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注音

作者&投稿:苦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注音如下:

原文: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影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腼能蹈不熟,杀之,真诸番,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日:“速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日: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日: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衰职有阙,惟仲山甫补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衰不废矣。

犹不改。宦子骤谏。公患之,使铂鹿贼之。晨往,寝门癖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鹿退,叹而言日:“不忘恭敬,民之主也。之主,不忠;齐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触槐而死。如死也。”

臣侍君宴,过三爵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里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日: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喉夫整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日:“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笔食与肉,真诸寞以与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日:“不然。”对日:“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宣子日:乌呼! 我之怀矣,自治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日: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译文: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他还从台上用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有一次厨子嫩能掌没有嫩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

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您进速,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去吧,没有采纳,您再继续劝说。”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

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诗经》上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照这样说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您能有始有终,那末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有所依靠呢。

诗经又说: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弥补。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晋灵公仍旧不改。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铂唐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

铂鹿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杀害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便撞死在槐树上。

秋九月,晋灵公赐给赵盾酒喝,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攻杀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情况,快步走上堂去,说:臣子侍泰国君饮酒,超过了三杯,不合乎礼仪。

接着扶赵盾下堂。晋灵公唤出那条猛犬向赵盾扑去。提弥明徒手搏击猛犬,把它打死了。赵盾说:“不用人而使唤狗,即使凶猛,又顶得了什么?”一面斗,一面退出宫门。提弥明为赵盾殉难。

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

问其原因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吃光,并给他预备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送给他。

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送给她的甲士,却把载掉过头来抵御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免于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说:“我就是您在翳桑救的饿汉呀。”问名字和住处,他没有告诉就走了。一一接着赵盾也逃亡。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逃出国境的山界就回来了。太史记载说:“赵盾弑其君。”并且把这条记载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太史回答说:“您是正卿,逃亡没有越过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叛贼,弑看的不是您又是谁?”

赵盾说:唉!《诗经》说: 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大概是说我吧!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据法直书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为了记事的原则而承受恶名。可惜呀!要是逃出了国境就可以免掉罪名了。

作者简介

赵盾(公元前655年—公元前601年),即赵宣子,嬴姓,赵氏,名盾,谥号“宣”,时人尊称其赵孟或宣孟。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赵衰之子,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

晋文公之后,晋国出现的第一位权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担任执政,号称正卿,法治晋国。是赵氏孤儿赵武的祖父。赵盾在晋国执政期间,权倾朝野,使晋国君权首次受到冲击与削弱,树赵氏之威,使赵氏一族独大晋国。一生侍奉三朝,维护了晋文公开创的霸业。



~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答: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及注释:原文: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 “吾知所过...

晋文公不君课文的翻译
答:【译文】晋灵公不遵守做国君的规则,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头顶着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他们打算规劝晋灵...

《《晋灵公不君》阅读答案附译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答: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①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会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会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②,...

春秋左传 晋灵公不君 和韩愈 毛颖传 和 种树郭TUOTUO传的翻译
答:春秋左传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行君道。增加赋税来往墙上涂饰彩绘。从高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弓并以次为乐。厨师炖熊掌因为不熟,被杀后,放于畚(植物枝条编成的筐篓器物)中,命人用车装着经过朝廷。赵盾,土季看到厨师的手,问明原因后担心灵公无道杀人的事。准备进忠言,土季说:“...

晋灵公不君
答:5.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内容概要 1.内容梗概及文章主旨 孔子在《春秋》里写道"晋赵盾弑其君夷皋",按《春秋》的义例,凡是被杀的国君称名,是因为国君无道,这里称晋灵公夷皋的名,就是贬斥晋灵公无道。"晋灵公不君"一文,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定了贬斥晋灵公的调子,预示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晋...

晋灵公不君中的使动用法
答:晋灵公不君中的使动用法如下:原句: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释义:饮,会意字,本义饮酒。这里是使动用法。翻译: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其它释义1、灵:谥号。谥法是给予谥号的标准,用一些固定的字,赋予特定的涵义,用以指称死者的美德、恶德等...

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原文翻译
答: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原文翻译如下:原文:灵公为无道,使诸大夫皆内朝,然后处乎台上引弹而弹之,己趋而辟丸,是乐而已矣。赵盾已朝而出,与诸大夫立于朝,有人荷畚,自闺而出者。赵盾曰:“彼何也,夫畚曷为出乎闺?”呼之不至,曰:“子大夫也,欲视之则就而视之。”赵盾就而视之,则...

高中语文《晋灵公不君》教案
答:对“晋灵公不君”在《春秋》中只一笔带过,但在《左传》中,同样写这个史事件,就写得有情节,有人物,情节有因有果,人物有血有肉。所以《左传》叙事有“详而博”的特点,富有戏剧性的情节,有具体的人物活动,这种叙述风格成为后世楷模。 三、整体感知: 1、指定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师板书字词)...

晋灵公好狗课外文言文
答:1. 我要在《晋灵公好狗》这篇文言文中的几句话中字的翻译及句意 不因屠岸贾 中的 “因” 因——因循,遵照。 卒忘其身以及其君中的 “卒” 卒——卒至,最后,终归 宠安足恃哉 中的 “恃” 恃——仗恃、依赖,仗着 公大喜,食狗以大夫之俎。 译:晋灵公开心极了,拿供奉士大夫级别的肉食来喂狗。

论语卫灵公翻译及原文
答:论语卫灵公翻译及原文如下: 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翻译如下: 卫灵公向孔子询问排兵布阵的方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2.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