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 自我定义是什么意思 心理学上的现实自我、镜中自我、理想自我各自是什么意思啊?

作者&投稿:藏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心理学上 自我定义是什么意思?

“自我”也称为“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在心理学意义上主指个体对自身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在人们的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这里所说自己的一切指我们的躯体,我们的生理与心理活动。
“自我”意识始终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心理学的根本问题是“人是什么”。在古代,哲学家们还不能把人的“自我”与意识活动区分开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灵魂”既控制人的形体活动,是人的意识,又控制着灵魂自身,是人的“自我”。
真正心理学意义上的 “自我”概念研究是从詹姆斯开始的,他把“自我”从意识活动中区分开来,将“自我”概念引入了心理学。自詹姆斯1890年把自我概念引入心理学至今,心理学对 “自我”概念的研究曾几度兴衰。在行为主义出现之前,心理学对 “自我”概念的研究兴趣浓厚,但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自我概念的研究逐渐被忽视。后来人本主义出现,特别是罗杰斯,对自我概念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认知学派对自我概念的研究也很重视。 “自我”概念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对其研究、应用得到普及。在研究自我概念时,由于认识、方法、人性观及研究取向上的差异,不同学派的心理学者有不同的认识。

顾名思义就是每天无事做为,慌度时光,不思进取,总之是个贬义词。

请参考百度百科里“本我,自我,超我”的各自定义。

就是把自己想成什么什么,比如说,我很善良,我很帅,我叼炸天

以自己是人类为定义~!

心理学中的自我本我超我是什么意思?~

1923年弗洛依德建立起了精神分析更为正式的结构模式,这一模式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概念所定义,它们代表了人类心理功能的不同侧面。
本我(id)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自我(ego)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本我是人生来就有的一些本能,欲望和冲动!它遵循快乐原则!只要快乐就行。 超我:遵循完美原则,像一些道德准则!自我界于两者之间,即要满足本我的需求,又不会违背道德良心!

人格完善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
什么是人格完善?简单说来,人格完善就是指一个人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实现的结果。
在心理学上,人格(personality)泛指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人格”,如说某某人人格高尚,某某人人格卑劣或某某人缺乏人格,这是从伦理道德的观点出发,使用“人格”一词对人行为的评价,与心理学所说的“人格”含义是不一样的,用心理学家的话说,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人格,因此,没有人会没有“人格”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C.
Rogers)提出,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现实自我(ideal
self)与理想自我(actual
self)。其中前者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真实感觉,而后者则是个人对“应当是”或“必须是”等的理想状态。而只有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达到结合的时候,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self
actualization)(见图-1)。
罗杰斯主张,人格的成长在于充分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和谐,而两者之间的冲突会导致人的心理失常和不协调。罗杰斯还主张,心理咨询的本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肯定和鼓励来询者,不断强化其自我状态的协调,帮助来询者充分实现自我的完善。由此,人格完善就需要个人对自我的成长有明确的目标,并规划自己的最佳性格组合。
比如说,平时,有的人太自卑,太敏感,不喜欢这一点,非常想变得自信、随和起来。这当中他的现实自我就是自卑,理想自我就是自信。那么,他唯有不断地与自己做斗争,才能终有一天达到自我的人格完善——做一个不自卑、不敏感,从容自信的人。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曾提出一个“镜中之我”(the
looking-glass
self)的理论,“镜中之我”就是指人是通过观察别人和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意识,完成自我评价的。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意见和态度,可以反观自身,形成自我的观念。在想象别人对自己是好感还是厌恶,认为自己是骄傲还是谦卑时,他必然会做出改进,以期达到与对方的协调。“镜中之我”标志着一个人能够把自己视为一个对象,站到别人的角度看自己。自我判断、评价与别人的评价越接近,说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强。
所以,在生活中,别人怎么看你,怎么议论你,都在照射着你人格的优缺点。对此,你只有不断上心,方可完善自己。这与小孩子不一样,小孩子一天到晚,父母都在敦促他们改正缺点,形成某种规范行为。而成人的人格完善,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给自己念紧箍咒,自己跟自己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