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小说《蛙》里的姑姑和杉谷义人是不是确有其人? 莫言的蛙主要讲什么?

作者&投稿:溥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姑姑是以莫言家乡大爷爷家的女儿,也就是他的小姑为原型创作。杉谷义人,很多人说他是大江健三郎,一个日本作家跟莫言关系不错,但莫言自己说是虚构的形象,杉谷义人绝非大江健三郎

姑姑是以莫言家乡的小姑为原型创作,基本就是小姑本人。杉谷义人,莫言自己说是虚构的形象,很多人说他是大江健三郎,一个日本作家跟莫言关系不错。

小说里面的人物肯定不是不会在现实中有了,但小说中的人物可以找到相近的!

**姑姑和杉谷义人不是确有其人**,他们是莫言小说《蛙》中的虚构人物。莫言曾表示,姑姑的原型是他家乡大爷爷家的女儿,也就是他的小姑。而杉谷义人则是姑姑的弟弟,他在小说中被描述为虚构的人物。虽然姑姑和杉谷义人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莫言现实生活的影响,但他们是作家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

莫言新作《蛙》主要讲的是什么?~

这部小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计划生育国策在高密东北乡艰难推行的过程。
《蛙》是中国作家莫言创作于21世纪初期的一部长篇小说,由四封长信和一部九幕话剧组成,是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小说以“蛙”为名,寓意深刻。首先“蛙”音同“娃”,计划生育本身就是要控制“娃”的出生率,所以说这也是一篇描写有关“娃”的一部小说。
其次,“蛙”跟“哇”同音,“哇”是娃娃的哭声,计划生育扼杀了那些娃娃的生命,到处回荡着那凄惨的“哇哇”哭声,也是对那种惨无人道的非法引产的一种有力的控诉。
小说《蛙》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结构新颖,节奏鲜明,笔触细腻,文字朴实,富有张力。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过《蛙》。

扩展资料:《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初版于2009年。
莫言在2011年“莫言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蛙》研讨会”上曾表示,《蛙》这部小说从2005年开始写作,中途因没有最终确定好结构问题而一度搁置,在完成《生死疲劳》之后,又重新开始创作该作品,历时四年,三易其稿才得以完成。
《蛙》选择的是乡村医生与计划生育题材,这不是莫言特意要写这个敏感的题材。莫言是被他姑姑接生到人间,所以他总想有一天把姑姑写到小说里,而写姑姑的从医经历必然涉及到在中国推行了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蛙

主要内容:小说通过讲述一位乡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既反映了乡土中国60年生育史,也揭示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矛盾与懦弱。莫言说“蛙”其实是一个图腾,是作为繁衍的象征。小说中,“蛙”和“娃”有着许多关联。
《蛙》是中国当代作家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
莫言,中国当代作家。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潍坊学院名誉院长。

扩展资料莫言的长篇小说《蛙》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小说《蛙》的中心词是“计划生育”,但这只是浅层表象,在这一中心词背后,隐藏着的是莫言对生命(生殖、繁衍)的由衷敬畏和顶礼膜拜。
《蛙》是一部写实主义作品,它真实地反映了计划生育国策当年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艰难推行过程。万心矛盾地拥有着两种身份:一种是乡村医生,一生接生婴儿近万名,人称“送子娘娘”;另一种是坚决执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计生干部,人又称之“杀人妖魔”。
对于万心来说,却必须做到统一,她的一生因而活在无法逃脱的极度矛盾和痛苦之中。读《蛙》,读者会时时感到残酷:一是小说情节和人物命运的残酷,另一是莫言客观冷静地书写他人灵魂深处极致痛苦的残酷。
高密东北乡不仅仅是故事发生地,而且是一个泛指意义上的区域。在计生国策推行之初,中国有无数个东北乡,万心这样的计生干部也有许多个。莫言的书写因而有着广泛的代表意义和现实意义。
《蛙》里的一切无不指向“生命”二字,主要人物的名字、故事情节,甚至刊物的名称都在为生命鸣唱。这一切寓言式以及象征式的经营手法,把小说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也即关照生命、歌赞生命、敬畏生命。
参考资料:蛙 (莫言长篇小说)-百度百科

莫言蛙中的杉谷义人是谁
答:姑姑的弟弟。莫言的作品《蛙》中的杉谷义人是姑姑的弟弟。大奶奶被日本兵抓走时已经怀孕,因为之前大爷爷要回部队时家人要大爷爷给姑姑留下个弟弟再走,可以合理推测大奶奶在日本军营中生下了杉谷,之后杉谷被驻守平度城的日本军官收养。后文中姑姑和杉谷“一见如故”、“杉谷义人”的“义人”等细节也...

读莫言的作品《蛙》时的疑问
答:其中“不能对任何人说”包括蝌蚪和他的父亲,也就是姑姑的堂兄和侄子,但她却愿意告诉杉谷,那是不是暗示杉谷和姑姑关系更近?这个秘密是有关杉谷父亲的,但会让杉谷“惊愕万分”,那是不是也和杉谷有关?所以,我大胆推测,杉谷义人其实是姑姑的弟弟,是被指挥官杉谷收养的,“义人”就是“义子...

《蛙》:我替“姑姑”写的忏悔录,他人有罪,我亦有罪!
答:晚上把莫言先生的《蛙》看完,一口气看完。虽然文章很多地方都带着幽默的气息,但是,读完之后,内心略显沉重。小说主要讲述我的姑姑,一名乡村医生的一生。姑姑的父亲曾是八路军的军医,在山东胶东一带非常有名气。姑姑继承父亲衣钵,开始在乡村推行用新的方法接生,很快取代了其他接生婆的位置,用新法接...

听莫言的《蛙》解读有感
答:整本《蛙》的精讲解读,最让我唏嘘的便是侄子蝌蚪,他愧疚于死去的妻子和孩子,但却不断地为自己与姑姑辩白,就连写给日本人杉谷的信中依旧在为自己曾经的软弱找借口;最让我觉得讽刺的是,他为了赎罪,花10万元请陈梅代孕,但在她把孩子生下来之后,却骗她孩子在一生下来就已经死亡;最让我心疼的...

读完莫言《蛙》后有什么感想
答:《蛙》虽然讲的只是很普通的乡村的计划生育,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大事件,但其中的矛盾冲突却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仔细看看,除了人物与事件、生育与超生的矛盾外,故事中的每个人似乎都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比如:姑姑本是一位抗日军医的女儿,是一个英姿飒爽的抗日英雄,解放后成为一个人见人爱、...

品读《蛙》第二章绪论有感
答:莫言先生的《蛙》是以书信的形式向杉谷义人述说的,述说人是蝌蚪。在信中提到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在平度城驻守的日军指挥官杉谷,是杉谷义人的父亲。读到这里,我心里特别激动,也感慨万端。日军侵华战争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是无法磨灭历史,不仅中国人民要正视历史,日本的子孙后代更应该正视历史,敢于承担给...

莫言《蛙》人物表
答:改革开放后与蝌蚪小表弟金修合开“牛蛙养殖场”)。杉谷(文质彬彬、知书达理,日本帝国主义受害者,解放前平度城里的日军司令,因想招徕神医万六府,绑架蝌蚪老奶奶、大奶奶以及姑姑要挟之,后因万六府拒不归顺放走了她们。)王金山(老王,蝌蚪学校伙夫,曾在部队抬担架)!王仁美(小学体育老 ...

《蛙》读后感
答:有幸拜读了诺贝尔得主莫言的小说《蛙》。内心有所感触,它是以第一人称通过书信方的来讲述姑姑一一一个农村接生员的一生经历反映了解放后几十年间中国社会的变化,更加深入的剖析了部分吃公家饭的人面对一胎的种种无 奈!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写得很好的小说,小说的构思很合理,思路很清析,一篇短短的小说竟能把中国...

莫言小说中的《蛙》读后感(600字左右,初二水平)
答:说起来有点儿惭愧,今早读完的莫言的《蛙》,才是我今年完整看完的第二部书籍。就是这样一本不算厚的书本,却也整整看了2个星期有余。作为一本“新世纪和谐文学”的代表作,莫言花了大半笔墨描写了一个高密县东北乡的普通妇产科女医生——我的姑姑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而记叙这样一个鲜为人...

莫言的长篇小说《蛙》的主题是什么?
答:《蛙》主要讲述了笔者“蝌蚪”的姑姑万心作为一名乡村妇产医生的一生,莫言以自己的亲姑姑管贻兰为创作原型,加入了文学创作的虚构成分,小说前期用真实淳朴的语言将那个年代的事情展现得惟妙惟肖,后期又加入了大量的幻觉魔幻主义,彰显出在现实与历史的作用下,人的内心和本质发生的强烈变化。《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