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以南地区作物熟制? 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的范围、积温、主要农作物和熟制

作者&投稿:英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北方地区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的中温带地区,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
长城以南的暖温带地区,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能够越冬,还可以连种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农作物。

长城以南是中原农耕文化,作物熟制作主要是依靠水蒸汽,铁锅等。

长城以南地区作物成熟为两年三熟

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作物,大致是两年三熟。

北方地区属于暖温带,其作物熟制主要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长城以北的农作物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故答案为:一年一;两年三熟.

我国农作物一年三熟的地区~

我国农作物一年三熟的地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以水稻、油菜、甘蔗为主。
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区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210~280天,≥10℃积温4500~5600℃,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具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并有广阔的水域。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棉、麻、油菜、蚕丝、茶等。长江以北江淮之间多实行稻麦两熟制,长江以南则多双季稻,盛行绿肥-稻-稻、油菜-稻-稻,或麦-稻-稻等三熟制。

扩展资料:
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先后种植两种或两种以 上作物的种植制度。包括复种或套作两方面。是我国农业地区采取的主要种植制度。因地制宜地实行多熟制,能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从而提高农产品总量,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华北平原的小麦与玉米、小麦与芝麻的两熟制;长江中下游棉区的麦棉套种;长江以南地区的双季稻两熟制和麦稻稻、油稻稻等三熟制; 旱地则采用小麦、甘薯、玉米、大豆为主的间套复种等等。
华南地区多为一年三熟,还有种植甘蔗、橡胶树、油棕、咖啡、剑麻等热带经济作物和热带水果等的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种植制度

一、中温带
中温带的主要分布范围是我国的东北大部分地区、内蒙古高原一带以及新疆天山以北的地区。中温带的积温在1600℃至3400℃之间。中温带的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大豆和玉米,这些农作物大多数是一年一熟的。
二、暖温带
暖温带的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和亚热带之间,南方的界限在秦岭-淮河以北,北方的界限在黄土高原西北一线和内蒙古高原的南边。暖温带的积温在3500℃至4500℃之间。暖温带的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花生,这些农作物大多数是一年两熟的。
三、亚热带
亚热带的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其南界是雷州半岛,其西界横断山脉。亚热带的积温在4250℃至8000℃之间。亚热带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水稻一般是一年两熟的,在有些地区也能达到一年三熟。

扩展资料:
中温带的气候干湿分明,年降水量在400mm到800mm之间。暖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平均年降水量根据地区的位置而由所差异,一般在400mm到1000mm之间。亚热带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温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暖温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热带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产业结构分别是什么?
答:农业生产:北方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一年二熟或三熟. 工业生产:北方:东三省 由于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和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城市工业区。多由加工工业企业群组成,大部分是在优越的地理条件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在...

关于农作物熟制
答:主要沿纬度分布中温带三年两熟或一年一熟,暖温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亚热带一年两熟热带一年三熟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人们在农业生产、居住、饮食和交通等方面有那些区...
答:1. 农业生产:北方地区以旱地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作物熟制为一熟或两熟。而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作物熟制为两熟或三熟。2. 居住环境:北方地区的居民住宅注重防寒保暖,通常配备取暖设施。相比之下,南方地区的住宅更注重通风和防雨,以便于雨水的排泄。3. 饮食习惯:...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两年三熟等熟制具体分布在我国哪些地方...
答:温度带 主要分布地区 积温(≥10℃) 生长期(月) 作物熟制 寒温带 黑龙江省与 <1600 3 一年一熟 内蒙古的北部 中温带 长城以北, 1600~3400 4~7 一年一熟 内蒙古大部分,准噶尔盆地 暖温带 长城以南, 3400~4500 5~8 两年三熟为主 秦岭-淮河以北,塔里...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亚热带作物熟制为什么什么干湿地区
答: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亚热带地区,农作物熟制:1年2熟或1年3熟;1年2熟地区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水稻、小麦双熟,长江以南是双季水稻。在长江以南地区的南部在使用地膜的技术条件下可以生产3季稻。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湿润地区

南方与北方的作物熟制是?
答:耕作制度是因为气候的差异,确切说是温度差异 北方地区温度不够,一年一次成熟后这一年就再没有适合作物生长的温度了 华北地区的温度可以让秧苗埋在积雪下缓慢的生长,从而达到两年三熟 江南地区的温度可以让作物的生长期分为两次,一年两熟 海南附近地区就属于热带了,作物可以不停的生长,达到一年三熟 ...

我国农作物一年三熟的地区
答: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区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210~280天,≥10℃积温4500~5600℃,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具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并有广阔的水域。以种植水稻为主,兼产棉、麻、油菜、蚕丝、茶等。长江以北江淮之间多实行稻麦两熟制,长江以南则多双季稻,盛行绿肥-稻-稻、油菜-...

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的主要原因是 A.耕作历史悠久 B.土壤肥...
答:D 试题分析:影响农作物熟制的主要是热量因素。我国南方地区水热条件充足,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而北方地区因为积温低,满足农作物生长的时间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所以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的主要原因是水热条件好。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点评:南北方生产、生活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学习中应该...

东北平原的农作物耕作制度是一年___熟;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答: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积温差异大,故耕作制度不同,越往北,积温越小,作物熟制则越少,东北平原属于中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水稻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故答案为:一;水稻.

影响我国南北方作物熟制的主要因素是
答:【答案】C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农作物的熟制,与当地的气温高低和农作物的生长期密切相关,我国北方地区的作物熟制有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一熟,南方地区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是因为我国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的气温低。考点:该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