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题: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位是牧师,一位是作家,还有一位是画家.

作者&投稿:校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首先题目给定的有一个不确定条件就是赌棍有时说谎,那么

首先题目给定的有一个不确定条件就是画家有时说谎,那么
一.设甲是画家,
1.甲说谎时
那么据甲说丙是牧师,那么乙才是牧师,丙是作家,正合题意。乙说的是真话,丙说的是假话{对}
2.甲不说谎时
那么丙是牧师,乙是作家,那么说明丙说的是实话乙说的是假话,可乙说甲是画家是实话,所以这种情况排除。不合题意。{错}
二.设乙是画家。
1.乙说谎时
很显然他说甲是画家是错误的,所以这里要分两种情况,要么甲是牧师,丙是作家,这种情况甲丙两人都说谎了。不合题意{错},要么甲是作家丙是牧师,也是两人都说谎了,不成立。不合题意{错}
2.乙不说谎时。
那么他说甲是画家,显然不成立。{错}
三。设丙是画家。
1.丙说谎时
乙不是作家是牧师,甲是作家。这个情况甲乙都说谎了。不合题意。{错}
2.丙不说谎时
那么乙是作家甲是牧师,这个条件也不成立,因为甲牧师说谎了。{错}
那么答案就是一种情况甲是画家,丙是作家,乙是牧师。
要加分哦,思考好久哦!!!!1

给些条件。。。。

没有问求什么!!!!

额。。。你想表达什么???????

求什么,题目不清晰,但我以前好像做过

亲,你能把信息啥的打完整吗

六年级数学习题及答案~

1丽丽和家家去书店买书,他们同时喜欢上了一本书,最后丽丽用自己的钱的5分之3,家家用自己的钱的3分之2各买了一本,丽丽剩下的钱比家家剩下的钱多5块。两人原来各有多少钱?书多少钱?

设丽丽有x元钱 家家有y元钱 得出:
3/5x=2/3y
2/5x=1/3y+5 (丽丽剩下2/5 家家剩下1/3)
解2元一次方程得x=50 y=45 即丽丽50元 家家45元 书30元一本
2.一辆汽车每行8千米要耗油4/5千克,平均每千克汽油可行多少千米.行1千米路程要耗油多少千克?
8除4/5=10(km/)
4/5除8=0.1(kg)
3.一辆摩托车1/2小时行30千米,他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他行1千米要多少小时 ?
30÷1/2=60千米 1÷60=1/60小时
4.阅览室看书的同学中,男同学占七分之四,从阅览室走出5位男同学后,看书的同学中,女同学占二十三分之十二,原来阅览室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在看书?
原来有x名同学,女生数不变,所以(1-4/7)x=(x-5)*12/23
求出x=28
5.红,黄,蓝气球共有62只,其中红气球的五分之三等于黄气球的三分之二,蓝气球有24只,红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
62-24=38(只)
3/5红=2/3黄
9红=10黄 红:黄=10:9
38/(10+9)=2
红:2*10=20
黄:20*9=18
6.学校阅览室有36名学生看书,其中4/9是女学生.后又来了几名女学生,这时女学生人数占看书人数的3/5,后来了几名女生?
原有女生:36×4/9=16(人)
原有男生:36-16=20(人)
后有总人数:20÷(1-3/5)=50(人)
后有女生:50×3/5=30(人)
来女生人数:30-16=14(人)
7.水结成冰后,体积要比原来膨胀11分之1,2.16立方米的冰融化成水后,体积是多少?
2.16/(1+1/11)=1.98(立方米)
8.甲乙的粮食560吨,如果把甲的粮食运出2/9给乙,则甲乙的粮食正好相等.原来甲的粮食有多少吨?,乙的粮食有多少吨?
现在甲乙各有
560÷2=280吨
原来甲有
280÷(1-2/9)=360吨
原来乙有
560-360=200吨
9.电视机降价200元.比原来便宜了2/11.现在这种电视机的价格是多少钱?
原价是
200÷2/11=2200元
现价是
2200-200=2000元
10。一辆车从甲地到乙地,行了全程的2/5还多20千米,这时候离乙地还有7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全程的
1-2/5=3/5

20+70=90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
90÷3/5=150千米
11.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28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5(5分之1),两天共看了全书的3/8(3分之8),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第一天看的占全书的
3/8-1/5=7/40
这本书共有
28÷7/40=160页
12.师徒二人同加工一批零件,加工一段时间后,师傅加工了84个.徒弟加工了63个.师傅比徒弟多加工的正好占全部任务的1/28.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假设这批零件共有X个
1/28X=84-63
1/28X=19
X=532
所以这批零件共有532个。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体积和表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 ×2 公式:S=(a×b+a×c+b×c)×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 S=6a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 = 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 = 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 = a3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算术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a + b = b + a
3、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4、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b × c)
5、乘法分配律:a × b + a × c = a × b + c
6、除法的性质:a ÷ b ÷ c = a ÷(b × c)
7、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8、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方程、代数与等式
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代数: 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3x =ab+c
分数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倒数的概念:1.如果两个数乘积是1,我们称一个是另一个的倒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长度单位: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亩=666.666平方米。
体积单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重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百分数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发。
倍数与约数
最大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公因数有有限个。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公倍数有无限个。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互质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相临的两个数一定互质。两个连续奇数一定互质。1和任何数互质。
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
约分: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约数,分数值不变,这个过程叫约分。
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质因数: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质数就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成的方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5。
4(或25)的倍数的特征:末2位是4(或25)的倍数。
8(或125)的倍数的特征:末3位是8(或125)的倍数。
7(11或13)的倍数的特征:末3位与其余各位之差(大-小)是7(11或13)的倍数。
17(或59)的倍数的特征:末3位与其余各位3倍之差(大-小)是17(或59)的倍数。
19(或53)的倍数的特征:末3位与其余各位7倍之差(大-小)是19(或53)的倍数。
23(或29)的倍数的特征:末4位与其余各位5倍之差(大-小)是23(或29)的倍数。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为较小数,最小公倍数为较大数。
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为1,最小公倍数为乘积。
两个数分别除以他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商互质。
两个数的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两个数的公约数一定是这两个数最大公约数的约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用6去除大于3的质数,结果一定是1或5。
奇数与偶数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奇数:个位不是0,2,4,6,8的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个偶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相临两个自然数之和为奇数,相临自然数之积为偶数。
如果乘式中有一个数为偶数,那么乘积一定是偶数。
奇数≠偶数
整除
如果c|a, c|b,那么c|(a±b)
如果,那么b|a, c|a
如果b|a, c|a,且(b,c)=1, 那么bc|a
如果c|b, b|a, 那么c|a
小数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
纯小数:个位是0的小数。
带小数:各位大于0的小数。
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3. 141414
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不循环小数。如3. 141592654
无限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到无限位数,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循环小数。如3. 141414……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如3. 141592654……
利润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时间一般以年或月为单位,应与利率的单位相对应)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年考试说明:本张试卷共15题,满分12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
1、一个两位数,用它除58余2,除73余3,除85余1,这个两位数是14.
2、173□是个四位数字.数学老师说:“我在这个□中先后填入3个数字,所得到的3个四位数,依次可被9、11、6整除。”那么先后填入的3个数字之和是19。
3、分数 中的a是一个自然数,为了使这个分数成为可约分数, a最小是11.
4、某个五位数加上20万并且3倍以后,其结果正好与该五位数的右端增加一个数字2的得数相等,这个五位数是___________。
5、一个工人将零件装进两种盒子中,每个大盒子装12只零件,每个小盒子装5只零件,恰好装完.如果零件一共是99只,盒子个数大于10,这两种盒子分别有8、5个。
6、将进货的单价为40元的商品按50元售出时,每个的利润是10元,但只能卖出500个,已知这种商品每个涨价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个.为了赚得最多的利润,售价应定为 元。
7、两个杯中分别装有浓度40%与10%的食盐水,倒在一起后浓度为30%.若再加入300克20%的食盐水,则浓度变为25%.那么原有40%的食盐水 克。
8、某时刻钟表时针在10点到11点之间,这时刻再过6分钟后分针和这个时刻的3分钟前时针正好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那么钟表在这个时刻表示的时间是 。
9、今年,祖父的年龄是小明的年龄的6倍。几年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的年龄的5倍。又过几年以后,祖父的年龄将是小明的年龄的4倍。求:祖父今年是多少岁?
10、摄制组从A市到B市有一天的路程,计划上午比下午多走100千米到C市吃午饭.由于道路堵车,中午才赶到一个小镇,只行驶了原计划的三分之一.过了小镇,汽车赶了400千米,傍晚才停下来休息.司机说,再走从C市到这里的二分之一,就到达目的地了.那么A,B两市相距是 千米。
二、解答题:
11、如右图,AD、BE、CF把△ABC分成六个小三角形,其中四个小三角形的面积已在图上标明,试求△ABC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12、妈妈给了红红一些钱去买贺年卡,有甲、乙、丙三种贺年卡,甲种卡每张0.50元,丙种卡每张1.20元。用这些钱买甲种卡要比买乙种卡多买8张,买乙种卡要比买丙种卡多买6张。妈妈给了红红多少钱?乙种卡每张多少钱?
13、自动扶梯以匀速由下往上行驶,两个性急的孩子嫌扶梯走得太慢,于是在行驶的扶梯上,男孩每秒钟向上走1梯级,女孩每3秒钟走2梯级。结果男孩用50秒到达楼上,女孩用60秒到达楼上。该扶梯共有多少级?
14、一个车间计划用5天完成加工一批零件的任务,第一天加工了这批零件的 多120个,第二天加工了剩下的 少150个,第三天加工了剩下的 多80个,第四天加工了剩下的 少20个,第五天加工了最后的1800个.这批零件总数有多少个
15、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 、 两城相向行驶6小时后可在途中某处相遇.甲车因途中发生故障抛描,修理2.5小时后才继续行驶.因此,从出发到相遇经过7.5小时.那么,甲车从 城到 城共有多少小时?
利率。一月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测试题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填空。
1、0.7÷5 = 7:( ) = =( )%。
2、5A=4B(A、B不等于0)。A:B=( ):( )。
3、 :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4、如果 = ,那么a和b成( )比例关系。
5、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分米的圆柱的体积是( )。
6、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米,体积是157立方米,它的高是( )米。
7、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 ,另一个外项是( )。
8、一块长方形的地,长75米,宽30米,用 的比例尺把它画在图纸上,长画( ),宽画( )。
9、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2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图是( )形,这个图形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 :8的比值是( ),如果再写一个比与它组成的比例,这个比例可以是( )。
11、已知A、B、C三种量的关系是A÷B=C,如果A一定,那么B和C成( )比例关系,如果C一定,A和B成( )比例关系。
12、六年级数学竞赛及格人数占不及格人数的 ,这次竞赛六年级同学的及格率是( )。
13、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40,减数与差的比是3:2,被减数是( ),减数是( )。
14、一种盐水,按盐和水1:100配制而成。现要配制这种盐水8008克,需要盐( )千克。
15、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5和6,它们的比值是3,这个比例是( )。
16、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30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7、( )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18、长度一定的铁丝,平均分成若干段,每段的长度和截的段数成( )比例。
二、选择。
1、下面各比,能与 : 组成比例的是( )。
①3:4 ②4:3 ③ : ④ :3
2、把1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 )。
①100:101 ②1:101 ③1:99 ④1:100
3、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一定,两个内项成( )。
①正比例 ②反比例 ③不成比例 ④无法判断
4、现有三个数9、3、 ,从下面选( )就可以组成比例。
① ② ④4 ④2
5、解比例 =2:1,χ=( )。
①6 ②1.5 ③0.7 ④9
6、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它们一定成( )。
①正比例 ②反比例 ③不成比例 ④无法判断
7、小王的身高与体重成( )。
①正比例 ②反比例 ③不成比例 ④无法判断
8、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小圆和大圆面积的比是( )。
①2:3 ②3:2 ③4:9 ④9:4
9、一项工程,已经完成的与这项工程的比是3:5,还剩这项工程的( )。
①60% ②40% ③20% ④166.6%
10、图上距离是3厘米,实际距离是1.5毫米,比例尺是( )。
①1:20 ②1:2 ③1:200 ④20:1
11、全班人数一定,出席人数和缺席人数成( )。
①正比例 ②反比例 ③不成比例 ④无法判断
12、一个圆柱,如果高不变,底面积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 )。
①3倍 ②6倍 ③9倍 ④27倍
三、判断。
1、订阅《小火炬》的总钱数和订的份数成正比例。 ( )
2、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要用到图例。( )
3、比例尺是 ,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 ( )
4、全班有55名学生,男、女生人数的比是5:6,那么这个班有30名男生。( )。
5、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周长也相等。 ( )
6、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10 一个内项是5,另一个内项也是5。( )
7、 =B,那么A和B成反比例。 ( )
8、圆的周长和直径一定成正比例。 ( )
四、解比例。
= : = :χ =
40:χ=2.5:15 :χ=5:16 : =20:χ
五、根据下列数据,算出各班参加竞赛成绩的及格率,再制成统计表。
六(1)班16人,及格12人; 六(2)班15人,及格13人;
六(3)班11人,及格8人。
42回答者: xyywendy - 助理 二级 4-10 20:30
我来评论>> 相关内容
求份初一下册语文试卷。
200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的作文是什麽
200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作文
09年北京海淀区初中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是在什么时间?...
初二期中考试题目 时间09年1月14日
更多关于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期中考试 试卷 人教版 小学
其他回答 共 4 条
大斗法地方撒zcjklsnfdjklshnjlkfhnzljfsdfhlsdkog
回答者: 相相臭臭 - 试用期 一级 4-9 18:33
好像没说几年级啊?再不行书店一定有啊!
回答者: 快快乐乐6天使 - 经理 五级 4-9 18:38
一册数学试题
一、填空(共30分,每空1分)
1、2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在加上( )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为最小的合数。
2、( )决定圆的位置,( )决定圆的大小。
3、正方体的棱长12厘米,,如果棱长扩大2倍,则它的棱长之和扩大( )倍, 它的体积会扩大( )倍,表面积会扩大( )倍。
4、我校六年级一班去西湖坐船游玩,每船8人则会余下4人,如果每船坐9人,则余1只船,该班共有( )人,共有( )只船。
5、7×表示( ),×7表示( )。
6、鸡兔同笼,共32个头,102只脚,问有( )只鸡,( )只兔。
7、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敲完,12时敲响12下,需要( )秒。
8、=( )%=( ):( )==( )(小数)
9、甲、乙两数的比5:8,甲数比乙数少( )%,乙数比甲数多( )%。
10、一个数增加它的50%是60,这个数是( )。
11、甲比乙少,乙比丙多25%,甲是丙的( )%
12、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用5小时,返回时用4小时,去时的速度是返回时速度的( )% 。
13、在2:3 中,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加上( )。
14、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多12 ,甲乙两数的和是( )。
15甲数比乙数多,则乙数比甲数少( )。
16 、把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是全长的( )。
二、选择题(10分)
1、在含糖25% 的糖水中,糖与水的比是( )。
①1:3 ②1:4 ③1:5
2、在下面三题中,结果最大的算式是( )
①1999÷ ② 1999× ③1999×
3、甲数与乙数的比等于6:5 ,那么甲数的等于乙数的( )。
① ② ③ ④
4、一个圆环,它的外圆直径是内圆直径的2倍,这个圆环的面积( )。
①比内圆面积大 ②比内圆面积小 ③与内圆面积相等
5被减数比差多125% ,减数是被减数的( )。
① ② ③ ④
四 求未知数X(8分)
X-5X%=17.5 7X+5×0.7=8
3X÷=48 40-X=3
五 图形题(10分)
1求圆的面积(如图)
2 求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厘米)
六 应用题(30分)
1 一化肥厂生产一批化肥,分三次运出,第一次运出总数的还多200吨,第二次运出是第一次的,第三次运出450吨,这批化肥共有多少吨
2一项工程.甲工人单独完成需要12天,甲乙二人合作8天就可以完成,如让乙单独完成需要多少天
3 商店运来桔子,苹果和梨一共320千克,桔子和苹果的比是5:6.梨的重量是苹果的,桔子比梨多多少千克
4 一只挂钟的分针长20厘米,经过45分钟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5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现有一块冰,体积是2立方分米,融化后的体积是多少
6 一桶油连桶重23千克,用去油的50%以后,称得连桶重是12千克,问桶中原来共有油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回答者: duliduli888228 - 门吏 三级 4-9 18:46
一、填空(共30分,每空1分)
1、2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在加上( )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为最小的合数。
2、( )决定圆的位置,( )决定圆的大小。
3、正方体的棱长12厘米,,如果棱长扩大2倍,则它的棱长之和扩大( )倍, 它的体积会扩大( )倍,表面积会扩大( )倍。
4、我校六年级一班去西湖坐船游玩,每船8人则会余下4人,如果每船坐9人,则余1只船,该班共有( )人,共有( )只船。
5、7×表示( ),×7表示( )。
6、鸡兔同笼,共32个头,102只脚,问有( )只鸡,( )只兔。
7、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敲完,12时敲响12下,需要( )秒。
8、=( )%=( ):( )==( )(小数)
9、甲、乙两数的比5:8,甲数比乙数少( )%,乙数比甲数多( )%。
10、一个数增加它的50%是60,这个数是( )。
11、甲比乙少,乙比丙多25%,甲是丙的( )%
12、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用5小时,返回时用4小时,去时的速度是返回时速度的( )% 。
13、在2:3 中,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加上( )。
14、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多12 ,甲乙两数的和是( )。
15甲数比乙数多,则乙数比甲数少( )。
16 、把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是全长的( )。
四 求未知数X(8分)
X-5X%=17.5 7X+5×0.7=8
3X÷=48 40-X=3
五 图形题(10分)
1求圆的面积(如图)
2 求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厘米)
六 应用题(30分)
1 一化肥厂生产一批化肥,分三次运出,第一次运出总数的还多200吨,第二次运出是第一次的,第三次运出450吨,这批化肥共有多少吨
2一项工程.甲工人单独完成需要12天,甲乙二人合作8天就可以完成,如让乙单独完成需要多少天
3 商店运来桔子,苹果和梨一共320千克,桔子和苹果的比是5:6.梨的重量是苹果的,桔子比梨多多少千克
4 一只挂钟的分针长20厘米,经过45分钟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5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现有一块冰,体积是2立方分米,融化后的体积是多少
6 一桶油连桶重23千克,用去油的50%以后,称得连桶重是12千克,问桶中原来共有油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六年级下册数学难的应用题(人教版)一定要比较难! 急求
答:23、甲乙两人分别在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与E处相遇,甲继续向B地行走,乙则休息了14分钟,再继续向A地行走,甲和乙分别到达B和A后立即折返,仍在E处相遇。已知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80米,则A和B两地相距多少米?解:把全程看作单位1 甲乙的速度比=60:80=3:4 E点的位置距离A是全...

六年级下册数学2021年20道应用题不需要答案
答:1、 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8千米的西城和东城向东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4千米,乙步行每小时行5千米,几小时后甲可以追上乙?2、哥哥和弟弟去人民公园参观菊花展,弟弟每分钟走50米,走了10分钟后,哥哥以每分钟70米的速度去追弟弟,问:经过多少分钟以后哥哥可以追上弟弟?3、 小红和小明分别从西...

【求助。】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问题 解比例 方程 应用题
答:答: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

六年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考卷
答:1、有甲乙丙三种书,甲种书4本的价钱等于乙种书3本的价钱,乙种书4本的价钱等于丙种书3本的价钱,丙种书每本比甲种书贵2.8元,甲种书每本( )元。2、有甲、乙、丙三辆车,各以一定速度从A地开往B地,乙比丙晚出发10分钟,出发后40分钟追上丙;甲比乙晚出发20分钟,出发后1小时40分...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答:1、车站有一批货物,上午运走了总数的20%,下午运走了总数的40%,还剩下16吨,这批货物原来有多少吨?2、车站有一批货物,上午运走了总数的20%,下午运走了总数的40%,下午比上午多运了3吨,这批货物原来有多少吨?3、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在距离中点40米处相遇,已知甲行了全程的55%。甲...

六年级下册数学题
答:1.甲乙两地相距20千米,画在一幅地图上只有5厘米,这幅地图的比列尺是( 1:400000 ),这个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是(1厘米),实际距离是(4KM )2.把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3.有一个圆柱形的储粮桶,容积是3...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附加题
答:根据已知条件,知道下面3个条件 1.甲=0.6(乙+丙)2.乙=0.5(甲+丙)3.丙=35 根据已知1和2,把1代入2,可以消去甲,得到乙:丙=8:7 又根据已知3,所以知道:甲为45,乙为40,加丙35,总数为120 加分吧!

请问: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数学典型题,要答案,越多越好,谢谢!!!_百 ...
答:【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例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 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4 和倍问题 【含义】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练习题
答:12、甲乙两数的比是5 :3。乙数是60,甲数是 。13、图上距离20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用线段比例尺表示是: ;在 的地图上,图上距离2厘米,实际距离是 。14、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离是3.4厘米,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 ...

的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应用题(100道)
答: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110道1. 王师傅生产500个零件,其中有498个零件合格,求合格率?. 2. 六年级两个班为希望工程共捐款1200元,一班与二班捐款数的比是57,一班、二班各捐款多少元? 3. 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5千米.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