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有三处打虎的情节,请写出相关的人物及故事 《水浒传》中有关英雄打虎的故事

作者&投稿:禾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武松打虎、李逵打虎、解珍、解宝打虎。

一、武松打虎

1、人物介绍

武松,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武松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因此,“武松打虎”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

曾与鲁智深、杨志等人聚义青州二龙山,三山聚义时归顺梁山,坐第十四把交椅,为十大步军头领之一。

后受朝廷招安随宋江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最终在征方腊过程中被飞刀所伤,痛失左臂,被封为清忠祖师,最后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

2、打虎情节

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在冈下酒店喝了十八碗酒,踉跄着向冈上走去。兴不多事,只见一棵树上写着:“近因景阳冈猛虎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应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武松认为,这是酒家写来吓人的,为的是让过客住他的店,没有理它,继续往前走。太阳快落山时,武松来到一破庙前,见庙门贴了一张官府告示,武松读后,方知山上真有虎,待要回去住店,怕店家笑话,又继续向前走。

由于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大青石,仰身躺下,刚要入睡,忽听一阵狂风呼啸,一只眼睛上翘,额头白色的老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老虎一纵身,武松又躲了过去。

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又急忙跳开,并趁猛虎转身的那一霎间,举起哨棒,运足力气,朝虎头猛打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哨棒打在树枝上。

老虎兽性大发,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扔掉半截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老虎被打的趴在地上不能动弹。

武松怕老虎装死,举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阵,见那老虎确实没气了,才住手。从此武松威名大震。

二、李逵打虎

1、人物介绍

李逵生得粗壮黝黑,绰号“黑旋风”。沂州沂水县(今属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百丈村人氏。

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得到赦免,被戴宗留在江州当牢子。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大劫法场,李逵与众人大闹江州,欲背着老母上梁山享福,后因老母在沂岭被虎所害,李逵怒杀一窝四虎。

李逵膂力过人,善使一双板斧,梁山排座次时,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军头领。

梁山受招安后,随军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战事结束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因宋江饮高俅等奸臣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担心李逵再次起兵造反复仇,便让李逵也饮下毒酒,李逵随后身亡。

2、打虎情节

李逵上梁山后,思母心切,为了让母亲享福,特地回家去接老母亲上梁山。路遇李鬼扮成“李逵”剪径,李鬼谎称家中有九十老母,便被李逵放走。

后来李逵路过李鬼家,发现李鬼不仅所言不实,且企图害他,便将他杀了。回到家中后,李逵背着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奔梁山而去,途中路过沂岭时,李逵放下母亲去接水。回来后,发现老母被老虎所吃。李逵气愤之下杀了一窝四只老虎。

三、解珍、解宝打虎

1、人物介绍

①解珍

绰号两头蛇,原是登州猎户。他与弟弟解宝因猎虎被地主毛太公陷害入狱,后越狱反登州,上梁山入伙。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三十四位,上应天暴星,职司为步军头领。征方腊时战死于乌龙岭,追封忠武郎。

②解宝

绰号双尾蝎,原是登州猎户。他与兄长解珍因猎虎被地主毛太公陷害入狱,后越狱反登州,上梁山入伙。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三十五位,上应天哭星,职司为步军头领。征方腊时战死于乌龙岭,追封忠武郎。

2、打虎情节

登州知府听闻城外山上有猛虎出没,便拘集全州猎户,委以杖限文书,责令三天内捉住老虎。解宝兄弟在山上苦守三天两夜,终于在最后一日的五更时分捕中老虎。

老虎中了药箭后带箭逃走,竟然滚落山下,落到地主毛太公家的后园之中。

毛太公便让儿子毛仲义将老虎解送州府,以邀功请赏。解宝兄弟下山寻找毛太公,讨取老虎。毛太公先用缓兵之计,请二人用早膳,然后才带他们去后园。

解宝寻虎不着,心头火起,便动手打砸,解珍也跟着动手。二人打碎厅前桌椅,见庄中已有准备,便抢步出庄,称要到州里报官打官司。

毛仲义将老虎解到州府后,又带公差来捉解宝兄弟,正好在庄前碰到二人。他先用花言巧语将解宝兄弟诳回毛家庄,一进庄便命庄客动手抓捕,将措手不及的解宝兄弟绑了起来。

知府命严刑拷打。解宝兄弟熬刑不过,被迫认罪,被打入死囚牢。

扩展资料:

历史上的武松“打虎”:

据《浙江通志》记载,武松是个常在涌金门一带卖艺的流浪汉,当时的杭州知府高权路经此处,看见武松武艺出众,于是便让他到巡府干差事,不久后受任都头。后来,因功升为提辖,成为高权的心腹。

武松的后半生《临安县志》里记得较为清楚。说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而被罢官,武松也被赶出了衙门。继任杭州知府的叫蔡鋆,即京城太师蔡京之子。

蔡鋆任官期间,虐政殃民,杭城百姓怨声载道,背地里都称其为“蔡虎”。武松公愤私仇越积越多,终于有一天,他藏匿在蔡府前,候到蔡鋆即呼啸而上将其捉住,旁人尚未反应过来,武松已将其数刀捅死。

武松最终因寡不敌众,被捕后死于狱中。当时的杭城百姓,为感其为当地除一“虎”,自发为其殓葬,造墓于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宋代义士武松打死蔡虎之事为世人广为传颂,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武松打虎一情节正是由此而来,武松作为水浒传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其英雄事迹被传诵至今。



第一处:武松打虎;梁山好汉武松回家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至酒家沽饮十八碗,醉后欲行赶路。酒家告以冈上有虎伤人,劝其勿行。武松不信,在冈上果遇一条吊睛白额大虫。武松奋起平生之力以双拳将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

第二处:李逵打虎;上梁山后,李逵思母心切,为了让母亲享福,特地回家去接老母亲上梁山。回到家中后,李逵背着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奔梁山而去,途中路过沂岭时,李逵放下母亲去接水。回来后,发现老母被老虎所吃。李逵气愤之下杀了一窝四只老虎。

第三处:解珍、解宝打虎;解珍、解宝兄弟为登州猎户,打猎为生;一日布置陷阱、射中药箭打死了老虎。

扩展资料:

武松原型:

明初洪武年间,梧塍徐氏九世徐麒(徐霞客高祖)以布衣承诏出使四川,功成辞官回到故里,名扬一时。徐麒请苏州(一说为钱塘即杭州)隐士施耐庵到家里当私塾先生。施耐庵就住在祝塘镇环境幽美的大宅里,边教书边写作《水浒传》,当地人都尊称他为“耐庵公"。

武松景阳岗打虎,写得栩栩如生。据说当时施耐庵不过是到大宅里村后的后阳岗散步,见有条黄狗睡在松树下,一名庄丁武阿二把黄狗打跑了。施耐庵回家便以此为原型进行创作,把后阳岗改作景阳岗,黄狗变成吊睛白额虎,武阿二成了武松。

扩展资料:

一.百度百科--武松打虎

二.百度百科--水浒传



参考答案:
《水浒传》中的三处打虎的故事情节:
第一是家喻户晓的武松打虎。《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描写武松路过景阳冈,醉酒后不听酒店小二劝阻,独自前行,路遇老虎,无奈与之搏击,在哨棒折断的情况下,最终赤手空拳杀死猛虎。
第二是“黑旋风沂岭杀四虎”,黑旋风李逵背盲母回梁山,途经沂岭,将母亲单独留下,为口渴的母亲寻水,回来发现母亲被虎所害。暴怒下寻虎报仇,用刀杀了子母四虎。

第三是《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中,解珍、解宝两个拿钢叉杀死了中了药箭的老虎。

《水浒》中有三次关于打虎的描写:武松打虎,李逵打虎,解珍、解宝打虎。

武松喝酒后遇到老虎,打死了老虎;铁牛接他娘上梁山,去找水时,他娘被老虎吃了,一气之下杀了几只老虎;其余的忘了

水浒中,有三处打虎的情节,请写出相关的人物及故事~

一:景阳冈武松打虎。二:李逵沂岭杀四虎。三:解珍解宝兄弟双猎虎。

《水浒传》里,写了三个不同的打虎故事: 1、“武松打虎”(第二十三回) 2、“黑旋风沂岭杀四虎”(第四十三回) 3、 解珍、解宝兄弟俩猎虎(第四十九回中) 1、武松打虎为写打虎,作者先写武松如何在酒店里喝酒。武松不听店家劝告,连连喝了十五碗,作者对这一过程描写得极为详细,武松三碗三碗地喝,酒家三碗三碗的筛。直到吃饱喝足了,才“绰了哨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走出门前来,笑道:‘却不说“三碗不过冈”!’手提哨棒便走。”直到这时,作者才借酒家之口,说出“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的事实来。谁知喝醉了酒的武松却偏偏不肯相信,还出口伤人。“那酒店里主人摇着头,自进店去了。这武松提了哨棒,大着步自过景阳冈来。”这一路上,作者又用树上的字以及庙门上贴着的印信榜文,一方面证实店家的话,另一方面渲染虎的厉害:“杖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打捕未获。”这样也就为武松在景阳冈打虎以后遇到猎户,埋下了伏笔。而老虎一出场,就是“一阵狂风”,使武松这样的英雄,也惊骇不已,这就突出了老虎的威风。对老虎抓人的动作,作者的描写极为细腻:“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这是老虎的第一招,“半空里”三字,写出了老虎威风凛凛的天势和猛烈的动作。老虎的第二招是:“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又轻轻躲过了。“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这一扑、一掀、一剪,不仅写出了老虎吃人的方法,也表现了老虎的威猛异常,而面对这样的“敌人”,武松能够临危不惧,这才把武松的英雄气概充分表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没让武松带什么象样的武器,只一根短短的哨棒,还在树枝上打折了,只好赤手空拳地对付眼前这个吃过好多人的庞然大物,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死斗,武松与“大虫”都使出了平生的力气,一心要杀死对方,正是在这样一种情景中,武松赢了,这才真正赢得非同寻常! 2、李逵打虎李逵家境贫寒,对老母却十分孝顺,千里迢迢,来接老母,一路历尽艰险,不料老母竟被老虎所食,其悲伤暴怒之气可想而知。他先看到正吞吃自己母亲的两个小虎儿,不由“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扑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因为是两只幼虎,还不懂得那一扑、一掀、一剪的招数。李逵手中又有兵器,很快就结果了两只小虎的性命。杀第三只虎时,其实是乘“母大虫”不备,从后部下手,把“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母大虫大吼一声,跳涧而死。第四只虎虽然凶猛,“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颌下。那大虫不曾再展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它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出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从作者的描述看,写武松打虎是虚实相间,竭力渲染,写李逵力杀四虎则只用实写,且颇显轻松,这是因为作者着意要用“武松打虎”这件事来渲染和表现武松的神威与勇力,而李逵打虎则只是更为曲折的故事中的一段情节。尽管这个“插曲”也确实显示了李逵的勇力与神威,但李逵毕竟是手执两把兵器,和武松大不相同。严格地说,武松是“打”虎,是赤手空拳地去“打”,而李逵是“杀”虎。“打”比“杀”要难得多,所以“打”一虎就比“杀”四虎更为艰难,武松打虎的故事因而也就更为突出和著名。 3、解珍、解宝打虎他们不像武松、李逵那样,出于不得已而与虎搏斗,而是奉命捕虎,所以他们预先做了周密的准备,“整顿窝弓、药箭、弩子、镋叉,穿了豹皮裤、虎皮套件、拿了铁叉,两个经奔登州山上,下了窝弓”,坐到树上去等着看老虎来自寻死路。在这里,作者只是把打虎,作为解珍解宝与毛太公父子以及官府矛盾冲突的诱引,所以并未作丝毫渲染。解珍解宝在打虎中只是作为一般的猎人出现的,到后来才成为和统治者起来斗争的英雄。

水浒传这部小说中有很多故事请你写出至少三个故事的名字
答:智取生辰纲,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

水浒传第43回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两个打虎英雄的?
答:其次,这样写喝酒吃肉,文字波澜曲折,不呆板,而且层次清楚。同时在武松与酒家之间展开矛盾冲突,通过卖与不卖的争执,进一步刻画武松那英豪中又透出焦躁和粗鲁的性格特征。总之写喝酒吃肉都不是闲笔,写酒是为了写武松,写吃酒是为了写打虎,英雄赞美酒,好酒衬英雄。三、通过店家之口来说老虎之凶猛。这是一只“吊睛白...

水浒传里的故事的题目
答:12.粱山泊中最后排名的前四位人物是:(天魁星呼保义宋江,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 13.大闯五台山的人物是:(鲁智深)。 14.写出有关武松的三个情节:(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 15.吴用的性格特点是:(沉着冷静,足智多谋)。 16.《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

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
答:不是武松见了这个人,有分教 : 阳谷县里,尸横血染,直教钢刀响处人头滚,宝剑挥时热血流。正是:只因酒色忘家国,几见诗书误好人!毕竟叫唤武都头的正是甚人?且听下回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简介: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在冈下酒店喝了很多酒,踉跄着向冈上走去。不多时,只见一棵树上写着:"近因...

谈武松打虎中的“三复情节”
答:《水浒传》中的景阳冈武松打虎是经典情节,其经典之处在于作者运用了小说中的“三复情节”来刻画人物形象。所谓“三复情节”,就是经过三次重复才能完成的情节。“三碗不过冈”,武松喝的酒叫做“透瓶香”,又唤做“出门倒”。常人做不到的事,武松可做;常人遵守的规则,武松偏不遵从。作者有意安排...

写出《水浒传》《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各20个,并用几句话概括
答:三江口处,黄盖前往诈降。是夜东南风大起,曹操水寨一片火海,一夜之间,曹操83万大军所剩无几。15、草船借箭:刘备、孙权合作赤壁之战期间,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

《水浒》中,鲁智深,武松的故事各3篇,要有起因经过结果
答:趁鲁智深不注意时想把鲁智深丢进粪池里,却被鲁智深一手一个,丢进粪池,众泼皮都讨饶,请鲁智深喝酒,正间,却有个乌鸦在树上叫个不停。鲁智深很烦躁,叫众泼皮让开,他却两手把柳树抱住,把腰胯一扭,把碗口粗的柳树连根带土都拔起来了,惊得众泼皮都目瞪口呆,皆认为鲁智深是神人!3、鲁智深大闹...

《水浒传》中有哪些故事题目
答:写的是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途中(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用计夺取的经过。故事集中反映了蔡京、梁中书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与广大农民的矛盾,热情歌颂了起义农民的大智大勇与组织才能。2、《武松打虎》主要讲述梁山好汉武松回家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至酒家沽饮十八碗,醉后欲行赶路。酒家告以冈上有...

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比较两个人打虎的情节有哪些不同
答:3,杀虎数量不同:武松杀一只;李逵杀四只 4,杀虎难度不同:武松在暗处,且醉酒,无防备;李逵在暗处,而且是偷袭杀虎,四虎中两只为幼崽,攻击力不强;两只一一解决,难度不大。5,杀虎方式不同:武松徒手(虽有梢棒,但没用上);李逵使朴(pō)刀 6,杀虎可观性不同:武松打虎一波三折...

《西游记》书中有多处表现打虎的情节,分别位于()。
答:《西游记》书中有多处表现打虎的情节,分别位于()。A.第13回 B.第14回 C.第80回 D.第20回 正确答案: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