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朝鲜的李氏王朝是怎么灭亡的,为什么会灭亡? 请问朝鲜的李氏王朝是怎么灭亡的,为什么会灭亡?

作者&投稿:扶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十五世纪后半叶的成宗时代开始,朝鲜的统治结构逐渐扩张。官僚阶层日益增多。俗称“两班”的文武官僚阶层人数增多。以协助世祖篡位的武将勋贵权臣为主的勋旧派,同与儒生和士大夫为主的“士林派”首先发生党争。   燕山君被废黜后,士林派取得了胜利。士林派随后又不断发生内讧和分裂,包括明宗时期的大尹派和小尹派,以及宣祖时的东人党(岭南学派)和西人党(畿湖学派)。东人党在政治斗争中得势后又分裂为以李滉(李退溪)为首领的南人派和姚荥植为首领的北人派。北人派由于拥立光海君即位而在后来的   一段时间内得势。朝廷中的北人党又分裂为以李尔瞻为首、主张拥立光海君的大北派,和姚雍庆为首、主张拥立嫡子的小北派。小北派在光海君即位后受到打击,柳永庆被赐死,小北派分裂成清小北和浊小北,而大北派则又分裂成骨北、肉北和中北三派。南人则分裂为清南和浊南。西人派在仁祖反正、废黜光海君的政变中得势,又在显宗时期分裂为老论派(元老派)和少论派(少壮派)。南人派在肃宗时因依附张禧嫔而得势。总之,李朝的中期和后期,是在混乱而无休止的党争中度过的。   除了两班和士林的党争外,李朝的王位更迭也令人眼花缭乱。先后发生过第一次王子之乱(太祖退位)、第二次王子之乱(定宗退位)、乙亥靖社(世祖篡位)、中宗反正(废黜燕山君)、仁祖反正(废黜光海君)等多次政治变动。每一次政变都会带来被称为“士祸”的诛戮和贬斥。   由于朝鲜是中国明清两朝的附属(接受中国册封)国,所以在1896年终止册封关系之前,其国王不能称皇帝而只能称大王。其配偶只能称为王妃。皇太子称为王世子,皇太后称为王大妃,太皇太后称为大王大妃。在王妃之下,还有嫔、贵人、昭仪、淑仪、昭容、淑容、昭媛、淑媛这些等级。按照李朝的传统,年幼的国王在不能亲自处理政务前,由王大妃摄政,称为“垂帘听政”。睿宗、成宗、明宗、纯祖、宪宗、高宗时的王大妃或大王大妃都曾经垂帘。此外,中宗时的敬嫔朴氏、文定王后、肃宗时的张禧嫔、高宗时的闵妃都曾经用自身的影响干预朝政。   随着女人掌握政权而来的,是王朝后期的外戚门阀势道政治。开京姚氏、清州韩氏、坡平尹氏、青松沈氏、安东金氏、丰壤赵氏、骊兴闵氏都是因外戚政治而得势的家族。    在对外政策方面,朝鲜对中国采取事大政策。对于日本则采取敌视的态度。1592年,发生了壬辰倭乱,朝鲜遭到日本入侵,明朝出兵援救朝鲜,驱逐了日本势力。1627年和1636年,朝鲜又先后两次遭到北方女真人的后金政权入侵,已经失去辽东领土的明朝无力支援朝鲜,朝鲜承认后金为兄朝鲜为弟的两国关系。1636年后金随着更名为清朝对朝鲜要求来朝贡而打明朝,朝鲜不接受清朝的要求而发表不承认皇太极为皇帝。皇太极亲率12万军队入侵朝鲜,朝鲜投降而接受清朝的册封。   1876年,日本与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朝鲜开国。1894年,为了争夺对朝鲜的控制权,清朝与日本进行了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后,朝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成为近代国家。1897年,朝鲜高宗大王李熙登基称帝,将国名改为“大韩帝国”。成为第一位皇帝。但是日本控制了朝鲜的内政和外交,并在朝鲜设立了“韩国统监”一职,伊藤博文出任第一任“韩国统监”。   1907年,高宗因向海牙和会派遣秘使,寻求国家独立而被勒令退位。1910年,日本与所谓的“大韩帝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大韩帝国”成为日本的一部分,朝鲜王朝灭亡。

1592年发生了壬辰倭乱,朝鲜遭到日本入侵,并引至光海君被废。1627年和1636年,朝鲜又先后两次遭到北方女真人的后金政权入侵。在第二次入侵后,后金(1636年更名为清朝)确立了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1876年,日本与朝鲜签订了《江华岛条约》,朝鲜开国。1894年,为了争夺对朝鲜的控制权,清朝与日本进行了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后朝鲜宣布废除中国的宗主权,成为享有外交独立地位的主权国家。1896年,朝鲜国王高宗称帝宣告独立,将国名改为大韩帝国。但是日本设立了朝鲜统监一职,控制了朝鲜的内政和外交。1907年,高宗因向海牙和会派遣秘使,寻求国家独立而被勒令退位。1910年,日本与韩国签订《韩日合邦条约》》,韩国成为日本的一部分,李朝灭亡。

1897年,当年的李氏朝鲜国王改了国名(大韩帝国),不久之后被日本拿下了国都。因为日本厉害

老大,狗屁腾迅限制字数啊,你还是自己搬运吧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与之一水相隔的朝鲜首被其难。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朝宗藩关系结束,日本毫无忌惮地入侵朝鲜。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将朝鲜降为其保护国,1910年则进而吞并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败亡,朝鲜亡国36年。

  在这段血雨腥风的日子里,一般朝鲜民众所遭受的苦难自不堪言,即使是朝鲜李氏王室,其遭遇之悲惨,也令人不忍卒读而掩卷。如今,这个古老的家族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如果我们花些时间拂去历史尘埃,追寻一下这个家族的成员们亡国前后的人生经历,也许会感悟到比怀古者几声唏嘘更多的东西。

  高宗李熙:战栗中度日的国王

  朝鲜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朝鲜朝(因王族姓李,故俗称李朝)于1392年建立,到1910年被日本吞并时止,传王27代,有国519年。也许是“汉阳地脉”已尽,李朝晚期同我国清末爱新觉罗氏一样,王室虚弱到连儿子也生不出的地步。

  1863年32岁的哲宗突然死去,仍无后,正当金氏戚族集团为接班人问题动脑筋时,一直与之处于争权状态的丰壤赵氏戚族势力抢先把传国玉玺抢到手,同王族旁支兴宣君李昰应合谋,把兴宣君的次子12岁的李熙扶上王位,这便是李朝第26代王高宗。

  为了确保权位,防止戚族再次弄权,在高宗15岁时,大院君有意为他选了一位出身于败落家庭、家族人丁稀疏的闵氏女为妃。不意这位闵妃却非同小可,其城府与心计一点也不亚于大院君。她很快便组织一支政治力量同乃翁展开角逐,大院君的十年政权最后竟被这位23岁的小女子闵妃颠覆了。

  就在朝鲜王室内翁媳之间展开恶斗的时候,外部的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大变局。在这个背景下,朝鲜开始从“隐遁亡国”变为大国势力的接合部和撞击点。1868年日本实现明治维新。1875年日本势力登陆朝鲜,中国作为宗主国在朝鲜同日本进行了20年的激烈对抗,最终败北。从此,朝鲜兵连祸接、国无宁日,朝鲜王室也如同风前残烛,开始了胆战心惊的岁月。

  1882年7月,朝鲜发生军士哗变,乱军进攻王宫,数大臣被杀,掌握国家实权的闵妃化装逃往京外。动乱中高宗国王惊慌失措,后来还是闵妃依制呼请宗主国出兵靖难,清政府派吴长庆带兵入朝,这才平息了兵乱。但日本以动乱中有日本人被杀为由亦派军队入朝。从此朝鲜的一切动乱和流血事件中,日本人便成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1883年法国用武力把中国的另一藩属越南变为其“保护国”,中国不得不用兵南方。日本趁机在朝鲜策划“开化党”发动政变。1884年12月4日夜,政变发难,日本驻朝公使率日军包围朝鲜王宫,政变分子进入王宫挟持高宗国王。闻变赶来晋见国王或被政变分子矫命召来的六重臣被惨杀于王宫,高宗被这一空前变局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政变分子随即宣布成立新政府。大臣沈相熏、金允植等设法同高宗和闵妃取得联系后向驻朝清军哭诉事件经过,恳请救援。袁世凯率清军同包围王宫的日军展开激战。政变势力溃逃时欲劫高宗国王去仁川,高宗决不出京,后赴袁世凯兵营避难。日本公使及其随从伙同政变分子后经仁川逃往日本。

  1894年2月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6月清政府再次应朝吁请遣军助剿,不久起义军与官方达成协议和平解决。但日本却不请自来强行派兵进入汉城,并自行拟定“改革方案”令朝鲜政府执行,同时要朝鲜“逐华兵,废华约”,被拒后日本人决定采取“断然处置”。7月23日拂晓,千余名日军突然包围景福宫,翻越宫墙,一路斩杀,直扑高宗国王居住的缉敬堂。高宗面对持刀日人战栗不止。这时日本公使大鸟挥舞着日本刀厉声叫道:“非国太公无从主今日事。”他说的“国太公”就是的指大院君。因为另一队日本兵此时已把大院君从其云岘宫居所的床上拖了来,日本人想把他推向前台组织亲日政府,取代闵妃集团。高宗国王刀架在脖子上,不得不听从日本人的安排。就这样,闵妃势力被排除殆尽,日本人控制的朝鲜新政府成立,高宗被强迫下“罪己诏”承认“失政”。日本公使大鸟担当起权力比高宗国王和朝鲜政府还大的“顾问”。在这一变乱过程中,日本兵除去开枪开炮杀人以外,还大肆掠夺王宫。

  如果说王宫五百年来积聚的珍宝被抢掠一空使高宗国王惊恐和痛心的话, 一年以后闵妃被惨杀事件,则使他魂飞魄散。

  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并战胜中国后,迫使中国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结束中朝宗藩关系,承认朝鲜“独立”。此时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败北的俄国开始向东扩张,进入朝鲜,于是日俄之间在朝鲜展开角逐,日本扶植的朝鲜亲日政府垮台。闵妃集团看到俄国能联合德、法逼迫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便欲结交俄国以抗拒日本,于是日本便对闵妃动了杀机。

  1895年1月,日本任命纠纠武夫三浦梧楼为驻朝公使。他到任后立即着手策划杀人计划。这年10月8日拂晓3时,百余名日本浪人、军人突然对朝鲜王宫卫队发动袭击,冲进王宫,逢人便砍。闵妃即在暴乱中被杀。此事史称“乙未事变”。目睹王妃大臣被惨杀、王宫被抢劫,高宗只有惊恐战栗,别无他法。

  最使高宗感受侮辱的是发布“断发令”一事。日本出于吞并朝鲜的长远计划,在杀掉闵妃之后,便强迫朝鲜人民改变习俗,易服断发。原来,以儒学为国教的朝鲜习俗,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蓄发一事极为重视,所谓“养发存髻”乃民族的传统。特别是在日本势力侵入朝鲜以后,“断发”和洋服便成了投靠日本的一种标记,朝鲜人对之十分反感。但是,为了促进朝鲜“日本化”,1895年12月30日,日本驻朝公使公然令日本兵包围王宫,架好大炮,然后武力逼迫高宗下达“断发令”,并要求国王“率先断发”。高宗愤恨不已,但又不敢反抗,便以闵妃葬仪在即为由请求延缓几天,日本公使不允。包围王宫的日本军队高声叫喊“留发不留头”,高宗无奈,只好向站在一边的亲日大臣郑秉夏低下了头,郑便乘势揪起高宗的头发一刀剪下。同日,世子也被剪了发。

  备受惊吓和侮辱的高宗感到王宫实在呆不下去了。这时,俄国人便乘机活动,诱使国王于1896年2月21日潜逃出宫,到了俄国驻朝公使馆,从而成了俄国手中的一张牌。此即所谓高宗“俄馆播迁”。俄国人禁止朝鲜大臣接近国王,一切事情均由来自海参崴的俄语译员金鸿睦和亲俄派首领李范晋办理。新组成的朝鲜政府当然是清一色的亲俄派。俄国人挟持国王,引起朝鲜人民的愤怒,朝鲜人士呼请国王摆脱俄人掌握,甚至出现武力劫持国王的动向。这样,高宗才于翌年2月20日返回王宫。但此后又发生“茶毒事件”。1898年9月12日高宗诞辰这天,他同太子一起在宫中接见大臣。这时,宫人奉上咖啡茶,高宗感到茶味怪异未喝,太子接过杯子略饮少许,便突然昏厥在地。高宗大惊,急命侍医抢救。最后判明,茶中已被放置毒品。高宗惊怒不已,便把膳房厨师金钟浩和大膳头孔洪植下狱待审,谁知当天晚上这两个家伙便被杀人灭口。事后查明,所有这一切都是俄语译员金鸿睦策划的,背后有俄国公使馆操纵。因证据确凿,金鸿睦终于被砍头。

  高宗此人虽然懦弱,但仍不失为一个爱国的朝鲜人。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击败俄国,将之赶出朝鲜,朝鲜遂为日本独占。1905年11月,日本强迫朝鲜政府签订《乙巳保护条约》,将朝鲜降为日本“保护国”,日本在朝鲜设立“统监府”。高宗为自己的国家命运痛心疾首。1907年6月,高宗趁第二次“万国和平会议”在荷兰海牙举行之机,派李相卨、李隽、李玮钟三人为密使前往海牙,向西方陈述朝鲜悲惨处境、呼请西方列强干预。三密使到达海牙后立即向大会出示高宗国王委任状,要求以朝鲜全权代表名义与会。他们声明,《乙巳保护条约》是在日本武力逼迫下签订的,并未得到国王批准,此约理当无效,要求大会将此列为议题。

  但朝鲜的呼请并未得到列强理睬,他们按照日本与会代表的要求拒绝密使与会。为此三密使悲愤至极,李隽暴逝于海牙,长眠异邦。

  高宗此举使日本统监伊藤博文暴跳不止,他决心赶高宗下台。在日本人和亲日分子李完用交相逼迫下,高宗无奈地于1907年7月18日宣布让位于太子。7月22日,在日本军队机枪大炮包围下,高宗在庆云宫(即今德寿宫)举行让位仪式。此后,高宗隐居德寿宫,称号被改为“李太王”。

  后来其子李垠被日本作为人质带往东京,第一次回国时曾去拜见父王。高宗默然地给他写了一个“忍”字,意强盗夺国,无力反抗,只能咬碎牙齿咽下肚去,以待时机。高宗的确默忍了十多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战胜国在巴黎举行和会。他认为时机难得,决定再次派密使前往。但此时高宗处境已非昔比,日本人严格控制他的费用开支,并在其身边广布密探监视其动静。高宗无奈,便指示其最信任的侍从金磺镇去想办法。不意日本人已嗅到异味,便把金磺镇抓起来严刑拷问。金虽然誓死严守机密,但他还是被日本逐出德寿宫,高宗第二次密使计划夭折。

  日本人决定除去高宗。他们利诱和挟迫兼施,令一位安姓宫廷医生寻机投毒。1919年1月20日夜,高宗在吃过一种甜点后突然腹疼难忍,不久后便不治身亡。入殓时人们见到他全身异常,全然中毒景象。

  日本人的暴行激起朝鲜民众极大愤怒,人们纷纷走上街头举行反日示威。3月1日高宗葬礼这天,愤怒的洪流终于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日斗争大起义,成为朝鲜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

  高宗被毒杀这年67岁。他被葬于京畿道杨州郡金谷里洪陵。

  纯宗李坧:“无辜”的亡国之君

  1907年海牙密使事件后高宗被迫退位,其子李坧被扶上王位,是为纯宗。他是李氏王朝第27代王,也是朝鲜历史上最后一位国王。

  李坧, 1874年2月8日生,其母闵妃。他一降生便被卷入血腥政治漩涡中,这似乎预示着他的一生。其父高宗15岁时大婚,王妃即长其一岁的闵妃。但高宗对闵妃敬而远之,而迷恋另一女人李尚宫,使李尚宫于1868年4月首先生子。王宫中素有母以子贵的传统,闵妃深感不安。1871年闵妃得一子,但在服用大院君送来的山参后即告夭折,从此闵妃与大院君结怨,并展开激烈的争权倾轧,最后大院君被以高宗亲政为名赶下台,闵妃掌握实权。这是1873年的事,闵妃时年23岁。翌年,闵妃又得一子,即李坧。

  闵妃为了使李坧被册封为储君,排除长其6岁的李尚宫之子完和君被册封的可能,费尽了心机。按当时定制,朝鲜册封世子必须得宗主国中国皇帝恩旨,于是闵妃派重臣赴北京运动李鸿章等清廷重臣,用时一年多,糜费百万金,终于达到目的。这是1875年的事,李坧2岁。就在这年发生了日本军舰“云扬号”入侵朝鲜事件,朝鲜国门被轰开,这似乎又是一种凶谶。

  李坧21岁时,生母闵妃被日本暴徒残杀。一连数月他都难以从这一惨变中清醒过来,他的眼前总是重复那一血腥画面,以至于经常毫无缘由地像孩子一样大哭起来,并不停地呼喊着妈妈。每逢此时,身边的宫女侍从无不泪流满面。从此他性情大变。

  1896年2月,饱受日本欺侮的高宗躲入俄国驻朝公使馆,22岁的李坧作为世子随行。在俄馆一年的时间里,他目睹了朝鲜亲日派、亲俄派两股势力和你死我活的角斗,各派大臣像走马灯似地“你方唱罢我登场”。此时的李坧虽然寡言少语,对政务鲜有介入,但他的地位和身份决定了他极难摆脱政治阴谋和伤害。就在高宗还宫后不久发生“茶毒事件”,李坧被亲俄分子金鸿睦毒杀倒地。虽经大力抢救活了过来,但在中毒倒地时摔断了两颗门牙,并且毒药永久地损害了他的脑神经和身体,以至于他一生身体虚弱,而且不能生育。因此,在他即位后只好把弟弟英亲王李垠立为王世子。

  1897年10月,高宗宣布改国号为“大韩帝国”并即皇帝位,李坧也从王世子升格为皇太子。1905年11月,日本强迫朝鲜签订“乙巳保护条约”。国家的沦落,对李坧来说又是一个极大的刺激。

  1907年6月海牙密使事件后,日本统监伊藤博文与韩奸李完用等压高宗国王退位,高宗无奈于7月18日颁布诏书,宣布令“皇太子”李坧摄政。但是,日本统监府执意篡改诏书,将“摄政”说成是让位,结果李坧稀里糊涂,连自己也搞不清自己到底是摄政还是皇帝。不过以后在这个天大的差异面前李坧并没有遇到难题,反正日本人只是把他当成傀儡,任何具有实质性的事都不会让他去做,他只是深居王宫空有其名而已。

  李坧即位后第六天,即1907年7月24日,日本将《日韩协约》强加于朝鲜,协约规定日本统监在朝鲜握有至上权力,在他指导下对朝鲜官制进行改革,规定每位朝鲜官员身边必须安插一位日本人次官,实行“次官政治”。这样,一年多以后,到1909年1月,在朝鲜各级政府重要职位的日本人就达2480人。这时,被驾空的便不仅仅是昌德宫的李坧,还有各级朝鲜官员。

  朝鲜王国军队一直是日本的心病。伊藤博文决心彻底解决之。1907年8月,他以“军制刷新”为名,正式宣布解散朝鲜军队(其实,在日本种种借口裁撤下,此时朝鲜军队仅有9000人)。这样朝鲜便成为一个没有军队的国家。对此,李坧毫无办法。

  1910年5月,日本任命其陆军大臣寺内正毅为新任日本统监。他办的第一件事是调两个师日本兵驻扎朝鲜,并成立由22000名日本人组成的宪兵队,把朝鲜置于严密的军警控制之下。寺内正毅此举是执行日本政府早在1909年7月就已正式决定的一项大计划,即在“适宜时机”正式吞并朝鲜。

  1910年8月,日本认为时机“适宜”了。16日,寺内正毅召亲日分子李完用、赵重应到其办公室,讨论“日韩合并”具体方案。其实用不着讨论,李完用从寺内手里接过这个方案即可。两天后,李完用作为朝鲜总理大臣向自己的政府提交了这份结束政府生命的方案。为了使事情看上去更具合法性,22日举行了有纯宗李坧参加的“御前会议”。当然,这种会议也是有会无议,日本人定下的条文是不能修改的。因此,一份名叫“韩日合并条约”的亡国文件“顺利通过”。

  李完用签署这个亡国条约后于23日通知有关外国,但由于害怕激起民变,一周以后即8月29日才正式公布,即时生效。

  这样,由李成桂建立的朝鲜王朝,在有国519年,传王27代以后宣告终结,王朝与国家同时灭亡。纯宗李坧,这个懦弱而多灾多难的国王,多少有点无辜地被永远地钉在了亡国之君的牌位上。

  亡国之后,李坧和他的家族,以及在这次空前的卖国行为中出过力的勋贵重臣,总数达76名,都得到了日本的奖赏,获得了爵位、奖金和岁费,成为新贵族。李坧的称号从“皇帝陛下”降为“李王”,每年从日本人那里支取一笔尚算可观的生活费用,在表面上继续维持着其帝王生活。但是,他已没有任何权力,甚至于连他的寝宫家具布置他说了也不算数。按照日本人的规定,那是新设的朝鲜王室事务管理机构“李王职”的权力,而“李王职”的负责人是日本人任命的。

  这时的纯宗虽然仍居住在昌德宫,但他像笼中鸟一样被严格限制了活动范围。除去他的寝宫大造殿以外,别处都是禁区。日本禁止他和他旧臣们到过去上朝议事的外殿去,因为此时“议”有关朝鲜的事时根本无须他们参加了。

  李坧可以彻底休息了。他无国可治、无政可理, 躲在深宫秘苑里默默背诵着“小楼昨夜又东风”。1917年昌德宫一场大火,把他的“小楼”大部分烧毁,而别有用心的日本人则借修复昌德宫需要木料为由大肆拆毁景福宫,先后拆毁多达4000余间。原来,日本人听信了某些风水先生的主意,有意毁弃朝鲜王宫,断其“龙脉”,破其“王气”,以期永久统治朝鲜。对此,李坧明知日本的险恶用心,但他无力保护祖上留下的宫殿,惟有叹息而已。

  1919年高宗去逝后,李坧想起母亲被日本人凶杀、父亲又被日本人毒死,他与日本人有着算不清的血海深仇。但他无力也无法去报仇雪恨,只把它作为永久的痛苦压在心底。这时,他变得异常迷信。他开始深信人死后是有魂灵的,人们是可以向死去的亲人倾诉心声的。他经常到高宗生前的寝宫和高宗死后归葬的陵地,面对空明长诵不已。后来王宫里有了电话,他便命人架设了通往高宗昔日居所和陵区的专线电话,每逢他因身体不适不能前往时,他便令侍从接通电话,令对方接听者把话筒对着被认为是高宗魂灵寄居之所,然后着素衣,正襟危坐对着话筒轻声诉说起来。凡看到这种场景的侍者无不动容。他这一习惯坚持数年,直到他病重不起。

  李坧本性是个善良而懦弱的人。他的身心皆受到难以治愈的创伤。1926年3月,李坧病重。当时已被王室立为储君的其弟李垠闻讯从日本东京赶回汉城。见李坧病到如此程度,仍是医疗不周,李垠曾指令有关部门调配专职护士照料,广请良医,而且要中西医兼用。但李垠走后一条也未能落实。

  1926年4月25日拂晓,李坧逝世于昌德宫大造殿,得年52岁,“御国”19年。

  6月10日这天为纯宗李坧举行葬礼。陵墓被选定在其父王高宗的金谷里洪陵旁,命名为裕陵。早上8时大舆驶出敦化门,由宗室、贵族臣下和各界民众组成的送葬队伍长达20余里。亡国后的李王此时成了国家独立的象征,市民百姓用对已故国王的悼念来表达亡国的悲痛。激动的人流渐渐失控。这时,一位名叫宋学先的青年见一日本人乘着汽车从昌德宫驶出,他认定此人必是日本总督斋藤,便冲上去把短刀刺进了他的胸膛。可惜的是,死者不是日本总督,而只是一个日本商会的头目。后来宋学先被捕遭严刑拷打,终于被杀害。但他的壮举激励了全国青年人,他们展开罢课反日斗争。日本军警到处抓人,进一步激起民众反抗,终于演变成全国性的“六一零”反日运动。

  在高宗长大成人的三个儿子李坧、李堈、李垠中,排行次位的李堈天资最高,但也最无所事事,以致于人们在记述他的一生时,竟找不到多少值得一写的故事。

  李堈生于1877年,母亲为张姓宫女。据说,张氏同当时王宫里所有其他女性一样对闵妃十分畏惧,在她怀孕以后为躲避闵妃暗算曾出宫住进其叔父家,李堈即出生在那里。后来闵妃还是知道了,令人把张氏叫来痛痛快快地斥责一番,正式赶出宫去。不久后,张氏悄然别世。

  从小失去母亲的李堈被托付给乳母照看喂养,从此王宫里再无人关心他,似乎忘记了有这样一个小王子的存在。与其他王子相比境遇的差异以及宫中冷漠的人际关系对他幼小心灵是一个刺激,对他的性格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1891年他14岁时被授封号“义和君”。两年后,在王室安排下他同一名叫金淑的姑娘结婚。金小姐出身于官宦名门,但不幸的是不能生育。在王室来说,女人不生孩子是天大的事。于是,从小就有些放荡不羁的义和君李堈似乎就有了寻花问柳的正当理由,他从此一放难收,一生周旋在朝鲜和日本贱业女人之间,一鼓作气地制造出30多个子女,这对子息不蕃的李氏王族来说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贡献。

  1894年在他17岁时获得了一次难得的介入王室事务的机会。这年9月,正在甲午战争中清军海上陆上皆有败绩的时候,他在日本的压迫下被任命为特命大使去日本走了一趟,算是对日本不久前派使节来访的回访。翌年高宗曾打算派他以特使名义去欧洲各国访问,但在日本与其他国家反对下未能成行,从此他便极少涉足国家政务了。

  1900年他被晋封为义亲王。

  1907年高宗被日本人逼迫退位,其子李坧继位成国王,即纯宗。因纯宗不能生育,按成例位序排在李坧之后的义亲王李堈应被立为储君,但高宗偏爱严尚宫所生的李垠,于是小李堈20岁,年方11岁的异母弟英亲王李垠被立为“皇太子”。这件事对李堈又是一个打击,从此他更加沉缅于犬马声色。对于这件事,成年后的李垠始终对李堈抱有愧疚之心。

  在李堈一生中,惟一值得一提的有意义的事是1920年出逃上海未遂事件。

朝鲜的李氏王朝是怎么灭亡的,为什么会灭亡?~

朝鲜的李氏王朝是在日本的不断侵略下亡国,从1868年日本开始了走上不断外侵的道路,临近的朝鲜首当其冲,再到后来的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日本更加肆无忌惮的侵略朝鲜,最后战争一次次爆发,使得风雨飘摇的朝鲜帝国不堪一击,成为日本的战败国。朝鲜亡国从外部因素看,是因为临近的日本狼子野心,对其虎视眈眈,是造成灭国的最直接原因,而从内部来看,朝鲜本国有着根本的政治矛盾,比如阶级观念,嫡庶关系严重,庶族和底层阶级人士纷纷反抗压迫,造成朝鲜内乱。
朝鲜半岛的李氏朝鲜大体而言是一个社会秩序比较稳定、政治制度比较稳定的一个朝鲜半岛上的王朝,同时也是整个朝鲜民族养成的关键时期,其中李氏朝鲜王朝相比于高丽王朝最为不同的变化相比为有这几点,第一点是废佛尊儒,第二点是中央集权,第三点是以文压武,第四点是竭诚事大,第五点是士族制度。

1.内忧:朝鲜王朝效仿中国,所以什么都学,包括中国的党争,学得最好。党争耗尽了朝鲜王朝的精力,无力治理国家,逐渐衰败。
2.外患:丰臣秀吉的侵朝战争虽然最终没能灭亡朝鲜,但是却极大破坏了朝鲜的生产力,朝鲜王朝一蹶不振,之后完全靠着中国这个宗主国保护过日子。
3.宗主国清朝的衰落。出来混,自己实力不行,一定要找个强大的靠山。当初朝鲜衰落,好歹还有大明朝罩着;明朝之后有清朝。不过清朝衰落后,朝鲜已经失去了强大的保护层。
4.日本的侵略。明治维新的日本国力昌盛,开始加剧对朝鲜的入侵。在甲午战争之前,已经控制了半个朝鲜。通过甲午战争,扫除清朝势力。这就等于将朝鲜完全放在了自己的口中,并最终吞并了朝鲜。

请问下 韩国朝鲜时代共有几个王朝?分别是什么。谢谢~
答: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建立李氏王朝,取代高丽王朝,建都于汉阳(现汉城),将国号定为朝鲜,历史上称为朝鲜王朝。它是朝鲜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存在了五百余年(曾一度是中国明朝时期的附属国)。朝鲜在19世纪末不得不开放国门。1896年,朝鲜宣布独立,改国号为大韩帝国。在1910年日本侵吞朝鲜,李氏王朝灭亡。 朝鲜王朝 朝鲜...

三征高丽后,为何朝鲜半岛一蹶不振?
答:王氏高丽立国于高句丽灭亡250年之后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了朝鲜半岛的另一个政权新罗,翌年又灭亡了后百济国,统一了半岛中南部大部地区。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丽的大臣李成桂废王自立,并在1393年以“朝鲜、和宁等国号奏请”明朝,明赐李成桂为朝鲜王,王氏高丽遂改号朝鲜,学界一般称之为李氏朝鲜或简称李朝。此...

李氏朝鲜最后一个国王是谁?怎么死的?
答:1910年,日本强行吞并朝鲜半岛,朝鲜王朝灭亡,李拓成了末代皇帝。最后一位君主 李坧 朝鲜纯宗(1874年2月8日-1926年4月25日)讳李坧,字君邦,号正轩, 谥号文温武宁敦仁诚敬孝皇帝,是朝鲜高宗皇帝李熙的儿子、大韩帝国第2代皇帝、李氏朝鲜第27代(末代)君主,于1907年7月20日-1910年8月22日期间在位...

人家朝鲜李氏王朝能延续500多年为什么明朝不到300年就灭亡了啊?
答:甲午之后,朝鲜在俄国的支持下宣布独立,在1897年成立朝鲜帝国,1910年被灭。 总得来说,朝鲜李氏在历史上始终处在宗主国中国和清国的保护之下。当清国崩溃,朝鲜只能投靠俄罗斯,但随着日俄战争中俄国的失利,朝鲜的灭亡只能进入倒计时了。 至于清国入侵朝鲜后为什么不吞并朝鲜,参考为什么中国各个朝代始终没有吞并朝鲜地区...

各位懂朝鲜半岛历史的亲们,韩国历史上的高丽王朝、朝鲜王朝、大韩...
答:918年泰封部将王建杀弓裔自立,建立高丽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基本统一朝鲜半岛。1287年起高丽王兼任征东行省达鲁花赤,成为元朝附属国,1356年恭愍王恢复独立直到灭亡为止。1392年被朝鲜王朝取代。朝鲜王朝(1392—1910年),是朝鲜半岛封建王朝,也称李氏朝鲜、李氏王朝,简称李朝。1392年高丽...

李氏朝鲜为何尊崇明朝,还将“崇祯”年号用了265年?
答:甚至朝鲜孝宗皇帝时,还曾积极扩军备战,派使臣联络中原的南明政权和其他反清势力,意图协助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当然,清王朝的统治在中原已逐渐巩固,朝鲜也就一直没找到机会。但沿用明朝年号的作法一直延续到1909年,朝鲜李氏王朝被日本灭亡,才终止。此时,朝鲜已经记录到崇祯256年了。按此计算,崇祯的年号...

韩国古装剧里面的清国是什么朝代
答:清国即是指清朝。对应的韩国属于李氏朝鲜年代。朝鲜王朝(1392年—1910年),又称李氏朝鲜、简称李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王朝 。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定都于汉阳,李朝历经27代君主共五百余年。1896年,高宗李熙称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10年日本侵吞朝鲜半岛,李朝灭亡。

朝鲜王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答:李熙。1864年以王室旁支身份继位,成为新任朝鲜国王。1897年自称皇帝,建年号“光武”,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07年退位,1910年日韩合并后被封为德寿宫李太王,1919年病逝(一说被日本人毒死),葬于洪陵。他的死引发了“三一运动”。高宗李熙处于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动荡复杂的时期,他本人一生先后被...

c国是指哪个国家?
答:c国是朝鲜国,一般指朝鲜王朝,又称李氏朝鲜,简称李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封建王朝。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2-01-2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日本朝鲜韩国是中国的人吗
答:三、李氏朝鲜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朝鲜王朝的国土,大体上相当于今朝鲜和韩国的总和,北方以鸭绿江和图们江同中国为界。1392年由李成桂建国,到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李氏王朝历经27代君主后灭亡,共五百余年。因朝鲜王朝君主姓李,加上朝鲜”二字在历史上曾出现过(箕子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