在山区常见粗脖子病,呆小病,医生建议多吃海带,进行食物疗法,上述病患者的病因是人体缺一种元素碘;2、用来制取包装香烟、糖果的金属箔的金属是铝;3、黄金的熔点是1064.4摄氏度,比它熔点高的金属很多,其中比黄金熔点高约3倍,通常用来制白炽灯泡灯丝的金属是钨;4...

初中化学离子共存问题解题方法
答:离子间不能共存的条件: 两种离子相互作用如果有水、气体或沉淀等物质生成,则这两种离子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初中化学阶段常见不共存离子如下: (1)H++OH-→H2O ;(2)H++CO32-→CO2↑; (3)NH4++OH-→NH3↑; (4)Ba2++SO42-→BaSO4 ↓(5)Ag++Cl-→AgCl ↓;(6)Ca2+...

问一些高中化学问题
答:氧化还原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定要注意比较的对象。K+,Na+,cu2+ 三种离子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但遇到还原剂时不一定能反应,相对来说cu2+ 的氧化性更强一点,不能与电离子共存,发生反应2Cu2+ + 4I- == 2CuI↓ + I2 另外两个可以 SO32-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要看与什么物质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