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片机上电复位 单片机上电复位的工作原理

作者&投稿:况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首先要清楚,在高中是学过:电容是通交流阻直流——所以说在通电的瞬间(注意是瞬间,ms级),电容两端电压由0跳变到VCC,由于这个过程时间很短,可认为此时电压是个频率很高的交流电,所以此时电容相当于短路。。。在此之后由于VCC电压不变(直流),电阻就发挥它的阻直流的作用啦,VCC就对电容充电啦,电容两端电压就会逐渐升高。由于电容C1与电阻R2是串联分压,RST引脚接在R2和地之间,所以RST引脚的电压就是R2两端的电压(RST的电压=RST电势-GND的电势)。由于C1在充电过程电压逐渐升高,所以R2两端电压就逐渐降低(分压原理),即RST的电压逐渐降低。

其实你这个复位电路设计的不好,没有手动复位按键,下面也是一个单片机的复位电路,原理都一样,R21一端引脚接单片机的RST。



复位电路的工作波形



这个说法都是建立在瞬时情况下,通电瞬间电容器是被充电的,因此会有电流。

充电的时候,电容两极之间有电流流过,相当于短路。充电完成以后电容两极不再有电流流过,相当于断路,但两极之间有电压。这样说明白吗?

这点知识都没弄懂就学单片机呀,太有才了吧,能设计出高效的单片机系统吗?
是这样的:电容有个特性叫做通交阻直,也就是说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电容正接电源时,上电瞬间因不能突变,另一端也为电源电压,但随着电容的充电,其两端电压逐渐升高,即电阻两端电压降低,其充放电是按指数规律变化的,在经过0.7(c*t)后充放电过程完成。

单片机上位复位电路与按键与上电复位的区别~

一、用途不同:
上电复位是为下载程序做准备的,单片机在在上电的前两个周期(由于电容电压不能突变,复位端为开始为高电平)检测是否有程序下载,如果前两个周期没有检测到程序下载信号,逐渐在复位电阻把复位端下拉成低电平后开始运行程序。
按键复位是在调试程序或者程序运行不正常时手动复位使程序从新运行的。
二、原理不同:
单片机要复位,本质上是在其RESET脚上保持一定时间的高电平,单片机检测到这个电平保持时间大于它要求的时间就会自动复位。
上电复位电路是用一个电容与一个电阻串联组成,电容接VCC,电阻接地,RESET脚接在它们中间,当上电时,电容相当于短路,此时电阻上的电压等于VCC,经过一段时间后电阻电压逐渐变小直至为0,只要RC时间选择合适,就可以用来上电复位。
三、操作不同:
电路图是上电复位+手动复位。
图中上电瞬间,电容等效为短路,那么单片机复位端口接高电平,即进行复位动作,后续时间电容断开,恢复低电平,单片机复位完成。
手动按键接通瞬间,等于再接高电平,那么单片机复位。松开后低电平,复位动作完成。资料里面说的按键也称为上电复位也是准确,毕竟包含这个意思:按键下去后等于上电得高电平而复位。

扩展资料:
复位电路的基本功能是:系统上电时提供复位信号,直至系统电源稳定后,撤销复位信号。为可靠起见,电源稳定后还要经一定的延时才撤销复位信号,以防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头分-合过程中引起的抖动而影响复位。RC复位电路可以实现上述基本功能,左边的电路为高电平复位有效,右边为低电平有效,Sm为手动复位开关,Ch可避免高频谐波对电路的干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片机复位电路

单片机是高电平的时候复位,一般是用电阻和电容组成的.
电容充电的时R复位端为高电平,此时单片机开始复位..电容充电完成,此时单片机复位完成....

单片机上电复位多少伏、要是好了或是低了会怎样呢、
答:视你的单片机而定,如果是89lv52之类的低功耗的高电平为3.3v的。常用的是5v的,看你的单片机支持的耐压范围。,数字电路基础里面不就有一个高电平下限,低于此值,单片机不能完成复位,高于此值可能使单片机烧坏!

stc15w4k32s4系列的单片机复位引脚加什么电平才能实现复位动作?
答:单片机的置位和复位,都是为了把电路初始化到一个确定的状态,一般来说,单片机复位电路作用是把一个例如状态机初始化到空状态,而在单片机内部,复位的时候单片机是把一些寄存器以及存储设备装入厂商预设的一个值。单片机复位电路原理是在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上外接电阻和电容,实现上电复位。当复位电平持续...

单片机上电复位的工作原理
答:单片机是高电平的时候复位,一般是用电阻和电容组成的.电容充电的时R复位端为高电平,此时单片机开始复位..电容充电完成,此时单片机复位完成...

51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答:,电容相当于断开,这时已经完成了复位动作。1)把左边的电路加上,就是带手动复位的复位电路,当按键按下去的时候,即给予一个高电平,同样可以完成复位动作。2)上电复位,顾名思义可以理解成加上电源就复位了,至于其他复位当然还有很多了,不同的系统对复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不一样嘛。

单片机的按键启动和复位电路图
答:只要VCC的上升时间不超过1ms,振荡器建立时间不超过10ms,这个时间常数足以保证完成复位操作。上电复位所需的最短时间是振荡周期建立时间加上2个机器周期时间,在这个时间内RST的电平应维持高于施密特触发器的下阈值。上电按键复位(b)所示。当按下复位按键时,RST端产生高电平,使单片机复位。复位后,其...

6、通常、单片机上电复位时PC= ,SP= ; 7. 51系列单片机的CPU是由...
答:PC=0000H,SP=08H;算逻和控制器。

52单片机复位电路问题
答:这是一个标准的高电平复位电路,记住就好。上电后电容充电,和电阻一起(RST)产生一个高电平,用于单片机的上电复位。电容充电完成之后,通过电阻放电,使得RST变为低电平,按键时电阻的作用是建立高电平,电容可以防止按键抖动,

上电复位后,单片机如何找到需要执行的第一条指令
答:上电复位后,不同品牌的单片机执行的第一条指令的地址是不同的。如51单片机,复位后,指令指针PC=0000H,即要求你编程的第一条指令放在0000H处。如PIC单片机复位后,指令指针PC=FFFH,即要求你编程的第一条指令放在0000H处。你明白了吗?

单片机复位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答:单片机复位是单片机上的复位电路的复位操作,作用是使电路恢复到起始状态。单片机复位电路主要有四种类型:微分型复位电路;积分型复位电路;比较器型复位电路;看门狗型复位电路。为确保微机系统中电路稳定可靠工作,复位电路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复位电路的第一功能是上电复位。一般微机电路正常工作需要供电...

单片机上位复位电路与按键与上电复位的区别
答:单片机要复位,本质上是在其RESET脚上保持一定时间的高电平,单片机检测到这个电平保持时间大于它要求的时间就会自动复位。最简单的上电复位电路是用一个电容与一个电阻串联组成,电容接VCC,电阻接地,RESET脚接在它们中间,当上电时,电容相当于短路,此时电阻上的电压等于VCC,经过一段时间后电阻电压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