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古代,中世,近世,近代具体怎么划分? 日语里的「近世」和「近代」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石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般是如下所分。但是学者们意见不一定一致。
古代:「くに」の発生~鎌仓幕府成立まで。
中世:鎌仓幕府成立~江戸幕府成立まで。
近世:江戸时代。
近代:明治维新~第二次世界大戦配败戦まで。
现代:第二次世界大戦後~现在。

日本的战国主要是指15世纪末到16世纪末。之前也有所谓的不平稳。大战小战。但是,至少掌权者都是天皇。但是幕府时代则是幕府失事,群龙无首。但是的天皇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



一般是如下所分。但是学者们意见不一定一致。
古代:「くに」の発生~鎌仓幕府成立まで。
中世:鎌仓幕府成立~江戸幕府成立まで。
近世:江戸时代。
近代:明治维新~第二次世界大戦配败戦まで。
现代:第二次世界大戦後~现在。

日本的战国主要是指15世纪末到16世纪末。之前也有所谓的不平稳。大战小战。但是,至少掌权者都是天皇。但是幕府时代则是幕府失事,群龙无首。但是的天皇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

旧石器时代:约500万年前日本最初是和亚洲大陆相连的,1万3000年前由于火山的喷发造成地壳运动,日本的弧状列岛脱离亚洲大陆,成为现今的日本原貌。几万年前,日本岛上已经有了原始人居住。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原始人群为追赶野兽从大陆过来的。日本列岛上被确认过的人类历史,大约可追溯到10万年乃至3万年前。

绳文时代:(縄文时代、じょうもんじだい),是日本石器时代后期,约一万年以前到公元前一世纪前后的时期。

弥生时代:出现于北海道以外的全日本列岛、这时开始有水稻种植出现。时间大约是西元前5世纪中到西元3世纪中顷。

古坟时代:又称大和时代,日本继弥生时代之后的时代,从西元300年开始,迄于西元600年,因当时统治者大量营建“古坟”而得名。

飞鸟时代: 593年圣德太子摄政,推行改革,至710年从飞鸟藤原京迁都平城京(今奈良)为止。

奈良时代:(710年—794年),是日本历史的一段时期,始于元明天皇迁都至平城京(奈良),终于桓武天皇迁都至平安京(京都)。

平安时代: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历史时代,它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长冈京(784年至794年)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

镰仓时代:(镰仓时代、かまくらじだい,1185年—1333年),是日本历史中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始于1185年(文治元年)镰仓幕府成立,终于1333年(正庆二年,元弘三年)幕府灭亡,经历149年。

南北朝时代:(なんぼくちょう)南北朝发生于1336年-1392年,之前为镰仓时代,之后为室町时代。在这段时期里,日本同时出现了南、北两个天皇,并有各自的承传。

室町时代:(むろまちじだい 1338年-1573年),是日本史中世时代的一个划分,名称源自于幕府设在京都的室町。

战国时代:严格意义上日本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称呼室

一般是如下所分。但是学者们意见不一定一致。
古代:「くに」の発生~鎌仓幕府成立まで
中世:鎌仓幕府成立~江戸幕府成立まで
近世:江戸时代
近代:明治维新~第二次世界大戦配败戦まで
现代:第二次世界大戦後~现在

日本的战国主要是指15世纪末到16世纪末。之前也有所谓的不平稳。大战小战。但是,至少掌权者都是天皇。但是幕府时代则是幕府失事,群龙无首。但是的天皇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

希望能帮到您。

“近世”有近代,按照不同的历史分期,无论是整个世界还是不同的国家,都有近代。意大利的近代让人想起绚烂的文艺复兴,英国的近代伴随着雾都的阴霾,中国的近代有西洋枪炮的回响,日本的近代背后是野心勃勃的明治天皇……
但“近世”又与近代不尽相同。简单地说,“近世”这一概念首创于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研究中国历史,别出心裁地提出了“唐宋变革论”、“宋代近世说”。
以他为首的日本京都学派把握中国历史的整体脉络,提出唐宋是中国由中世转向近世的转折点,是古典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野。推而广之,他们又以此度量世界其他地区的历史。比如日本。
日本近世身份制度是什么
1普遍意义上的日本近世身份制度
日本的身份制度,顾名思义,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一种。近世的身份制度发端于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掌权时代,后被德川幕府完美继承。
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人为地将社会成员分为士农工商四种身份,即武士、农民和以工商业者为主的町人。士农工商之下,还有秽多和非人,这就更说来话长了。
实质上,身份制度是把某些人群置于与生俱来的职业的、社会的地位,并从法律上加以固定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秩序。身份一旦固定,便世袭传承,无法改变,相似的例子是印度的种姓,而且两者同样历史悠久,影响顽固。

近世的身份制度固然发端于织丰,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不以此为起点,天皇万世一系使日本社会的变迁看起来更为温和,但终究还是有历史发展的痕迹。以身份制度中的既得利益者——贵族为例,他们的变迁反映了日本身份制度的不断变化,和日本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
2日本封建社会中贵族的变迁
日本贵族内涵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身份制度基于社会现实的考量。日本最初的贵族是统一日本的部落战争中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大和时代日本小国林立,其中的一脉倭王家实力较强,完成了统一日本的历史使命,但仍然无力解决其他部落首领。
古代王权缓慢地发展起来,形成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的局面。这些豪族既有传统的部族首领身份,又在朝廷世袭地担任要职,成为大和国家的氏姓贵族,与西周的世卿世禄制相似。这一时期的身份,有氏人与部民之分。
这之后,中日联系密切起来,日本派遣遣唐使,大化改新开始,日本的律令时代到来。律令时代的日本贵族内涵有所区别,他们不再是部落联盟状态下的实权豪族,而是中央集权的制度体系下的封建官僚,依附于皇权而存在。

一、日本早期社会(592年以前)

日本列岛的黎明;日本古代国家的形成;大和国的统一与倭五王时代的日本;倭五王时期的对外交往与大陆先进文化的吸收。

二、飞鸟时代(592-710年)

推古朝改革;大化革新;天武之治;飞鸟文化。

三、奈良时代(710-794年)

律令政治的展开;奈良朝的经济发展;奈良朝的对外交流;奈良文化。

四、平安时代(794-1192年)

皇权旁落;班田制的瓦解与庄园经济的发展;武士力量的兴起;平安时代的中日关系;平安文化。

五、镰仓时代(1192-1336年)

镰仓幕府的建立与发展;镰仓幕府的衰落与灭亡;镰仓时期的中日交往;镰仓时期的文化。

六、室町时代(1336-1603年)

政权的变迁;经济;对外关系;文化。

七、江户时代(1603-1868年)

幕藩体制;江户时代经济的发展;幕藩体制的动摇;锁国体制下的中日交流;江户时代的文化。

八、明治时代(上)(1868-1912年)

西方东渐与幕府的灭亡;明治新政;自由民权运动及近代天皇制。

九、明治时代(下)(1868-1912年)

对西洋的屈从和对亚洲近邻的侵略;明治文化。

十、日本走上法西斯侵略道路(1912-1937年)

日本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与天皇制法西斯专政。

十一、太平洋战争及日本的彻底失败(1937-1945年)

战时法西斯体制的建立;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法西斯末日及节节败退的战局。

十二、占领时期的日本(1945-1951年)

美国单独占领与占领初期的对日政策;政治改革;经济领域的三大改革;教育改革。

十三、走向经济大国(1951-1970年)

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的转变与旧金山体制的建立;经济的复兴;从政治独立到田中内阁的多边自主外交;成为经济大国。

十四、走向国际化时代(1970-2000年)

经济条件;政治活动;冷战的结束与世界的多极化;文化观念走向。

十五、21世纪初的日本(2000年以来)

21世纪初日本面临的困境;小泉新内阁与“无圣域的结构改革”的提出;继续为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目标不遗余力;实现军事大国的新动向。

日本古代史分为哪几个时期~

日本的先土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日本的古代
绳文时代 【约中国先秦】
弥生时代(纪元前3世纪 - 3世纪)【约两汉】
古坟时代(3世纪後半、4世纪初 - 7世纪前半、8世纪初)【约魏晋南北朝】
飞鸟时代(6世纪末 - 710年) 【约隋唐前期】
奈良时代(710年 - 784年) 【唐代】
平安时代(794年 - 1184年)【唐五代、宋】日本的中世
镰仓时代(1192年 - 1334年)【宋元】
南北朝时代(1334年 - 1392年) 【元明,注:日本历史上的南北朝是其抄袭中国史,其实所谓南北朝只是宫廷政变后,原来的天皇又跑到京都旁边不远的地方另立了朝廷,时间很短】
室町时代(1392年 - 1573年) (戦国时代) 【明,注:其间日本的征夷大将军被明朝册封为“日本国王”】日本的近世
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 - 1598年)【明,即所谓“织丰时代”,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时期】
江戸时代(1603年 - 1868年)【明末、清】日本的近代-现代
明治(1868年 - 1911年)【同治朝、光绪朝、宣统朝】
大正(1911年 - 1926年) 【北洋军阀时期】
昭和(1926年 - 1989年) 【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
平成(1989年 - ) 【第三代领导人至今】由于日本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物,政治、 文化也牵涉到日本的历史,了解日本的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日本本身。作为日本的邻国,中国人很有必要清楚日本在过去两千中的所作所为。有的历史可以忘却, 有的历史是绝对不能抹到的,这也是我们不惜篇幅的原因。同时日本的历史正是对“一衣带水”这个成语的最好诠释。

邪马台国

在1世纪,班固所编《汉字·地理志》写道:“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这段记载概述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日本部落情况。于3世纪前期,在日本西部地区,组成了一个早期的奴隶制国家——邪马台国。

邪马台国有七万多户。女王称“卑弥呼”,卑弥呼女王曾多次派遣权臣到中国访问,并向魏王奉献过奴隶和其他物品。魏明帝曾授与她“亲魏倭王”的称号和金印紫绶,并回赠其他珍贵物品。

大和国

3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州中部以大和地方(今奈良县)为中心兴起了另一个更发达的奴隶制国家——大和国。到5世纪,统一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大和国的首脑称“大王”,是奴隶制国家中的最高执政者。

“大化改新”

所谓“大化改新”就是指大化二年(646年),大和国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改革。推翻了以苏我人鹿为首的大奴隶主贵族集团,夺得了政权;并拥立 孝德天皇即位,改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次年元旦,发布革新诏书,并仿照中国唐朝封建制度,实行政治经济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古代天皇制的确立和发展

从“大化改新”到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的1200年左右的时间,是日本的封建社会时期。这段时期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645年到1192年,第二阶段从1192年到1868年。

根据帝都的变迁,第一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代。

飞鸟时代(539年~年)由于当时的帝都在飞鸟地方(今奈良市以南20公里)的藤原京,故称“飞鸟时代”。

奈良时代(710年~794年)

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是从桓武天皇于794年(一说784年)迁都长冈(今京都市)时起,到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为止的时期。

幕府政治

日本封建社会的第二阶段,是从1192年源赖朝正式开创镰仓幕府起,到1868年“明治维新”为止的时期。这是天皇的大权旁落,各地领主依靠一定的武士集 团,不执行朝廷政令,独自进行 根据幕府的发展变化与封建统治者内部的纷争,这个阶段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以下几个时代:

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是源赖朝(1147年~1199年)于1185年推翻平氏,1192年称“征夷大将军”正式在镰地方(今神奈川境内)设置幕府,到1333年北条氏灭亡、镰仓幕府被推翻为止的时期。

南北朝时代(1336年~1392年)是从镰仓幕府灭亡到室町幕府初兴的时期。上在1270年镰仓幕府末期,皇室内部就分裂为大觉寺统(龟山天皇系统)和 持明院统(后深草天皇系统)两派。1336年,前者建都吉野(今奈良县境内),称南朝;后者建都京都,称北朝,从而形成了南北两个天皇并立,彼此对峙纷争 的局面。直到1392年,南朝合并于北朝,这一局面才告结束。

室町时代(1338年~1573年)是足利尊氏(1305年~1358年)于1333年推翻镰仓幕府,1338年称“征夷大将军”,在京都室町地方设立幕府起,到1573年织田信长(1534年~1582年)推翻室町幕府为止的时期。

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1598年)是从织田信长于1573年消灭室町幕府,到1598年丰臣秀吉(1536年~1598年)统一日本全镜为止的时 期。因前者统治中心在近江安土城,后者统治中心在京都的伏见城(桃山),故称“安土桃山时代”,又叫“织丰时代”。

江户时代 (1603年~1867年)是在丰臣秀吉死后,织田信长的一部将德川家康(1542年~1616年)于1603年在江户(今东京)设立幕府,到1867年 江户幕府被倒幕维新派推翻为止的时期。德川家康早年结识田信长,1590年随丰臣秀吉转战各地。丰臣秀吉死后,他于1600年握取实权,并于1603年任 “征夷大将军”,成为江户幕府的创建者。从此德川幕府的统治延续260多年。故这一时代也叫“德川时代”。
主要分为1镰仓幕府 2室町幕府 3江户幕府PS明智幕府不存在这一说

  「近世」一般指江户时期(包括之前的安土桃山时代),即1573-1867年。而「近代」的下限,就日本历史而言,则为二战结束的1945年。
  江户时代(1603-1867)是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年代,时间由1603年创立到1867年的大政奉还,江户时代是日本封建统治的最后一个时代。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中获得胜利并被委任为征夷大将军,于大坂之战中灭了丰臣氏。幕府借由禁中并公家诸法度与武家诸法度驾驭朝廷和大名,各大名因参勤交替制度被要求定期往返江户与其领国。经历岛原之乱并完成锁国政策,只进行少部份在长崎出岛与荷兰和清朝的交易。
  政治一安定经济也跟着发展,在德川纲吉时代景气良好。 江户时代中叶,幕府财政陷入困境,德川吉宗实行享保改革暂时恢复了财政,却又再度恶化。此后天保改革等企图改善,但却未解决根本。幕府末年被欧美各国逼迫开国,经由培里来航而签下了日美神奈川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得锁国崩裂。随着开国与尊王攘夷思想强盛,最终德川庆喜先后把政权与领地交还朝廷。
  安土桃山时代又称织丰时代,是1573年至1603年之间,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称霸日本的时代。始于织田信长驱逐最后一个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昭,终于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以织田信长的安土城和丰臣秀吉的桃山城(又称“伏见城”)为名。

日本的古代,中世,近世,近代具体怎么划分
答:一般是如下所分。但是学者们意见不一定一致。古代:「くに」の発生~鎌仓幕府成立まで。中世:鎌仓幕府成立~江戸幕府成立まで。近世:江戸时代。近代:明治维新~第二次世界大戦配败戦まで。现代:第二次世界大戦後~现在。日本的战国主要是指15世纪末到16世纪末。之前也有所谓的不平稳。大战小战...

日本各个朝代
答:一、远古、古代 1、旧石器时代 2、绳纹时代 3、弥生时代 4、古坟时代 5、飞鸟时代 6、奈良时代 7、平安时代 二、中世 1、镰仓时代 2、南北朝时代 3、室町时代 三、近世 1、安土桃山时代 2、江户时代 四、近代、现代 1、明治 2、大正 3、昭和 4、平成 日本历史 (1)...

日本古代历史分为哪几个时期?
答:室町时代(1392年 - 1573年) (戦国时代) 【明,注:其间日本的征夷大将军被明朝册封为“日本国王”】日本的近世 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 - 1598年)【明,即所谓“织丰时代”,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时期】江戸时代(1603年 - 1868年)【明末、清】日本的近代-现代 明治(1868年 - 1911年)【同治...

日本文论史要:古代中世、近世、近代部分目录
答:第一章:日本古代中世文论 2.1 概述 本章详细探讨了日本古代中世文论的起源和发展,包括早期的重要文献如《怀风藻序》和藤原滨成等人的贡献。2.2 文论滥觞:安万侣佚名(《怀风藻序》)藤原滨成 这部分深入解析了这些早期文论作品对后世的影响。…2.7 小结 总结了古代中世文论的特点和影响,为后续...

历史分期中的上古、中古、近世是咋样划分的?
答:2、中古是指在西方文明史上意指约从公元500年到1500年之间一千年来的欧洲历史。中古时代的开始,标示着西罗马帝国的衰落,威信古典时期的古代历史在此告一段落;而中古时代的结束,则指示出文艺复兴时代(欧洲的重生)的开始。3、近世,即近代。在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中认为:“唐代是中世的结束...

日本有几个时代?
答:弥生时代、古坟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是古代 镰仓时代、南北朝时代和室町时代是中世。安土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是近世,明治时代、大正时代和昭和时代是近代,战后是现代

日本历史上是不是也是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像中国“夏商周秦汉”这样更迭...
答:绳文时代 【约中国先秦】弥生时代(纪元前3世纪 - 3世纪)【约两汉】古坟时代(3世纪后半、4世纪初 - 7世纪前半、8世纪初)【约魏晋南北朝】飞鸟时代(6世纪终末 - 710年) 【约隋唐前期】奈良时代(710年 - 794年) 【唐代】平安时代(794年 - 1184年)【唐五代、宋】日本の中世 镰仓...

西方的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的分界点分别是什么时候?
答:西方的古代一般是指中世纪以前,中世纪大约是从14世纪开始,以东罗马帝国灭亡为标志;近代应该是从17世纪中后期开始计算,以”文艺复兴“为标志;现代则是20世纪,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标志。古希腊早于古罗马,古希腊为城邦制,类似于周朝时期的诸侯制度,罗马曾经占领过雅典,古罗马帝国疆域地跨三大洲(沿...

日本文论史要:古代中世、近世、近代部分内容简介
答:这部名为《日本文论史要:古代中世、近世、近代部分》的专著是我国首部中文版的日本古代文论史著作,它的研究范围涵盖了公元721年至1945年的历史时期,划分为三个关键阶段:古代中世、近世和近代。每一阶段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细致的划分,其主要内容聚焦于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文论家及其作品的深入梳理、...

求教 近世 与 近代
答:在狭义上,「近世」是指「中世」(中世纪)以后,「近代」以前的时期。即「古代--中世--近世--近代」的划分法。日本通常采用后一种划分法。就欧洲历史而言,一般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时代(15世纪至16世纪前半期),到市民革命、产业革命(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前半期)为止。就日本历史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