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属于什么地方的哪种戏曲? 请问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什么戏曲?

作者&投稿:卢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梁祝》是浙江、上海一带的越剧。

《梁祝》简介: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

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还是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红妆,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之后梁山伯在鄞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去世了。

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跳入坟中,其后坟中出现一对彩蝶,双双飞去。

扩展资料

《梁山伯与祝英台》介绍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1700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所感染。

梁祝传说及爱情故事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有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佐证。

梁祝的真实性

关于梁祝传说,有众多权威专家学者考证历史上确实真实存在过,而且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并有众多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可供佐证。

明代崇祯版《元氏县志》里明确记载“在南佐村西北隅,书院路所经由也,桥西南塔有古冢,山水涨溢,冲击略不赛移,若有阴为封护者,相传为梁山伯祝英氏之墓。”该记载无疑是元氏产生“梁祝传说”最有利的史料证明。

初建于宋初的封龙书院到目前为止仍然保留着相传梁祝二人一起读书的读书洞,同时,在宋代石桥“吴桥”旁边有一处古墓,被誉为古代元氏八景之一的“吴桥古冢”,相传是梁祝二人合葬之墓。

在考察了位于元氏封龙山上的封龙书院以及查看相关史料后,梁祝传说基本能够和本地名胜古迹联系在一起,有充分的史料来源和民间资料。

据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记载,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创作的15部元杂剧中就有一部名为《祝英台死嫁梁山伯》。白朴曾师从元好问,因著有多种杂剧而成为戏剧家。元好问长期活动在封龙山一带。白朴的这篇杂剧很可能是取材于当地传说,遗憾的是该剧本已失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山伯与祝英台



经典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浙江省的地方戏“越剧”。

  
  《梁祝》是浙江、上海一带的越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他三个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其中,《梁祝传说》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后来被艺术家们搬到舞台上,经典剧目时越剧的《梁祝》。
  越剧(汉语拼音为yuèjù,英语为Yue Opera)--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出自哪种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 最初由越剧搬上戏曲舞台.
1945年,袁雪芬与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   
1951年,华东越剧实验剧团重排该剧,剧本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进等执笔,黄沙导演,陈捷、薛岩音乐整理,幸熙、苏石风布景设计.范瑞娟饰梁山伯、傅全香饰祝英台、张桂凤饰祝公远、吕瑞英饰银心、魏小云饰四九、金艳芳饰师母.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小剧种都有该剧的整本或折子戏传世
《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同时《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
1945年,袁雪芬 与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
越州上虞县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读书。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越州念书的鄞县书生梁山伯及书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义结金兰,一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镜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物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了。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心碎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后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当祝英台下轿拜墓,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梁祝是什么剧
答:问题二:《梁祝》属于什么地方的哪种戏曲? 《梁祝》是浙江、上海一带的越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他三个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其中,《梁祝传说》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耿的中国民间传说。自...

潮剧梁祝是什么意思?
答:潮剧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地方戏曲,梁祝则是一部中国古代爱情传奇故事。潮剧梁祝取自这一古老故事,是以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两位青年男女在封建社会下所遭受的困苦和不公,强烈地反映了爱情和尊严的重要性。潮剧梁祝不仅传承了地方剧种的特色和魅力,更将古代传统故事中的人性价值和文化精华...

梁祝是戏曲吗
答:《梁祝》小提琴曲,就是那个超经典的。创作于1959年.乐曲内容来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这部作品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按照剧情构思布局,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用奏鸣曲式写成,...

《梁祝》这首曲子的背景及简介
答:有小标题。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简介:1959年5月27日,由何占豪、陈钢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次公演,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这支中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小提琴曲,完成了交响音乐民族化的创世纪。

梁祝最早是以什么形式演奏的
答:梁祝最早是越剧,后来由陈刚和何占豪根据越剧的曲调改变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传世的经典。

梁祝是什么剧种
答:问题七:越剧梁祝什么版本最好? 综合版本最好 喜欢范付的十八相送 戚毕的楼台会 谢群英的抗婚 戚派的哭灵 问题八: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来源于什么剧? 越剧 问题九:戏曲梁祝是什么剧种 很多剧种都有,比较有名的是越剧 问题十:《梁祝》属于什么地方的哪种戏曲? 《梁祝》是浙江、上海一带的...

...梁祝》是一首家喻户晓的音乐作品,请问这个作品是采用什么地方...
答:”(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

《梁祝》简谱全曲是什么?
答:《梁祝》简谱:《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是取材于民间传说,吸取越剧曲调为素材,经由何占豪、陈钢于1958年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该作品于1959年5月27日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向建国10周年的献礼作品首演。由时年18岁的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樊承武执棒上海音乐学院...

梁祝现如今的地位是什么?
答:如今《梁祝》已飞进世界音乐之林,成为活跃在国际乐坛上的彩蝶了。这部作品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按照剧情构思布局,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

何占豪 陈钢的小提琴《梁祝》是根据什么剧种改编的?
答:何占豪陈钢的小提琴《梁祝》是根据越剧剧种改编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