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姓的来源 项姓的起源是什么?

作者&投稿:龙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项姓
开放分类: 民俗、历史、百家姓、姓氏文化

一、姓氏来源
项(Xiàng)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周朝有项国,其地在今河南项城一带。项国是周朝的同姓(姬姓)诸侯国,公元前647年被楚国所灭,项国国君的子孙便以国名为姓,称项氏。

2、出自芈姓,为楚国王族后裔。春秋时期,楚国公子燕受封于项城(今河南省项城县),建立了项国。后来,项国被齐国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项”命姓,称项姓。

二、迁徙分布
在众多的姓氏当中,项姓的姓源来历是比较单一的。据史料记载,项姓源于芈姓。春秋时楚国的公子燕,他本是王族的后裔,因功被封于项地,并以封地的名为国名,建立了项国。公元前647年,这个小国被齐桓公所灭,从此以后,居住在项国的人就以国为氏而姓了项。另据《广韵》记载,项姓虽然源于芈姓,但芈姓的先祖本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所以追本溯源,项姓的起源还是源于姬姓后人。项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项姓后来辽西国郡发展成望族,世称辽西望。项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6%,居第一百六十三位。尤以湖南、浙江、湖北、贵州等省多此姓,四省项姓约占全国项姓人口的74%。

三、历史名人
项羽: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名籍,字羽。楚贵族出身。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从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项梁败死后领其军。破釜沉舟,于钜鹿击败秦军主力,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入关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继与刘邦争天下,战无不利。公元前202年,被刘邦困于垓下,后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项槖:春秋时神童。相传他七岁时与孔子辩难,使孔子窘困。被后世称为“圣人之师”。
项昕:元朝人。为人勤奋好学,喜词章,工绘画。因母病为庸医误投药而死,十分悲痛,乃立志学医,以医名世。
项炯:元代诗人。端行积学,通群经大义,为当时名儒,晦迹不仕。
项英:(1898——1941年),原名德隆,湖北武昌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北省总工会委员长兼党团书记。是中共三至六届中央委员,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30年8月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12月调到中央苏区,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兼军委主席,后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副主席。1934年主力红军长征后,与陈毅等留在赣粤边区坚持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副军长。在皖南事变中,经过七昼夜激战,与周子昆等冲出重围,隐蔽在深山里与打散的同志及地下党取得联系。因敌人搜捕很紧,3月12日拂晓,转移到蜜蜂洞附近的一个石洞里。第二天拂晓,原军部副官刘厚聪叛变,开枪打死熟睡中的项英和周子昆。叛徒刘厚聪投到旌县国民党部,后来被敌人打死。
项元淇: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工诗、古文辞。小楷严整,尤善草书。
项兰贞:明代女诗人。黄卯锡之妻。有诗作《栽月》。
此外,还有唐代有诗人项斯,明代有兵部尚书项忠、书画鉴赏收藏家项元汴、画家项圣谟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辽西郡:战国时燕国初设辽西郡。秦汉两代沿袭。相当今河北省乐亭以东、辽宁省大凌河以西地区。
2、堂号
圣师堂:春秋时项槖七岁为孔子之师。
============================================================
【项姓宗祠通用对联】
〖项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逢人说项;
舞剑掩刘。
——李文郑撰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诗人项斯,字子迁,台州乐安人,会昌年间进士,官丹徒尉。未中进士时,曾拿着自己的诗去拜见国子祭酒杨敬之,杨敬之写诗赠他:“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观标格(风度)胜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从此,诗名闻于长安。著有《项斯诗集》一卷。下联典指秦末下相人项伯,名缠,字伯,项羽的叔父,楚国贵族出身。项羽率军四十万,进驻鸿门,与范增定计击刘邦。项伯因与刘邦的谋士张良相友善,当夜驰往刘邦军中相告,并在项羽面前尽力为刘邦开脱。刘邦到鸿门见项羽,宴会上,范增命项庄(项羽的堂弟)舞剑,想乘机杀刘邦,他又以身掩护,刘邦得以免死。汉朝建立后,封射阳侯。
山襟水带;
虎啸龙吟。
——佚名撰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和县乌江镇项王祠联,又称霸王庙。
辽西世泽;
圣师家声。
——佚名撰项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项橐,据说七岁时曾难倒孔子,而为孔子的老师。
鸿门舞剑;
渭水投钱。
——佚名撰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末鸿门宴项庄欲杀刘邦,项伯以身蔽沛公。下联典指汉·项仲山,以清节著称,饮马渭水,每投三钱。
重华世泽;
七龄圣师。
——佚名撰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末·项羽,目重瞳子,秦亡,自为“西楚霸王”。下联典指春秋·项橐为孔子师。
政怀湖口;
绩异关中。
——佚名撰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项肆事典。下联典指明·项忠事典。
-----------------------------------------------------------------
〖项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重瞳为楚主;
七岁作圣师。
——佚名撰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人,楚国贵族出身,据说眼睛为重瞳(两个瞳孔),力能扛鼎。秦二世初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起义。项梁战死后,秦将章邯围困赵国,楚怀王任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军救赵。宋义到安阳后逗留不进,他杀了宋义,率兵渡过漳水,在巨鹿之战中摧毁秦军主力。秦灭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大封诸侯王。楚汉战争中,被刘邦击败,最后从垓下突围乌江,自杀而死。下联典指春秋时少年项橐,据说七岁时曾难倒孔子而为他的老师。
雄为西楚王;
才作圣人师。
——佚名撰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项羽,自称西楚霸王。下联典指春秋时神童项橐,传七岁时与孔子辩难,使孔子窘困。后世称为“圣人之师”。
-----------------------------------------------------------------
〖项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诗名临海逢人说;
家学清溪世代传。
——佚名撰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元代诗人项桐,临海人。工诗,有《可立集》。下联典指项姓名人项思教。居家敦礼让,有万石家风之誉。
裁月云露永放彩;
少岳山人长留芳。
——佚名撰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女诗人项兰贞,黄卯锡妻。有诗作《裁月》、《云露》。下联典指明代文学家、书法家项元淇,别号少岳。工诗古文辞,小楷严整,尤善草书,有《少岳山人集》。
天是低昂龙虎气;
雌雄争战帝王才。
——佚名撰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江苏省徐州市项羽祠联。
鹿野沉舟王业兆;
鸿门斗碎霸嵊空。
——佚名撰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和县乌江镇项王祠联。
打天春梦少成佛;
乱写秋山老画师。
——曾衍东撰项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名人曾衍东赠项果园(浙江省永嘉人)联。
-----------------------------------------------------------------
〖项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颖悟奇童,堪作圣人师表;
文章名世,可为天下儒宗。
——佚名撰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项橐下典。下联典指明代进士项煜事典。
群家夙号多才,竟这般闻望隆崇,直欲逢人天下说;
往事都堪借鉴,到那个功名际会,休教衣锦夜间行。
——沈嵩甫撰项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为安徽省松县县城项氏宗祠联。
============================================================
附录:【对联故事——项刘斗联】(另有版本为《项朱斗联》)
相传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楚汉相争最终造成刘姓人和项姓人如同世仇,相斗不止,始终不和。结果既影响了生产发展,又影响了社会稳定。某地有两个村庄,一是刘姓,一是项姓,中间隔着一条河。刘项两村人老死不相往来,但就是相互斗联不止。每年的秋季将对联悬挂于村口,无非都是抬高自己,贬低对方之意。
某年,刘姓人早早就挂出了这么一副对联:
两朝天子;
一代军师。
此联中上联“两朝天子”说的是汉高祖刘邦创立西汉,汉光武帝刘秀创立东汉的故事。下联“一代军师”说的是明朝军师刘基(即刘伯温)的故事。项姓人要想再高过刘姓人,看来很难了。其时刚好有一位上京赴考的秀才路过项姓村庄,借宿村里。闻说此事,心想总是争斗下去,也不是办法,便有心促和。于是只身来到刘姓村庄,说明利害,劝说刘项和解,和睦相处,共享太平。刘姓人只当是项姓人想不出对联,才派人来说和,便要求对方出示对联,才肯言和。秀才没有办法,只好亮出一副对联:
烹天子父;
作圣人师。
此联中上联“烹天子父”说的是项羽和刘邦争霸期间,项羽将刘邦父亲擒获。于是派人告诉刘邦,刘邦要是不肯投降,他就要将刘父烹熟了吃。刘邦听后,对来人说,若是烹了他父亲,请分一杯羹,让他也尝尝味道。项羽终是不忍,便放了刘父。此事对于刘姓人来说,刘邦是个毫无孝道、鲜廉寡耻之辈,极不光彩。下联“作圣人师”说的是孔子东游,路遇小孩项橐,与他一番交谈后,孔子说,小项橐“可以为师矣”。
刘姓人看到秀才抖出这副对联,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加之确感如此斗下去,实是于家于国无益,遂同意和解。自此,刘项两村和睦相处,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相安无事。但是斗联的惯例仍然保留下来,只不过不再是“抬高自己,贬损他人”了,而是成为文化交流的一块阵地。
--------------------------------------------------------------------------------
【中国人民解放军项姓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项英将军
项英(1898.5-1941.3.13),原名德隆,化名江俊、江钧,湖北省黄陂县人。小学毕业后当织布工人。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影响下,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在工厂中自发组织工人同资本家进行斗争。192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925年1月在中共第四次代表大会当选中央委员、1927年在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中央委员、中共第六届一中全会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兼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在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国际监察委员。在中共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五中全会上当选中央书记处书记。
1923年2月任京汉铁路罢工委员会总干事,1924年任中共中央职工部长。先后在武汉、上海领导工人运动。是“二·七”大罢工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6年至1930年期间,曾任湖北省总工会组织部长、总工会党团书记,武汉工人纠察队总队长,中共中央武汉临时委员会委员,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兼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1928年7月任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和中央军委委员,11月任中央组织部代部长。成为我国工人运动领袖之一。1930年8月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1931年1月,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1月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1934年1月继续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副主席。后任赣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赣南军区司令员等职。
红军主力长征后,任中共中央江西分局书记,中央苏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赣粤边游击战争,保存了革命武装。遵义会议后继续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1938年1月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1938年11月改为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兼政治委员。
1941年1月6日,国民党第三战区奉蒋介石之命,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悍然袭击我遵令北移的新四军部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遭到重大损失。事变中项英被叛徒杀害,是年仅43岁。
附注:新四军副军长项英遇害经过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皖南事变,以8万军队于1月6日将9000余人新四军包围于安徽泾县的茂林地区。
1月14日晚,叶挺军长前往敌营谈判,遭到扣留。当晚国民党军队发动总攻,新四军除1000余人突围外,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等突围时与大部队失散,只能留在皖南山区,待机北上。在当地地下党组织的掩护下,项英等10余人隐蔽在濂坑的石牛坞村后山腰的一个石洞中。
3月23日夜,项英、周子昆与警卫员黄诚住宿于石洞中,其余数人下山与地下党联系转移事宜。副官刘厚总于3月24日凌晨2时用手枪将项英、周子昆打死,黄诚也中弹负伤。刘厚总杀人后劫走项、周携带的黄金、银元、手表、枪枝,逃下山去,投奔国民党县党部报功请赏。
解放后,根据刘伯承元帅的指示,项英、周子昆的遗骨被移至南京雨花台。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在那里为项英、周子昆以及在突围中牺牲的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造了三座墓,项英的墓置于中间,人们称作“三烈士墓”。



"项"这个姓氏的由来?古代是主要集中在哪里?~

项姓出自姬姓。根据《千家姓查源》的记载,春秋时楚国有一位公子被封到项城(今河南项城),并建立了一个小国———项国。后来,项国被东方的齐国所灭。项国的后世子孙就以原来的国名作为姓氏。
项姓的望族居辽西郡(今河北卢龙东)。
在百家姓中,项不算是一个大姓,因此名人也屈指可数。战国时,楚国有大将项燕;秦朝时有项梁、项羽;唐朝有诗人项斯;宋代有为民除害的清官项德正;明朝有兵部尚书项忠,书画收藏家项元汴;清朝有画家项圣谟,数学家项名达;近代有无产阶级革命家项英

项姓氏是源自古代周国的姓氏。 来自周国的来源非常简单。襄城是周朝初年的一个国家。公元17年的夏天,鲁国摧毁了这个国家,国家的名字被取消了。
只保存了地名。 后代使用该项作为姓氏。 在东周和战国时期,楚汝鲁,土地被改为属于楚国。 当楚王为王时,他从楚迁到陈,并将该物品用作另一物(即伴随着首都)。
从姓氏。 有人说是吉。以国家为家庭。春秋时期,楚国公子晏被封入湘国(今河南襄城)。于公元前647年去世。 “左传”说,陆国功摧毁了这个国家,“公羊传”和“古梁传”被齐恒功摧毁。 后代是原始国家。 楚霸王项羽是湘国贵族之后。
关于“物品”的最早记载是“左传”,“公羊”和“古良传”,但说法不同。“左传”记载“鲁迅公明十七年降级”,而“公羊传”和“古良传”则记载为“齐衡公民”。
这三本书记载,虽然在“灭绝”中存在争议,但来源的方向是相同的,即周峰国家,然后灭绝。 还有楚王的后裔的姓氏记录。春秋时期,楚国公子岩被封在襄城(今河南省襄城县)并建立了国家。 后来,该国被齐国摧毁,其后裔以该国的名字命名。

扩展资料:
项姓名人:
项羽: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名籍,字羽。楚贵族出身。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从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项梁败死后领其军。
破釜沉舟,于钜鹿击败秦军主力,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入关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继与刘邦争天下,战无不利。公元前202年,被刘邦困于垓下,后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项槖:春秋时神童。相传他七岁时与孔子辩难,使孔子窘困。被后世称为“圣人之师”。
项昕:元朝人。为人勤奋好学,喜词章,工绘画。因母病为庸医误投药而死,十分悲痛,乃立志学医,以医名世。
项炯:元代诗人。端行积学,通群经大义,为当时名儒,晦迹不仕。
项英:(1898──1941年),原名德隆,湖北武昌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北省总工会委员长兼党团书记。是中共三至六届中央委员,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30年8月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12月调到中央苏区,任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兼军委主席。
后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副主席。1934年主力红军长征后,与陈毅等留在赣粤边区坚持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副军长。在皖南事变中,经过七昼夜激战,与周子昆等冲出重围,隐蔽在深山里与打散的同志及地下党取得联系。
因敌人搜捕很紧,3月12日拂晓,转移到蜜蜂洞附近的一个石洞里。第二天拂晓,原军部副官刘厚聪叛变,开枪打死熟睡中的项英和周子昆。叛徒刘厚聪投到旌县国民党部,后来被敌人打死。
项元淇: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工诗、古文辞。小楷严整,尤善草书。
项兰贞:明代女诗人。黄卯锡之妻。有诗作《栽月》。
此外,还有唐代有诗人项斯,明代有兵部尚书项忠、书画鉴赏收藏家项元汴、画家项圣谟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项姓

姓的来历?
答:即《史记·秦本记》所谓舜赐秦先大费伯翳‘姓嬴氏”。这恐怕不是指整个嬴姓说的,因为大费的嬴姓解释不了与秦的血统无关的嬴姓的来源,如郯?。作为原生姓,嬴姓起源于少皞,亦当炎黄时期。 偃姓:《世本》云:“偃姓,皋陶之后。”?雷学淇说:“皋陶自出少昊。”?根据是《路史》所引《年代历》所云的“皋陶,...

我国的姓的来历
答: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说麦穗、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

姓氏的由来和历史
答:姓氏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1、名字衍生而来,最常见的比如张伯驹后代中,子孙们都可以以张作为姓氏。2、等级分封,就是国家为给予社会上优秀人士特殊荣誉而发放的特许处名,以X封Y为姓。3、职业衍生,一些家族聚集在某一行业,后来就以此行业作为姓氏。4、出身地衍生,一些地方的居民,其后人就以此地作为...

姓的来源
答:李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

姓氏的来源和历史
答:姓氏的历史: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就有姓了。姓起源于女系,氏起源于男系。“姓表血统,氏表职官、表居地、表职业”,如今姓氏只用于表明家族。《说文》对于姓的解释是:“人所生也”,“姓从女,从生。”因此,姬、姜、姚这些最古老的姓都与女性有关。在母系社会,同一母系的后代不能通婚,为了区别...

姓氏的来源是怎样的?
答:明显的母系社会因素,另一个特点是基本都源自于河流因素,譬如姬姓是源自于姬流域,而姜姓源自于姜水流域;姓字拆分为女生,其实已经说明的姓的源头是母亲血缘,但姓与氏在秦朝之前是两件事,氏的出现恰恰说明了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周朝由姬姓贵族建立的王朝,周天子采用了分封制,将姬姓子孙以及少数...

中国人姓氏的来源有哪几种?
答: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

请写出古代人姓氏的几种主要来源
答:姓氏来源主要有四种:(1)封地和赐姓。封地得姓,这个似乎在很多大姓的由来里都占了一部分,比如刘。《大秦帝国》、《芈月传》里都刷了存在感的樗里疾,是秦国的王子,本名嬴疾,因为封地在严道县,又被称为严君疾,后代中有一支姓严。至于赐姓,皇帝赐姓、主人赐姓,这个直到现在还能在影视剧里...

姓的由来是什么
答:姓氏来源有多种:有以图 腾定姓氏的:熊、罴、豹、虎、龙等;以 国 家名称为姓氏的:齐、楚、韩、赵、秦等;以居住地为姓氏的:西门、郭、丘、尹、常;以官 职为姓氏的:上官、卜、钱、士、司马等;以职 业为姓氏的:张、顾、屠、甄、匠等;以山河名称为姓氏的:乔、姬、姜、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