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的著作中关于知恩图报,感恩的描述 有关知恩图报,感恩的古训!急!

作者&投稿:阙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2〈4 发菩提心品〉:「尔时会中有一大菩萨摩诃萨,名曰喜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仰白如来,而作是言:「菩萨云何知恩报恩?」
  佛告喜王菩萨:「善男子!谛听!谛听!菩萨摩诃萨知恩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报恩者,亦当教一切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CBETA, T03, no. 156, p. 135, b3-9)

  2.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7〈9 亲近品〉:「佛告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知恩报恩,当行四事:一者,亲近善友;二者,至心听法;三者,思惟其义;四者,如说修行。复有四法:一者,随法不随人;二者,随义不随字;三者,随智不随识;四者,随了义经,不随不了义经。行此八法,名为知恩。复行八法,是名报恩。何等为八?一者,利;二者,衰;三者,毁;四者,誉;五者,称;六者,讥;七者,苦;八者,乐。复行四事,是名知恩,亦名报恩:一者,见恶众生,心生怜愍,以修慈因缘故;二者,见苦众生,目不暂舍,起悲因缘故;三者,见师长、父母、有德之人,心情欢悦,起喜因缘故;四者,见怨家众生,心不瞋恚,修舍因缘故。」」(CBETA, T03, no. 156, p. 162, b20-c3)

  3.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7〈9 亲近品〉:「「复次,菩萨摩诃萨知恩报恩,思惟其义,多闻逮得总持,炽然法炬。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当修施戒多闻。供养说者,不求法过及说者过,无有害心,施众生无畏,是名知恩;受人天乐,得道涅盘,是名报恩。菩萨复有四种,修于忍辱,破坏不忍,庄严菩提,摄取众生。令修忍辱,若自忍,若使他忍,远离怖畏,是名知恩。以忍辱因缘,无有瞋心,眷属不坏,不受苦恼,心无悔恨;舍是身已,受人天乐,速得涅盘乐,是名报恩。
  「善男子!菩萨复有四事,勤修精进,破坏懈怠,庄严菩提,摄取众生。为菩提道,令修精进;卧安觉安,离诸烦恼;增长善法,身受安乐,是名自利。菩萨精进,不恼众生,打掷呵骂,是名利他。舍是身已,受人天乐,身得大力,获菩提道,是名大果,是名菩萨精进四事。菩萨修定,破坏乱心,庄严菩提,摄取众生。为菩提道,令修禅定,现受世乐,身心寂静,是名知恩。以身心寂静,故不恼众生,是名报恩报恩。菩萨舍是身已,受清净身,安隐快乐,得大涅盘,是名菩萨禅定四事。
  「复次,菩萨知恩报恩,成就智慧,破坏无明,庄严菩提,以四摄法摄取众生。为菩提道,修行智慧,以知法界故,受身安乐,是名自利。能发众生世间之事及出世事,是名利他。能坏烦恼智慧二障,是名大果,是名知恩,是名报恩。菩萨智慧四事不可思议。」(CBETA, T03, no. 156, p. 164, a18-b15)

  4.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2 报恩品〉:【佛言:】「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宝上妙堂内,以百千种上妙珍膳,垂诸璎珞众宝衣服,栴檀沈香立诸房舍,百宝庄严床卧敷具,疗治众病百种汤药,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CBETA, T03, no. 159, p. 297, a12-24)

  5.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2 报恩品〉:「佛告长者:「善男子等!我为五百长者先已广说,而今为汝略说少分。若善男子、善女人,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精勤修行十波罗蜜,若有所得未名报恩;若人须臾能行一善,心无所得,乃名报恩。所以者何?一切如来触无所得,乃成佛道化诸众生。若有净信善男子等,得闻是经,信解受持解说书写,以无所得三轮体空,窃为一人说四句法,除邪见心趣向菩提,是即名为报于四恩。何以故?是人当得无上菩提,展转教化无量众生令入佛道,三宝种子永不断绝。」」(CBETA, T03, no. 159, p. 306, a27-b9)

  6.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1卷-第200卷)》卷54〈15 辨大乘品〉:「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知恩报恩?」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菩萨行时,于得小恩尚不忘报,况大恩惠而当不酬!是为菩萨摩诃萨知恩报恩。」」(CBETA, T05, no. 220, p. 305, a13-16)

  7.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401卷-第600卷)》卷443〈47 示相品〉:「
  「善现当知!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是知恩者、能报恩者。善现!若有问言:『谁是知恩能报恩者?』应正答言:『佛是知恩能报恩者。』何以故?一切世间知恩、报恩无过佛故。」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应、正等觉知恩报恩?」
  佛言:「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乘如是乘行如是道,来至无上正等菩提,得菩提已,于一切时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摄受护持是乘、是道,常无暂废,此乘此道当知即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善现!是名如来、应、正等觉知恩报恩。
  「复次,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无不皆依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觉一切法皆无作用,以能作者无所有故。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无不皆依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觉一切法无所成办,以诸形质不可得故。善现!以诸如来、应、正等觉知依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觉一切法皆无作用,无所成办,于一切时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摄受护持曾无间断,故名真实知恩报恩。」(CBETA, T07, no. 220, p. 232, b16-c5)

  8.
《大宝积经》卷85:「复有四法知恩报恩。云何为四?一者劝诸众生趣菩提故,二者知所作业不失坏故,三者慈爱众生如己身故,四者善能修行菩萨事故。」(CBETA, T11, no. 310, p. 490, b4-7)

  9.
《佛说宝雨经》卷6:「七者、报恩,于少分恩常不忘失,况有多恩而不念报;八者、知恩,于有恩者,必无隐讳,亦不轻贱;见彼有德,踊跃欢喜,称扬赞叹,除彼世间无惭愧者;」(CBETA, T16, no. 660, p. 306, c12-15)

学会感恩,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感恩太重要了,就说我自己吧,我在学佛之前,心胸特别狭隘,跟周围的人斤斤计较,瞋恨心特别重,真的是睚眦必报,别人对我的好我不放在心上,别人对我的不好,我却总是耿耿于怀。《太上感应篇》中有一句话:“受恩不感、念怨不休”,用来形容我自己真是再恰当不过了。那我得到了什么果报呢?从情绪上来说,就是常常充满了怨恨和痛苦,总是怨天尤人怨气冲天,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可是这种不良的情绪却严重妨碍了我心智的成长和完善,导致我的人际关系很不和谐,走到哪里,常常成为和谐气氛的破坏者,成为一个被别人讨厌的人,真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啊。
从工作、事业的角度讲,由于我不懂得知恩感恩报恩,别人就会认为,像我这种人,只记别人的不好,不记别人的好,根本不值得别人帮助。所以帮助我的人越来越少,给我设置障碍、在背后说我坏话的人越来越多,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那我的工作和事业,又怎么会有成就呢?
我们的古圣先贤讲的好:命由心造,福田靠心耕。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一生的福分,要靠自己的心来营造。什么心?真诚心、感恩的心。人是最有灵性的动物,你对别人好不好,别人都能深切的感受到。从因果律的角度讲,你用感恩的心来对待周围的人,受人滴水之恩,念念放在心上,时时想着报答,那别人就会觉得,帮助你这样的人是值得的,因为你懂得知恩报恩,那别人就会越来越乐意帮助你,你的人际关系就会越来越和谐,你人生的助力就会越来越多,你的身心怎么会不舒畅?你的工作事业怎么会不顺利不成功?
在我学佛以后,由于明白了知恩感恩的道理,我就在生活中力行。我常常把别人的好处记在心上,把别人的不好统统放下,常常想着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结果我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和谐,心境越来越快乐轻松,得到了周围人们的肯定和称赞。我今天之所以能坐在这里为你回答问题,也是因为我得到了佛法的真实利益,出于一颗感恩的心,想把这么幸福美满的佛陀教育,介绍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
最后,我用我们的恩师上净下空老法师的一段话与你共勉: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智。感恩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恩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感恩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恩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增长了你的定慧功夫。感恩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
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到你,阿弥陀佛!

《增一阿含经》(节选)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众生知反复者。此人可敬。小恩尚不忘。何况大恩。设使离此间千由旬.百千由旬。故不为远。犹近我不异。所以然者。比丘当知。我恒叹誉知返复者。诸有众生不知反复者。大恩尚不忆。何况小者。彼非近我。我不近彼。正使著僧伽梨在吾左右。此人犹远。所以然者。我恒不说无反复者。是故。诸比丘。当念反复。莫学无反复。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帮助过我们的人

《增一阿含经》(节选)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众生知反复者。此人可敬。小恩尚不忘。何况大恩。设使离此间千由旬.百千由旬。故不为远。犹近我不异。所以然者。比丘当知。我恒叹誉知返复者。诸有众生不知反复者。大恩尚不忆。何况小者。彼非近我。我不近彼。正使著僧伽梨在吾左右。此人犹远。所以然者。我恒不说无反复者。是故。诸比丘。当念反复。莫学无反复。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佛。感恩父母。感恩帮助过我们的人

南无阿弥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不思报恩,将不孝至极矣,
更何敢妄受为宝!每当一次次回味佛教经
典如《地藏菩萨本愿经》

《父母恩重难报经》

《盂兰盆经》等诸经典
籍所讲述之善男子、善女人敬戴父母的知恩、感恩、报恩的感人故事
时,都会感动肺腑、由衷赞叹,更加坚定了佛教的信念和传承,并想
与大众一起呼吁、推动、发扬孝贤文化来感报现在、未来乃至生生世
世之历劫父母吧
!

中土难生,佛世难逢,但我们却有幸生于佛教大兴的中国。回望
中国的佛教历史,多少名山古刹,多少高僧大德弘法事迹的留志中,
多属太平时期,仰赖于国家的护持和弘扬。如果没有国泰民安,怎能
弘扬圣教?国如不安,
生存尚属困难,
又何谈安身立命?故印光大师


身安而后道隆



时当太平盛世,人民生存赖以维系的衣、食、
住、行,皆受有丰富的资源享有。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迭
的朝代中,
哪代曾出现如今的大好景象呢?由此敢问,
当今又有几许
人感恩国家领导人的英明果敢,
带领我们走进了新的时代?然而有些
人因一己心胸狭隘,欲望膨胀,内心贪婪,做出了很多对国家和社会
不利、不团结的行为,散播了众多与民族、宗教不和谐的言论,不知
感恩,反而以怨报德!故佛陀告诫我们

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也就
是说,
有了安和的环境,
优越的生活,
我们怎能不感恩国家呢?如果是一位
知恩的佛弟子,就会感恩、报恩。上可顺利求道,诸佛菩萨的经教典
籍、祖师大德的妙言高论皆可随念而至。下能弘法利生,方式多种多
样,可著书,可讲学,可音像,小至一室,大至海内外,刹那间即成
就自己的菩提之愿,皆可为国家安定、社会和谐而尽心尽力。正所谓

出家不忘利世心,离俗不离护国情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普贤行愿品》中讲到:

一切众生而为树
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成就诸佛菩萨智慧
花果。


《本生经》
中,
可见到佛陀在因地时,
舍身伺虎,
割肉喂鹰等感人事迹。
这都是以知恩、
感恩、
报恩的信念,
成就道业、
感报众生啊!从浅处讲,虽然现在生活无忧,但是如果没有各行各业
的精英敬业及专家学者的努力科研与创新,就没有当今的锦绣繁华;
没有他人的发心供养和殷勤护持,我们的衣、食、住、行尚且难保,
何谈修道!从深处说,要成办如来事业,必依众生而修;种种功德,
亦依众生而建;而且在六趣的轮回中,一切众生都曾经恩泽于我们,
如此的恩德,我们能不感恩众生吗?

感恩的禅语,佛教中跟感恩有关的经典~

1、《佛说七处三观经》中有这么一段: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行在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比丘:“二人世间难得。何等二人?一者、所不可为行恩;二者、受恩复报恩(受人恩德之后,感恩、报恩的人,是世界上很难的的)。”佛说如是。
2、《大方等大集贤护经》:
“有恩必知,知恩必报。…………知恩不忘,心常念报。…………常当知恩,常当念恩,常当报恩。”
3、《佛本行集经》:“夫有智者,随得智处,常起报恩,系念不忘。若少得恩,常忆无失,况多得也!”

4、《优婆塞戒经》:
“知恩报恩,小恩大报,能伏诸根,净于三业。…………世间福田,凡有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上(泛指亲教师,而非确指出家男众)。”

结草。晋国大夫魏武子临死前嘱咐儿子魏颗将自己的一位爱妾殉葬,魏颗没有照办而是把她嫁出去了。一次魏颗与秦将杜回大战中,看见一位老人结草将杜回绊倒,因此大获全胜。晚上他梦到一位老人,自称是那位爱妾的父亲,结草以报恩情。
衔环。杨宝九岁时救下一只受伤的黄雀,带回家精心照料,以黄花喂饲。百日之后黄雀痊愈,就飞走了。当夜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并以四枚白环相赠,保佑杨宝子孙位列三公。果然如其所言,杨宝四世子孙身居高位,官至太尉,为政清廉,德行如白玉般无暇,美德为后人所称颂。
人们常把两个故事合并,以“结草衔环”比喻知恩图报之行。

①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③衔环结草,以恩报德。

④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⑤吃水不忘挖井人。
⑥知恩不报非君子。
⑦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能找到的就这么多了,暂且先用吧。

关于报答感恩的诗句(关于报恩的诗句)
答:9、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1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1、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12、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13、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2.关于报恩的诗句 关于“报恩”的诗句有: 遇圣惜年衰,报恩愁力小。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西掖早秋直夜书意 自此后中书舍人时作...

关于知恩图报的名言名句格言
答:1个回答 #热议# 作为女性,你生活中有感受到“不安全感”的时刻吗?梦之缘文化 2022-06-07 · TA获得超过41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0.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关于知恩图报的名言诗句 关于知恩图报的名言诗句 1.关于知恩图报的格言或诗句 ...

关于感恩的名言:知恩图报者,贤者也
答:关于感恩的名言:知恩图报者,贤者也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作为女性,你生活中有感受到“不安全感”的时刻吗?人间洞察君 2022-12-25 · TA获得超过12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7.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我们每个...

知恩图报的优美句子
答:知恩图报的优美句子 引导语:忘恩负义是不可取的,我们都应该学会知恩图报,下面是我收集的知恩图报的优美句子,供大家欣赏。 1、对于会感恩的人,他会感恩上帝给予他健康的身体,给予他生命,他拥有一切美好的东西。他会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片蓝色天空,使自己的人生能够绽放出光芒,不至于碌碌终生。感恩,会使人失去...

关于知恩图报的诗句
答: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 ——英国谚语 无知的人本想做点好事,结果却害人不轻;小喜鹊拔出妈妈的羽毛,还以为报答了养育之恩 ——藏族谚语 2. 关于知恩图报的名言警句 关于知恩图报的名言警句有: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当家方知柴米贵 养儿才晓父母...

知恩图报的名言警句
答:关于知恩图报的名言警句(精选125句)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名言吧,名言可以用来鞭策自己,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信心。那什么样的名言才是经典的名言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知恩图报的名言警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知恩图报的名言警句1 1、知...

“知恩图报”是什么意思?
答:“知恩图报”的意思是:得到别人的恩德,要懂得回报与他人。【拼音】:zhī ēn tú bào 【造句】: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不要做忘恩负义的人。人不一定要学会如何去知恩图报,至少要知道不能忘本。故事中的漆工举手之劳与人为善不见利忘义,船主知恩图报,这两者都值得我们去学习。瑞雪飘飘北风...

关于知恩图报的名言格句
答:学会了感恩,你才会体会到幸福,你才会体会到快乐。27、心存感激的人,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28、家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能使父母获得情感。29、知恩图报,善莫大焉。30、生活总会有无尽的麻烦,请你不要无奈,因为路还在,梦还在,我们还在。所以请你怀着感恩的心,尽情欣赏路上的美好风景 ...

关于知恩图报的格言
答:”6 恩深义重(ēn shēn yì zhòng):恩惠、情义极为深重。也作“义重恩深”。褒义。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因爹妈执意不从,故把儿子玉郎假妆嫁来。不想母亲叫孩儿陪伴,遂成了夫妇。恩深义重,誓必图百年偕老。清•袁于今《西楼记•卫行》:崎岖古道,教伊浪...

知恩图报一语出自什么地方?
答:这个知恩图报的故事后来成为典故,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就引用了它: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原文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攻,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