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4代?采用的主要元器件各是什么 计算机发展历程的4代各主要采用什么电子元器件

作者&投稿:大狐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

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晶体管。

第三代(1964~1971):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集成电路。

第四代(1971年以后):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扩展资料:

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计算机内部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

2、计算精确度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3、逻辑运算能力强: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精确计算,还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计算机能把参加运算的数据、程序以及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保存起来,并能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执行下一条指令以供用户随时调用。

4、存储容量大: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具有记忆特性,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各类数据信息,还包括加工这些数据的程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三代计算机



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

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晶体管。

第三代(1964~1971):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集成电路。

第四代(1971年以后):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随着物理元、器件的变化,不仅计算机主机经历了更新换代,它的外部设备也在不断地变革。比如外存储器,由最初的阴极射线显示管发展到磁芯、磁鼓,以后又发展为通用的磁盘,现又出现了体积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读光盘(CD—ROM)。

扩展资料

计算机特点

1.自动地运行程序

计算机能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连续地高速运算。由于采用存储程序控制的方式,因此一旦输入编制好的程序,启动计算机后,就能自动地执行下去直至完成任务。这是计算机最突出的特点。

2.运算速度快

计算机能以极快的速度进行计算。现在普通的微型计算机每秒可执行几十万条指令,而巨型机则达到每秒几十亿次甚至几百亿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还在提高。

例如天气预报,由于需要分析大量的气象资料数据,单靠手工完成计算是不可能的,而用巨型计算机只需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3.运算精度高

电子计算机具有以往计算机无法比拟的计算精度,目前已达到小数点后上亿位的精度。

4.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而思维能力本质上是一种逻辑判断能力。计算机借助于逻辑运算,可以进行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自动地确定下一步该做什么。

计算机的存储系统由内存和外存组成,具有存储和“记忆”大量信息的能力,现代计算机的内存容量已达到上百兆甚至几千兆,而外存也有惊人的容量。如今的计算机不仅具有运算能力,还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可以使用其进行诸如资料分类、情报检索等具有逻辑加工性质的工作。

5.可靠性高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计算机连续无故障运行时间可达到几十万小时以上,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例如,安装在宇宙飞船上的计算机可以连续几年时间可靠地运行。计算机应用在管理中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而人却很容易因疲劳而出错。另外,计算机对于不同的问题,只是执行的程序不同,因而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通用性。用同一台计算机能解决各种问题,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微型计算机除了具有上述特点外,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维护方便、可靠性高、易操作、功能强、使用灵活、价格便宜等特点。计算机还能代替人做许多复杂繁重的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算机



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

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晶体管。

第三代(1964~1971):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集成电路。

第四代(1971年以后):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发明者约翰·冯·诺依曼。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

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扩展资料:

计算机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日益改变着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指利用计算机来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提出的数值计算问题。在现代科学技术工作中,科学计算的任务是大量的和复杂的。

利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高、存储容量大和连续运算的能力,可以解决人工无法完成的各种科学计算问题。例如,工程设计、地震预测、气象预报、火箭发射等都需要由计算机承担庞大而复杂的计算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算机



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
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晶体管。
第三代(1964~1971):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集成电路。
第四代(1971年以后):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随着物理元、器件的变化,不仅计算机主机经历了更新换代,它的外部设备也在不断地变革。比如外存储器,由最初的阴极射线显示管发展到磁芯、磁鼓,以后又发展为通用的磁盘,现又出现了体积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读光盘(CD—ROM)。
扩展资料
计算机特点
1.自动地运行程序
计算机能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连续地高速运算。由于采用存储程序控制的方式,因此一旦输入编制好的程序,启动计算机后,就能自动地执行下去直至完成任务。这是计算机最突出的特点。
2.运算速度快
计算机能以极快的速度进行计算。现在普通的微型计算机每秒可执行几十万条指令,而巨型机则达到每秒几十亿次甚至几百亿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还在提高。
例如天气预报,由于需要分析大量的气象资料数据,单靠手工完成计算是不可能的,而用巨型计算机只需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
3.运算精度高
电子计算机具有以往计算机无法比拟的计算精度,目前已达到小数点后上亿位的精度。
4.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而思维能力本质上是一种逻辑判断能力。计算机借助于逻辑运算,可以进行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自动地确定下一步该做什么。
计算机的存储系统由内存和外存组成,具有存储和“记忆”大量信息的能力,现代计算机的内存容量已达到上百兆甚至几千兆,而外存也有惊人的容量。如今的计算机不仅具有运算能力,还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可以使用其进行诸如资料分类、情报检索等具有逻辑加工性质的工作。
5.可靠性高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计算机连续无故障运行时间可达到几十万小时以上,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例如,安装在宇宙飞船上的计算机可以连续几年时间可靠地运行。计算机应用在管理中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而人却很容易因疲劳而出错。另外,计算机对于不同的问题,只是执行的程序不同,因而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通用性。用同一台计算机能解决各种问题,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微型计算机除了具有上述特点外,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维护方便、可靠性高、易操作、功能强、使用灵活、价格便宜等特点。计算机还能代替人做许多复杂繁重的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计算机

 一、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二、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数字计算机
  三、第三代(1964~1971):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四、第四代(1971年以后):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元器件:电子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四代,四代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分别~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
第一台计算机ENIAC是这一代计算机的代表。它采用电子管为基本元件,体积大,功耗高,运算速度慢,每秒只能运算几千次。ENIAC用了18000多个电子管,摆满一大间屋子,价格昂贵,高达几百万美元一台,只是应用在导弹、原子弹等国防技术尖端项目中的科学计算,是名符其实的计算用的机器。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7-1964年)
这一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基本元件。体积与功耗比第一代有所缩小和降低。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十几万至几十万次。除了用作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外,也开始用于事务管理。使用计算机的也不再限于军队、政府和科研机构。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0年)
把晶体管、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焊接在一块半导体硅片上去承担某种功能,这就是集成电路。这一代计算机开始采用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块为元件,体积和功耗进一步缩小和降低,运算速度达每秒几百万至几千万次。计算机软件系统基本形成。计算机生产系列化,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应用范围开始普及到中小企业和家庭。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现在)
由于集成电路规模越来越大。普遍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块作元件,这一代计算机体积和功耗继续缩小和降低,运算速度迅速提高到每秒以亿次计。计算机软件丰富,计算机应用领域和范围都大幅度增加,并和通讯相结合,开始出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现在人们普遍使用的方正电脑(Founder)、IBM等都属于第四代计算机。

1.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中央处理器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
2.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开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应用领域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
3.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仍然以存储器为中心,机种多样化、系列化,外部设备不断增加,功能不断扩大,软件的功能进一步完善,除了用于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外,已经可以处理图像、文字等资料。
4.第四代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71年,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众多方面。因为有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可以集成在一块或几块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总的发展方向,可以用“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来概括。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4代?采用的主要元器件各是什么
答:第四代(1971年以后):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4代?采用的主要元器件各是什么
答: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四代,四代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分别是? 电子管、电晶体、中小规模积体电路、大规模积体电路。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其中第一代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是?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其中第一代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是: 电子管计算机,按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来划分,计算机...

自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4个年代,划分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
答:4. 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VLSI)。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特点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几代?各代所使用的电子元件是什么?
答:四代:第一代(1949-1958)是电子管;第二代(1959-1964)是晶体管;第三代(1965-1970)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1971年至今)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分为哪四代
答: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不同,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CPU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速度慢、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开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语言应用范围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一共有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代计算机 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 第二代计算机 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 第三代计算机 特征是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计算机 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子管(第一阶段)-晶体管(第二阶段)--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三阶段)--大规模及超大规模...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几代?每一代的主要元件是什么?
答: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每一代的主要元件如下:1、第一代计算机:第一代机是以电子管为逻辑元件的计算机。2、第二代计算机:第二代机是以晶体管为主要逻辑元件的计算机。3、第三代计算机:第三代机是由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计算机 4、第四代计算机:第四代机是由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

人们根据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把计算机的发展分成4个阶段(时代),分别为...
答:计算机的发展的4个阶段分别为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随着物理元、器件的变化,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也在不断地变革。比如外存储器,由最初的阴极射线显示管发展到磁芯、磁鼓,之后又出现了体积更小...

自计算机问世至今已经经历了4个年代,划分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
答:计算机的发展经过的阶段 第一代(1946―1957年)电子管时代。物理器件:电子管。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内存容量:几千个字。编程语言:用二级制表示的机器语言或助记符表示的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第二代(1958―1964年)晶体管的时代(出现高级语言)物理器件:晶体管。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

计算机经历了那四个发展史??
答: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1),随着1958年集成电路被发明(将三种电子元件结合到一片小小的硅片上),到1964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个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电子计算机系列IBM360系统。宣告计算机进入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当然计算机体积变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也更快。同时这一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