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补血的中药有哪些?

作者&投稿:素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女性在生孩子之后就会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这时候千万要注意调理好身体,很多人会选择吃一些益气补血的中药材,确实是有用的,最常见的可能就是人参,而且人参的吃法比较多,不同的吃法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其实还有很多中药材都有益气补血的效果。
1、人参大补元气
人参为补气药之首,其性平,味甘,味苦,归脾,肺,心经。有利于大补元气,脾肺之气,摄血生血,气虚
体质,血虚体质者均可食用。尤其适宜于因大汗,大失血,重病或久病所致的脉搏虚弱,气虚神衰等症状,大病初愈者,体弱多病者,以及大出血者均可用人参来进补。
人参补元气吃法:
取鸡1只,人参10克,姜片5片,食盐适量,将鸡处理干净,与人参,姜片,适量水一起倒入砂锅中煲汤,待鸡烂熟后放食盐调味。
此汤可大补元气,生血补血,适宜贫血,体虚者以及大病初愈,大出血者,产妇等人群食用。
2、党参生津养血
党参和人参功效近似,只是药力更缓和,于补气方面更偏于补脾肺之气,也有一定的养血补血功效,适宜于气虚体质,血虚体质人群,尤其是儿童与女性食用,症见面色苍白或蜡黄,全身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心悸,头晕目眩等症。常与熟地黄,当归等搭配同食。
党参补气血吃法:
取当归,党参各10克,猪蹄1只,食盐,葱,生姜,料酒各适量。将猪蹄洗净后剁成大块,与当归,党参,葱,生姜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调入盐及料酒,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炖,待猪蹄煮熟即可,佐餐食用。
此方有益气养血滋阴之功,善治月经失调,痛经,经期腹痛等妇科病症,并具有一定的通乳之功。
3、龙眼肉益气补血
龙眼肉温而不燥,补益心脾,益气养血,安神,适宜于气虚体质,血虚体质者及心脾虚弱者均可食用。
龙眼补气血吃法:
取龙眼肉,枸杞子各15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中,加清水熬煮,至米烂粥稠,加白糖调味,温服,每日1剂。
此粥可益气养血,养肝固肾,适宜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唇甲淡白,腰膝酸软,心悸失眠,气短胸闷等,还可以改善营养性贫血,产后缺乳,高血压等症。
4、绞股蓝益气活血
绞股蓝具有益气,活血,安神,润肺的功效,对血压也有调节租用,善治高血脂,慢性肠胃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白细胞减少症等,还可有效改善体虚,乏力,精神萎靡等症。
绞股蓝补气血吃法:
取绞股蓝10克,夜交藤15克,麦门冬12克,将三味中药一起放入砂锅中,放入适量清水,大火烧烤后改用小火玛瑙,待汤汁浓即可,也可将三味中药一起放入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冲泡,浸泡约5分钟即可饮用,温服,每日一剂,反复冲泡。
此方有安神,清心,滋阴,润肺的功效,善治气虚,心阴不足,心悸失眠,烦躁不安等问题。还可以有效改善体虚,乏力,精神萎靡等问题。
5、大枣气血双补
大枣补气血的药效较为合欢,可直接食用,亦可入药,可改善因气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苍白无华或脸色蜡黄,身体消瘦,全身无力,神疲倦怠,以及脾虚所致腹泻,便溏等症,与党参,白术等搭配入药,有利于加强补中益气之功效。
大枣补气血吃法:
取大枣15颗,茯神15克,粟米100克,先将大枣去核,与茯神同入锅,加清水熬煮1小时左右,滤取药汁,再加入洗净的粟米,煮至米烂粥稠即可,趁热温服,每日1剂,可分两次服食。
此粥在益气养血的基础上,更可健脾养心,从而起到一定的安神定志作用。
6、调理气血的五步骤
第1步: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
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此外,还可煎服“参芪术茶”:取党参5克、黄芪5克、白术3克、淮山药3克、升麻3克,取其煎煮液400克,泡花茶5克,冲饮至味淡,有补脾益气、升阳止泻之效。
第2步:养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此外,“人卧血归肝”,科学研究发现,人在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
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因此,切忌生气、熬夜,也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中医认为“久视伤血”,坐在电脑前工作时,应当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耗伤气血。
第3步:远寒邪
中医认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会让血液瘀滞,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极易导致关节病变、肠胃不适或诱发咳嗽。
冬季出门,务必戴好帽子、手套、围巾等,在家要忌食寒凉、温水泡脚、勤做按摩。老人气血常不足,要更加注意。
第4步:食药膳
补气可食“四君子汤”,此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益气健脾之效。取人参10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与羊肉炖食即可。补血可用“四物汤”。此方最早出自唐代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中医养血的经典药方。取白芍、当归、熟地黄、川芎各9克,放入250毫升水中,煎至150毫升时,空腹热服。
此外,用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何首乌、枸杞子、阿胶、丹参等中药与补血的食材如红枣、龙眼肉、山楂、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黑芝麻、猪肝、猪血、乌鸡、红糖等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均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养血之效。
第5步:多运动
运动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脾胃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让人吃得香、睡得好。此外还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平时可选择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如慢跑、游泳、打球、瑜伽、太极拳等。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让关节活动开的同时,降低心脏负荷。


~

科普:5种补气血抗衰老的中药材
答:一、桑葚 《中华本草》:"归肝肾经。滋阴养血,生津,润肠。主治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本草纲目》记载"桑葚能补五脏,利关节,通血气,安神定志,明目乌发。"二、甘草 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具有益气补中,...

补气血活血化瘀的中药方有什么
答:很多 中药 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它们能够疏通身体中的血脉、去除淤积血瘀,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 补气血 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补气血活血化瘀的中药方 第一:当归 中医 方面认为当归性温,服用之后具有很好的活血以及补血的作用,另外女性出现 月经不调 或者是 痛经 的情况服用...

气虚血虚吃什么中成药 补气血的中成药有哪些
答:适用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所引起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食少便溏,身体疲倦,妇女月经过多,以及出血等症,对于神经衰弱,心脏病,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对心脾两虚者,都有很好的疗效。2 内补养荣丸补益气血 内补养荣丸是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阿胶,黄芪,白术,茯苓...

补气血的中药方有哪些
答:补气血的中药一、八珍。八珍汤有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甘草共八味药材,因此得名“八珍”。这几味药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当归、川1芎、芍药、地黄养血,其补血与补气是同步进行的。补气血的中药二、当归。所用药材更简单,只有当归和黄芪两味,补气血的效果相当好...

很多人养生就爱喝汤,炖鸡汤放什么中药可以补气血?
答:高丽参鸡汤。原料:黄雌鸡一只,高丽红参一支(约20g),红八枚,生姜六片。制法:高丽参切片,红枣掰开,鸡洗净用砂锅煲汤。此汤有补气血的功效。适合劳累过度,气虚乏力人群,中医补气之方为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血方为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两方合而用之气血双补称为...

补气血的中药有哪些
答:补气血的中药有黄芪、人参、西洋参等。1.黄芪的功效是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生津养血、行滞通痹、利水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可以治疗水肿,尿少,便血崩漏;内热消渴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久泻脱肛,中气下陷,肺气虚弱,血虚萎黄,气血两虚;气虚血滞,疼痛麻木,半身不遂,咳喘气短;表虚自汗;...

女士补气血吃什么中成药好
答:加味逍遥口服液:疏肝清热,健脾养血。固经丸:滋阴清热,固经止带。调经活血片:调经活血,行气止痛。复方益母草膏:调经养血,化瘀生新。调经丸:理气和血,调经止痛。七制香附丸:开郁顺气,调经养血。定坤丹:滋补气血,调经疏郁。同仁乌鸡白凤丸:补气养血,调经止痛。用于月经后期。女金丸:益气...

补气血的中药有哪些
答:补气血的中药代表药是:八珍汤或者八珍丸,是气血双补基本方法,还有十全大补丸或者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丸或者人参养荣汤都是气血双补的中药八珍丸组成:党参 100g 白术(炒)100g 茯苓 100g 甘草 50g 当归 150g 白芍 100g 川芎 75g 熟地黄 150g 功能和主治:补气益血,健脾和胃。主治:气虚...

气虚血虚吃什么中成药 补气血的中成药有哪些
答:5 人参养荣丸补气血安心神 人参养荣丸是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熟地,白芍,当归,五味子,远志,陈皮,黄芪,肉桂所在丞。本方是由十全大补方减去川芎加入五味子,陈皮,远志而成。其功效与十全大补方相仿,但偏于补血养心,由于血虚较甚,心失所养,故在虚弱症当中,伴随惊悸怔忡,失眠...

当归是中药的一种,有哪些作用与功效?
答:当归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价格比较便宜,作用却非常多,性价比很高。相信很多家庭都喜欢在厨房备一些当归,煲汤的时候放一些,因为当归能起到补血活血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贫血人群,或者是妇女来说,效果要更好一些。当归还能够调经止痛,提神醒目,驱寒,预防便秘等等。一、补血活血 当规矩有很好的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