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和战国有具体分界线吗?那一年?是什么? 春秋和战国有具体分界线吗?那一年?是什么?

作者&投稿:雷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诸家都根据《史记》立言,那就来看看司马迁的说法。《史记�6�1六国年表序》:“田常杀简公而相齐,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而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又说:“秦既得志,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独有《秦记》;又不载月日,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着……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 上述所引的第一段话,说的是如下历史事件: 公元前481年,齐国大夫田常杀死国君齐简公,取得齐国大权,天下无人来管。所以晋国的“篡臣贼子”们在夺取晋国权利的道路上越来越肆无忌惮,终于由六卿分权逐渐演化为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卿灭智氏瓜分其地,三分国权。晋国国君名存实亡,以至于公元前403年韩赵魏终于取得周天子的承认,立为诸侯而各其国。田氏也终于于公元前386年得周天子承认,立为诸侯,沿用齐国国号。 在那个“贼臣篡子滋起”(司马迁语)的年代,显然还有许多类似的事件。司马迁所举的是他认为的最严重、最重大的两件事。这两件事发生的时间段是公元前481年到前386年,那么,他为何把春秋战国的分界选在前476年和前475年之间呢?司马迁是这样说的:他是在天下史籍被秦始皇烧光的情况下,凭秦国的有年而无月无日的历史记载,继《春秋》所记历史的时间之后,选择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作为开始来记叙“六国时事”的。 这些学者的分界理论大都是以《史记》为依据的。
记得采纳啊

公元前475年。这是由司马迁提出的,他在《史记》中的《六国年表》将周元王刚继位的那一年〔前475年)定为战国群雄确立的开始。 关于战国的开始年代,古今学术界的认识并不一致,有公元前481年说、前475年说、前468年说、前453年说、前403年说好几种。 第一种前481年说,始倡于南宋吕祖谦的《大事记》,其着眼点是为了上接《春秋》的记载,名为《春秋》的鲁国编年史即终于这一年(鲁哀公十四年)。这一年发生了齐国田氏杀死齐园国君齐简公事件,新兴势力控制了齐国政权。所以杨宽的《战国史》也主张以这一年来作为战国时期的开端。 第二种,就是你说的公元前475年。这是由司马迁提出的,他在《史记》中的《六国年表》将周元王刚继位的那一年〔前475年)定为战国群雄确立的开始。然则其实并不准确,周元王刚继位那会子,群雄并没有真正确立起来。 第三种就是前468年说。这一年是周贞王元年,清代人林春博《战国纪年》和黄式三《周季编略》都将其定为战国起始年。这也没什么其他特殊的,和上面一种差不多,都不符合咱现代人的年代分割。 第四种和第五种,前453年说和公元前403年说,也就是我提到的三家分晋了。三家分晋在于,异姓士大夫以下克上,最终周王也无可奈何地认同,标志着长达数百年的周分封制和宗室继承制彻底土崩瓦解,新的社会结构即将形成。 所以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共灭智氏,控制了晋国的政权,奠定了三家分晋的格局,有不少史家都将这一年视作为战国时期的开始;而前403年周威烈王被迫承认韩、赵、魏为诸侯,三家分晋正式取得周王的确认,也被很多史学家认为是战国真正的开端。后者的提倡者,以宋代的司马光为首,他的《资治通鉴》就是从这年开始写起,将之作为一个历史新时代的开端的。 现在不少书籍采用公元前475年之说,其实倒不是从学术角度来计算,而是为了省事。这是因为战国时期究竟应该算始于何年,这个众说纷纭,没法统一的原因是由于春秋战国之交作为由奴隶制进入封建制的大转变时代,在各个地区的发展都不一样,并不均衡,再加上这个转变的过程也是很长,所以想要用一个绝对年代表作为时期分界线是挺难的。 而如果要严格挑选一个时代变迁的大标的物做为分界线,那也只能是三家分晋,按照司马光的说法来分。

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 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和田齐代姜齐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春秋和战国有具体分界线吗?那一年?是什么?~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诸家都根据《史记》立言,那就来看看司马迁的说法。《史记•六国年表序》:“田常杀简公而相齐,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而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又说:“秦既得志,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独有《秦记》;又不载月日,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着……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
上述所引的第一段话,说的是如下历史事件:
公元前481年,齐国大夫田常杀死国君齐简公,取得齐国大权,天下无人来管。所以晋国的“篡臣贼子”们在夺取晋国权利的道路上越来越肆无忌惮,终于由六卿分权逐渐演化为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卿灭智氏瓜分其地,三分国权。晋国国君名存实亡,以至于公元前403年韩赵魏终于取得周天子的承认,立为诸侯而各其国。田氏也终于于公元前386年得周天子承认,立为诸侯,沿用齐国国号。
在那个“贼臣篡子滋起”(司马迁语)的年代,显然还有许多类似的事件。司马迁所举的是他认为的最严重、最重大的两件事。这两件事发生的时间段是公元前481年到前386年,那么,他为何把春秋战国的分界选在前476年和前475年之间呢?司马迁是这样说的:他是在天下史籍被秦始皇烧光的情况下,凭秦国的有年而无月无日的历史记载,继《春秋》所记历史的时间之后,选择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作为开始来记叙“六国时事”的。
这些学者的分界理论大都是以《史记》为依据的。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诸家都根据《史记》立言,那就来看看司马迁的说法。《史记�6�1六国年表序》:“田常杀简公而相齐,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而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又说:“秦既得志,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独有《秦记》;又不载月日,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着……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 上述所引的第一段话,说的是如下历史事件: 公元前481年,齐国大夫田常杀死国君齐简公,取得齐国大权,天下无人来管。所以晋国的“篡臣贼子”们在夺取晋国权利的道路上越来越肆无忌惮,终于由六卿分权逐渐演化为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卿灭智氏瓜分其地,三分国权。晋国国君名存实亡,以至于公元前403年韩赵魏终于取得周天子的承认,立为诸侯而各其国。田氏也终于于公元前386年得周天子承认,立为诸侯,沿用齐国国号。 在那个“贼臣篡子滋起”(司马迁语)的年代,显然还有许多类似的事件。司马迁所举的是他认为的最严重、最重大的两件事。这两件事发生的时间段是公元前481年到前386年,那么,他为何把春秋战国的分界选在前476年和前475年之间呢?司马迁是这样说的:他是在天下史籍被秦始皇烧光的情况下,凭秦国的有年而无月无日的历史记载,继《春秋》所记历史的时间之后,选择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作为开始来记叙“六国时事”的。 这些学者的分界理论大都是以《史记》为依据的。

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是什么时候
答: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是三家分晋时期。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春秋晚期,晋国被晋国韩氏、晋国赵氏、晋国魏氏、晋国智氏、晋国范氏、中行氏六卿专权。公元前490年,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公元前458年,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尽为韩、赵、魏、智氏四家瓜分。公元前457年...

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
答: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公元前453年,这一年发生的大事为三家灭智,春秋时期的霸主“晋国”由此名存实亡,春秋时期仅存的“礼义”由此彻底崩塌。分界线 春秋战国以为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即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分水岭的...

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
答:扩展资料 关于春秋战国的分界,主流的有以下两种。1.是以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记载的终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也就是公元前468年;2.是以"三家分晋"这一事件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即韩、赵、魏三家于公元前376年废晋国的晋景公并瓜分其土地这件事。现在学者为了方便,一般将平王东迁至公元...

春秋与战国的分界时间
答: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 春秋战国 关于春秋战国断代,历来说法不一:或以《春秋》绝笔之年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为春秋下限,或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为战国始年,或以周贞定王元年(前468年)为战国始年等。

春秋战国的具体断代时间
答:3、以《资治通鉴》纪事为限。《资治通鉴》开篇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为开端,所以有学者以这一年为春秋战国之分界。即公元前404年之前的时期为春秋,以公元前403年及之后的时期为战国。比如范文澜《中国通史》、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都采用这一说法。4、以标志性事件——即三家分晋——...

春秋和战国分界线?
答:司马迁是这样说的:他是在天下史籍被秦始皇烧光的情况下,凭秦国的有年而无月无日的历史记载,继《春秋》所记历史的时间之后,选择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作为开始来记叙“六国时事”的。这些学者的分界理论大都是以《史记》为依据的。以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作为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分界线的原因:第一,...

春秋战国是以什么为分界点的?
答: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关于春秋战国断代,历来说法不一:或以《春秋》绝笔之年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为春秋下限;或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为战国始年,或以周贞定王元年(前468年)。

春秋战国分界线
答:1.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界线定位于公元前453年,这一年的重要事件是韩、赵、魏三家联合灭掉智氏,随后瓜分了晋国。2.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而战国时期则从公元前475年持续到公元前221年。3. 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诸侯国包括齐、楚、燕、韩、赵、魏、秦,最终秦国统一了...

春秋和战国的分界???
答: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关于春秋战国断代,历来说法不一:或以《春秋》绝笔之年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为春秋下限;或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为战国始年,或以周贞定王元年(前468年)为战国始年等。三家分晋是指中国...

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年份分界点是那年。 。
答:公元前475年,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一般认为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确切时间,它是春秋是奴隶制瓦解的时代,也是战国是封建制形成的时代。按目前正统的历史学观点,春秋战国是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点.春秋为奴隶社会之末,战国为封建社会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