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什么 什么是人性?包括什么?

作者&投稿:诗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指人的本性。
人性,顾名思义,指人的本性。人性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作为中性词,在中国文化中,对人的本性,有人性本善论的观点,以儒家孟子为代表,也有人性本恶论的观点,以儒家荀子为代表;一种含义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类似于英文中的Humanity。通常所说的人性,以后一种涵义居多。人性,实在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答案众多的话题。孔子曰性相近,承认有人性,但未说人性是什么;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告子说无所谓善恶,又说食色性也,等等。
中国的圣哲前贤们大都从社会伦理角度阐发人性。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资产阶级则把人性看作感性欲望、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等等,他们大都从人的本质存在、天然权利等角度来阐发人性,起因则在于反对封建制度对个性的束缚。我对此的心态则是:那么多大学问家对人性都未能给出一个公认的答案,以我等之能当然更是望尘莫及;可既然已经有那么多答案,再来一个尝试又有何妨我探讨人性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好地解释、激发、引导、组织人类行为,如何更好地实现人类存在。由此,我便不管别人对人性是怎样理解的,只是按照下面的含义来界定人性:人性就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固定不变的人类天性。显然,这种人性具有对人类的普遍适用性,并在深层制约着人类行为。此种人性,与其叫做人性,倒不如称作“人类的天然法则”更为确切。

这个问题只有我能回答,其他都是混扯!!! 但就性字而言,儒释道皆可谈。但一般言之的人性皆是从儒家立论。儒家之言性有二,一为形而下的材质之性,即气性;二为形而上的作为成圣的超越根据的本体之性。不可混漫也。孟子言性善是指 形而上的性 而言,但此善字不可以常情思之,此善并非与恶相对之善,乃为指点语也。南宋胡宏说:“善者,无称之词也”。即此意也。老子曰:名 可 名,非 常名。意近之(只是表达方式近之)。实则此作为成圣的超越根据的形而上的本体之性既不可名为善(善恶之善,因善恶之善乃形而下者)也不可名为恶,故明朝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无善无恶心之体,无善无恶为双遮词,心之体即形而上的作为成圣的超越根据的本体之性也(在王阳明,心性为合一者,心性皆为形而上;而在朱子与王夫之,心性不一,心为形而下,性为形而上)。在形而上之性,只有这两种答案,要么用表词,说为性善(非善恶相对之善),要么用遮词,说为无善无恶。其实两说亦一意也。性体为一,焉有二论?! 就形而下的材质之性,即气性 而言,说其为善可,因气性可以承 良知之体 起善用或因好习惯而作善事。此为明末 陈确 之言也。说其为恶可,因其可以不承 良知之体 起善用 而从躯壳起念(王阳明之言)或因私欲而作恶事也,此为战国荀子之言也。此两说皆侧重言之也。说其有善有恶可,因其既可为善也可为恶也,此亦即王阳明之“有善有恶意之动”之意也。说其无善无恶可,因 其 不定为善 也 不定为恶 也(注意。此与上就 形而上的 作为成圣的超越根据的本体之性 而言的 无善无恶绝不相同,须注意!)其实四说亦一意也。气性为一,焉有四论?! 总而言之,儒家人性之论本无甚曲折之处,之所以众说纷纭,或因 前代秀才 宝剑在匣 故作 惊世之言 以便炒作,或因后人学人 无知胶着 故致 混搅烂漫 竞生异解也。 欲对私欲之来历有一定了解,需要对知识论有一定认识,人类之所以成就知识,是以知性之十二范畴去决定感触直觉(时间与空间是其形式)而成(注:此乃西方哲学之通义,故不加详释)。而感触直觉是被动的,是被影响的。比如你面对电脑,除非闭上眼,不然一定有所见,不管你愿不愿意。其原因就是感触直觉是被动的,是被影响的。孟子曰:物交物则引之而已也。即为此意。(有人说中国儒学为剽窃佛家而来,根本是胡扯尔!)平常一般人(注:说一般,是指除圣人或佛或真人之外的一般人,其原因下明。)说我去看书,我去赏花,看似 人是主动的,其实是被动中的主动,即你有 选择对象的 权利,但你却 没有 选择 不被对象影响 的权利。而此认识的被动性就是人类产生私欲(注意:产生私欲和私欲并不同)的根本来源(佛家讲无始无明,从 一期生命 讲,即 无始 到感性也,从轮回讲,即为 无始时以来),不特此也,此被动性还会直接产生惯性,即儒家的习气是也,佛家的烦恼习是也,即 阿赖耶识之功能也。此之习气会越滚越大,越积越猛,直至佛家之所谓六道轮回,儒家之所谓悖逆狂乱。至于平常人所说之好人,坏人,有道德,无道德,其实只是此习气之粗重枝末表现尔,以良知衡量之,甚肤浅也。然此粗重枝末表现之习气(此习气着重惯性义)也不过是由 一般人的认识方式 引起的惯性 在声色货利中表现也,其实 声色货利 不过是 习气表现 的附着物罢了。须知平常人们说的好人大多是指有好习惯的人尔,坏人大多是指有 坏习惯的人 尔,对 彻底的良知或道德 而言,其实都是私欲,并无根本不同。不同者,好习惯只是 坏习惯 附着在 不对他人产生危害的 外物上罢了,其实转变只在反手间尔!有时人们往往会对 他们认为平常正派的人 突然暴露的恶事 感到惊讶,其实对于儒释道之东方智慧而言,甚稀松平常,不过同一习气之表现也(中国人儒释道喜欢讲当机立断,当机即无习气,有习气,不管好与坏,皆不当机!邹守益言良知之变动不居,孔子曰尧舜事业如浮云,皆为当机义也,因尧舜事业也只当 尧舜之时 之机,而 不当孔子之时 之机也。)。此之习气之表现之尤为突出者,即为心理学上之从众心理,比如,大家过马路都在路边等绿灯,如果没什么车,有人不耐烦穿红灯过马路,往往引起大家一起穿红灯过马路,你一个人会不会一直等到绿灯亮了才过去(尤其是如果只剩下你一个人)?你感到犹豫吗?如果有,此即为习气也,然此也不过是习气之粗重表现也。(唯物主义者讲物质影响意识,也是指这个习气,但怎么对待这个习气,却与东方儒释道出现根本分歧。我不方便谈的过多,我只指出一点区别 即 儒释道 皆认为 此习气 是恶,是应该去掉的,因为不去掉就会使人被利用,被控制,使“人不成其为人”(注,此点很重要,”人之为人”即是儒家所言之 仁),使人不自在(佛家义),但唯物主义者却认为既然一般人都有此习气,正当利用之,以便整齐划一也,此乃唯物与唯心之根本区别!此也是唯物主义往往重宣传之原因。宣传者,即 使 一般人 的习气 依附 于 唯物主义者 所想要依附的外物之上尔!而这在儒释道看来正是不道德的,不自在的。)而欲对治此习气,即需要断念,无念,断心心所法(此为佛家)或致良知及格物致知(此是儒家)。而所谓从躯壳起念或心心所法其实就是平常一般人们的成就科学知识的一套认识方式,即以知性之十二范畴去决定感触直觉(时间与空间是其形式)而成就知识的认识方式。而龙树之辩破 空与时 即为显示破除感触直觉之意也(因时间空间为感触直觉之形式故)。而去掉感性的认知方式(此是被动的)以得到智的直觉的认识方式(此为主动的,王阳明言 动而无动 即此意也,佛家讲 如来 也是此意)(此认识方式在佛为一切种智,在儒为良知之用)以成为圣,佛,真人,则只有通过修行才可得到(儒家佛家各有一套)(对此不予详谈,因 此为另一问题)。当然 感触直觉的相对的认识方式 之 断除只是 辩证的断除,并非永远断灭消失之谓,即先断除之以便得到一切种智或使良知显现,然后再让其 在一切种智或良知之笼罩下 使用之。因人类皆需要科学知识故,菩萨也需利物故,儒家也需济世故。譬如人吃肉致疾,暂时戒荤,病好方食,此即佛家去病不去法也。至于我上说因好习惯而作善事者,此乃顺俗之言也,实则好习惯者只是外人所见也,如只是好习惯而不是承 良知之体 起善用,此亦是习气也,亦应断除(在别人眼里可是好习惯,在己却须是良知之体 起善用,此即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上说私欲者,此乃笼统之言也,实则一般言之的私欲皆为习气之粗重表现尔,此皆根本触及不到根本无明。而只有 从躯壳起念(王阳明之言) 方为究极根本之表达方式尔。义各有当,辞不虚设,虽说俱是方便,亦不可滥也。至于一般西方哲学和街谈巷议之私欲,皆为随己意为出入者,欲识儒释道之精意,掩耳可也。

人性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人性,就是你帮助了别人,别人只需要一句谢谢,即便对方没有付出相应的报酬,你的内心却丝毫不觉得吃亏;别人伤害了你,别人只需要一句对不起,即便对方没有给予相应的补偿,你的内心却也能够原谅对方;一个能力地位远高于你的人,他有足够的资格瞧不起你,但是你依然觉得非常难以接受他人的鄙视,无论那个人比你强上多少;人类总是希望得到赞美,一句只是空话毫无实际收益的赞美却能让人产生非常快乐(甚至是高于有实际收益的快乐)的情绪,等等诸如此类不再赘述。从逻辑上来讲,这是不科学的,为什么不等价的行为产生了几乎等价的心理感受呢?这就是人性,上述只是诸多人性中的一点点而已,所谓人性,就是人类一些动物本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想法和感受,从这一点来讲,人类简直就是动物,人类几乎所有的内心感受都可以被预测,人类的自主意志在此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人类总是妄图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所谓的控制情绪,只不过是把不高兴或者高兴的感受强行憋住而已,而对于内心感受的产生我们毫无应对办法,只能任由人性规则的摆布。所以人活于世,与其选择与人性抗争(出家做和尚),倒不如顺应人性,利用人性。虽然我们只是被上帝随意摆弄的动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和利用人性规则尽可能的获得快乐的感受,仅此而已

人性,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大哲们就开始了人性的大辩论。这场大辩论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儒道法,之所以形成不同思想体系,根基之一正是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

性是什么意思
答:性是会意字,有一个心和一个生组成,意思是由心生出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性格、特性。

古文中(文言文)的“性”是什么意思?
答:1;天命之谓性。2;食、色性也。这就是中国古书中,最原始的定义,其他的都是派生出来的。

性是什么?
答:说到性,似乎人人都了解。但事实上,性是一个含义极多,涉及学科极广的概念,它在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医学、美学等学科中,都有各具专业特点的解释。从性心理卫生学的角度来看,性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性即指性别,亦即指男女两性在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

性是什么、意思
答:1.梵语prakr!ti,巴利语pakati。与‘相’、‘修’相对。有不变之义。指本来具足之性质、事物之实体(即自性)、对相状而言之自体、众生之素质(种性)等。即受外界影响亦不改变之本质。2.指男女之爱欲(梵Ka^ma ,巴同)。此系妨碍修行之行为,出家僧众须禁绝之;而在家信徒则可有正当之性...

性是什么爱是什么
答:一种感情。我认为爱情是瞬间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就会转化成一种亲情,一种责任,更甚成为一种束缚。对于爱情我们不必追求的太苛刻,跟着感觉走就行了,感性的东西是不易控制的。爱情和性并不是等同的,性是自然的生理需求,无须去克制什么,爱情只是一种头脑中的想法。

什么是性
答:说到性,似乎人人都了解。但事实上,性是一个含义极多,涉及学科极广的概念,它在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医学、美学等学科中,都有各具专业特点的解释。从性心理卫生学的角度来看,性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性即指性别,亦即指男女两性在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

性格,性在前,格在后,什么是性,什么是格,为什么说性格会决定人的一生命运...
答:【性】就是指事物内在的"性质",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指生物(人、动物和植物)对事物的适应感觉反应出来的人类物性,即: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其生存活动的习惯、行为举止等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格】就是指事物外显的"表象"或"形式",指人对待事物时所表现出来的格式化行为表达...

什么是性
答:什么是性?人人都有性,从新生儿到男女恋爱、结婚、生育,直至老年,性与生俱来,终其一生。那么,究竟什么是性呢?性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物学上的差别,是构成人性的一部分。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遗传学上的差别 是指男女两性性染色体的不同,这是一个根本的差别。人类细胞从生殖和遗传的角度来看...

什么是性!!!
答:性行为是一种旨在满足个体的性需要,并协调社会的性文明的行为活动。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性行为除了性交活动外,还应包括性身份的塑造、性角色的进入、性意识的发展、性的社会化等,这些方面包含了许多的心理学内容。人类的性活动绝不仅仅是生物的本能反映,它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并受着社会的制约...

性到底是什么?
答:我无言以对,还有什么可说的。就连动物都有生理需求,何况人。最终她们离婚了。我同事从此恨透了男人,发誓永不再嫁。可她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我怎么劝说都不行。哎!让她慢慢醒悟吧!还有一个朋友,对于性的了解十分透彻。她和他的前夫离婚了,又经别人介绍,认识了各个方面都不错的男人。了解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