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如何育种? 葡萄有多少种?

作者&投稿:主父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以果树遗传变异规律为基础,研究创造葡萄新品种的一门科学技术。全世界的葡萄约有8000多个品种,其中品质最好,栽培最多的是欧洲种(Vitis vinifera L.),其次是欧美杂交种。葡萄主要用于酿造,其次是鲜食、制干、制汁等用途。育成的葡萄新品种,已在世界葡萄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发展简史

早在希腊、罗马时代,欧洲已经出现了富浪蒂玫瑰品种(Muscat Frontignan)。公元845年,著名的酿酒品种白诗南(Chenin Blanc)亦已问世。这些品种的来源虽不可考,但据推测,不外乎是通过实生选种和营养系选种方法获得的。以此,包括原始选种在内的葡萄育种历史至少可以推溯到古希腊时期。19世纪末叶,瑞士穆勒(H.Müller)(1891年)用雷司令与西万尼品种杂交育成酿造品种米勒—吐尔高(Müll-er-Thurgau),此后,法国、英国、匈牙利、意大利也先后育成了许多商品生产用的生食品种。在美洲,罗杰斯(E.S.Rogers)用红色、大果型的美洲葡萄,同欧洲葡萄的两个栽培品种黑罕和白沙斯拉进行杂交,获得了所谓罗杰斯杂种,其中一个杂种被命名为阿加旺姆(Agawam)至今仍是美国的一个商品栽培品种。到了20世纪初叶,无论在欧洲、美洲还是日本通过杂交育成的葡萄新品种已不在少数。此后,从事葡萄育种的国家越来越多,除上述国家外,还有德国、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10多个国家。中国的葡萄育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先后开展工作的有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吉林省果树研究所、山东省酿酒葡萄科学研究所和西北农业大学等单位。

育种目标

葡萄育种的共同目标是育成适应当地条件、合乎特定用途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因用途不同,其具体目标各异。①生食葡萄。主要供鲜食或佐餐用,要求果穗大,松紧度适中,整齐一致;果粒大、大小均匀;色泽艳丽、外观动人;汁多味甜,富于芳香。为了延长市场供应,包括有核葡萄在内的成熟期育种,特别是早熟育种尤为重要。要求育成比现有早熟品种成熟期提前,果穗、果粒大小及风味超过现有早熟品种的极早熟新品种。晚熟育种则以育成果肉致密,皮韧而稍厚,浆果与果梗固着力强、耐贮运的丰产优质品种为理想。②酿酒葡萄。主要是把高产的特性和适于酿酒要求的特性结合起来,育成可供某一地区生产名牌葡萄酒的新品种。对于葡萄酒说来,要求品种具有较高的糖度和中等或较低的酸度,以能够酿成特殊酒香和风味的优质葡萄酒为目标。③制干葡萄。无核葡萄除生食外,主要用于制干。制干葡萄的育种要求是育成肉质柔软,不易发粘,无核,有明显的悦人风味,适合制干特点的新品种。④制汁葡萄。是指用来作甜汁或不发酵葡萄汁的葡萄。制汁的葡萄育种工作美国进行较多,以育成适应于当地条件的康可(Concord)汁型的品种为主要目标。此外,葡萄育种还有一个特殊目标就是培育能适应不良环境条件的优质葡萄,其中以抗寒、抗病最为重要。中国华北及东北地区,要求育成丰产、优质、抗寒、冬季不埋土或少埋土的生食和酿造品种。抗病育种则以抗葡萄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白粉病、白腐病为对象,育成单抗或多抗的葡萄新品种。

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

是葡萄育种中的主要方法。葡萄杂交的全过程与其它果树相同。但葡萄两性花品种普遍存在着闭花受精(cleistogamy)现象,即在开花前的蕾期,即已完成受精。这种受精是由于开花前2~3天,花药即已破裂,花粉粒散出。开花前1天,散落在柱头上的花粉粒,有的开始萌发,有的花粉管已伸入花柱而受精。为了消除闭花受精引起的自交、以便获得真正的杂交种子,葡萄杂交育种特别需要注意去雄必须仔细认真,在开花前4~5天内完成,做到既不损伤雌蕊,又不残留花药。葡萄实生苗由播种到第一次开花结果,一般需要3~4年的时间,但是只要给实生苗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就可缩短它们的童期,甚至当年开花结果。提前结果的方法是在温室中用营养砂培法促进实生苗生长,通过修剪来促进花芽形成;此外,为了促进实生苗营养生长,可在第1年内,把从实生苗上采下的芽或枝条,高接在已结果的树上。

通过杂交育成的葡萄新品种已不在少数,著名的有:英国的玫瑰香(黑罕×白玫瑰),匈牙利的莎芭珍珠(Pearl of Csaba)(匈牙利玫瑰×奥托涅玫瑰)、葡萄园皇后(Queen of Vineyard)(莎芭珍珠×伊利莎白)、美国的绯红(Cardinal)、意大利玫瑰(Muscat Italia)和小珍珠(Perlett)、日本的蓓蕾玫瑰(蓓蕾×玫瑰香)、新玫瑰(白玫瑰×甲州三尺);中国的郑州早红(玫瑰香×莎芭珍珠)、京早晶(葡萄园皇后×无核白)、早玫瑰(玫瑰香×莎芭珍珠),此外中国还以山葡萄为亲本,分别育成山玫瑰、北醇、公酿1号、公酿2号等抗寒酿酒品种。

实生选种

许多葡萄栽培品种,例如日本的甲州,美国的玫瑰露(底拉洼)(Delawar)和英国的康能玫瑰(Cannon Hall Muscat)都是由实生选种得来。即使现在,实生选种也仍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葡萄育种方法。例如日本从巨峰的实生后代中,选出了巨峰系大粒品种高尾和白峰,中国从玫瑰香的实生苗中选出早甜玫瑰的早熟品种,都已在生产中初见成效。

芽变选种

葡萄的营养系芽变频率较高,表现为明显的芽变和不明显的微突变。比较知名的葡萄芽变将近有30个品种,其中欧洲种13个品种,美洲种8个品种,欧美杂交种8个品种。例如早熟酿酒品种早比诺就是从著名酿酒品种黑比诺芽变材料中选择出来的,新疆大无核白也来源于普通无核白的芽变。芽变选出的品种还有白沙斯拉的芽变玫瑰沙斯拉,康拜尔早生的芽变大粒康尔,中东品种Rosaki的芽变森田尼。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从红富士的芽变中选出红伊豆,从巨峰中选出高墨,中国从白香蕉芽变选出吉香,从玫瑰香和康可的芽变中分别选出了大玫瑰香和大康可等大果型品种。所以芽变选种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葡萄育种方法。

诱变育种

有辐射诱变与化学诱变两种方法。辐射诱变通常用X或γ射线照射葡萄休眠插条,适宜的剂量是2000~6000伦琴。曾有人用γ射线2350~4350伦琴处理圆叶葡萄(V.rotundifolia Michaux)侧芽,获得了果粒大,早熟的四倍体新品种。珍珠葡萄的辐射诱变型,已因其抗寒性增强,而在德国大量栽培。无核的小珍珠的葡萄诱变出现部分不育型,由于它的果穗松散,不需像小珍珠母本品种那样进行过多的人工疏果,因而被认为有生产发展前途。葡萄的化学诱变通常是采用秋水仙素0.25~0.50%的水溶液,加上5~10%的甘油,分几次处理正在萌芽的梢尖。美国窦曼(Dermen)曾用此法诱发罗雷托(Loretto)产生突变,获得了秋水仙素多倍体,由于果形硕大,曾被推荐于生产中应用。

多倍体育种

在已经知道的四倍体葡萄品种中,以来源于芽变的最多。由四倍体品种的实生苗可以得到四倍体品种,康能玫瑰就是由白玫瑰的四倍体实生苗选出的新品种。由四倍体杂交育成的四倍体品种已经知道的有:巨峰是大粒康拜尔和森田尼杂交产生,巨鲸是由伊顿和森田尼杂交育成,而秀内则是由巨峰和康能玫瑰杂交育成的。通过辐射育种和化学诱变也能产生葡萄的四倍体品种。

遗传研究

①葡萄花型遗传有多种学说。其中一种学说认为,决定葡萄花型的基因位于一对性染色体上。雌能花的基因型为ff,两性花的基因型有同质的(FnFn)和异质的(Fnf)两种。另一学说是葡萄属植物的花型受M.H.F.三个等位基因所控制。纯合雄株的基因型是MM,杂合雄株的是MH和MF;纯合的两性基因型是HH,杂种两性植株的是HF;雌株的基因型是FF。②葡萄无核果实属于质量遗传,但不是简单的显隐性遗传。有核品种(或株系)自交或互交,在绝大多数组合中,无核实生苗占0~3%,在少数组合中可达7.4~10.7%;有核与无核品种杂交,少数组合全部为有核,多数组合中无核单株占10~40%,个别组合的无核株率多达55%。③葡萄果实成熟期是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杂交后代中,果实成熟有趋早倾向。尤其当两个亲本的成熟期接近,或用较早熟亲本品种作母本时,或用不同起源的品种杂交时,这种趋早的杂种优势表现更为明显。④果皮与果汁颜色属于独立遗传的质量性状。果皮颜色受2对基因控制,B为黑色显性基因,R为红色显性基因,B对R为显性上位,白色对黑色和红色为隐性。果实颜色的遗传,有色对无色为显性。⑤葡萄果实的香味可明显地区分为欧洲葡萄的玫瑰香味和美洲葡萄(V.labrusca L.)的草莓香味,用无香味的欧洲葡萄杂交,后代全部无香味;如用不同浓度香味的品种杂交,后代中仅有少数杂种的果实具香味,而香味浓的仅占极少数。因此,欧洲葡萄的玫瑰香味在杂交后代呈现出减弱的趋势。与此相反,美洲葡萄的草莓香味的遗传力则较强。⑥在抗病遗传研究方面,多数学者认为,葡萄霜霉病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葡萄黑痘病(Elsinoe am-peliea Shear)受3对独立基因所控制。显性基因An1和An2同时存在时,不管An3是否存在,仍表现为感病。当An1或An2任何一个缺少时,则An3决定抗病,an3决定感病。



葡萄如何砧木育种?~

研究葡萄属植物的遗传变异,培育葡萄优良砧木的一门科学技术。开展葡萄砧木育种的主要目标可以增强葡萄的抗逆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扩大栽培范围。
发展简史
19世纪末叶,根瘤蚜从美国经由法国传播到欧洲葡萄产区,很快猖獗成灾,造成欧洲葡萄栽培的危机。首当其冲的法国不得不采用抗性砧木来嫁接欧洲葡萄品种,首先通过引进美国种的葡萄来筛选抗性砧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考德克(G.Conderc)、赛比尔(A.Siebel)等人便在河岸葡萄(V.riparia Michx.)和沙地葡萄(V.repestris Scheele)之间以及美国沙地葡萄与欧洲葡萄之间进行种间杂交,获得了许多抗根瘤蚜的所谓法国杂种砧木,直到20世纪60年代还在广泛栽培。与此同时,米拉德(Millardet)开展了以育成抗病品种为目标的欧美种间杂交,虽然没有得到理想的接穗品种,却获得了既抗根瘤蚜,又抗霜霉病、白粉病的砧木。这些成就,使育种家不仅着眼于葡萄接穗品种的育种,而且也开始了以砧木为目标的育种工作。
育种目标
①植株生长势强、在粗放管理条件下,能生产大量可供嫁接的枝蔓;②插条容易生根,生长旺盛,与接穗品种有良好的亲和力;③抗寒、抗根瘤蚜、线虫及其他土壤害虫;④耐高石灰质、高含盐量和干旱等土壤条件;⑤对酿制一般质量的普通匍萄酒,仅要求有最强的生长势和最高的产量,但对生产早熟生食葡萄和高级葡萄酒,则要求株型较矮小,叶片和果实截光良好,生长势中等的砧木。为培育不同目标的葡萄砧木,可资利用的葡萄资源极为丰富。其中,抗根瘤蚜的有圆叶葡萄、河岸葡萄、沙地葡萄、冬葡萄(V.berlandieri Planch.);插条生根容易的有欧亚洲种葡萄、河岸葡萄、沙地葡萄和美洲葡萄等;抗旱的有沙地葡萄、冬葡萄(V.brelandieri Planch.)、霜葡萄(V.Cordifolia Michaux)、甜山葡萄(V.montico-la Buckley、夏葡萄(V.aestivalis Michaux)、蓝叶葡萄(V.bicolor Le Conte);抗寒的有山葡萄(V.amurensis Rupr.)、美洲葡萄、河岸葡萄;抗涝的有美洲葡萄、刺葡萄(V.davidii Foex.)等。
葡萄育种途径
除引种外,主要有:①实生选种着重利用天然的葡萄资源,从中筛选出符合需要的砧木来,例如里奇(D.Ridge)和格里克(S.Creck)从山平葡萄(V.Champini Planch.)和窦恩氏葡萄(V.do-aniana Munson)中选出两个抗线虫的砧木。中国吉林、黑龙江等省为了减轻或防止葡萄冻害,特地选用山葡萄作抗寒砧木。②杂交育种。利用杂交方法已经育成很多的葡萄砧木。其中,米拉德用欧洲葡萄沙斯拉×冬葡萄育成41B砧木;雷奇特(Richter)用冬葡萄和沙地葡萄的株系间杂交育成了耐石灰质土壤的99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用抗线虫、抗根瘤蚜砧木Solonis与Othello杂交育成考得克1613(Coudec 1613)。美国农部加利福尼亚州弗雷诺(Frensns)试验站用考得克1613和里奇氏的葡萄实生苗杂交育成Harmony砧木,该砧木能抗根瘤蚜,生长势较强,易于繁殖,已为生产所采用。
实生苗鉴定
为了加快葡萄砧木育种进程,一般需要对杂种苗进行温室无土栽培,同时还要进行抗霜霉病、抗根瘤蚜、抗线虫、抗缺绿和抗旱等抗性鉴定。其中对根瘤蚜抗性的早期鉴定主要有幼苗温室鉴定和根系培养皿鉴定两种方法。抗线虫鉴定也以在温室条件下进行为宜。此外,还需要进行嫁接亲和力、插条生根能力的早期鉴定。从定植的第4年开始,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应当对有希望的株系进行比较试验,并进一步作区域试验,才能确定新的砧木是否能符合预期的要求。
葡萄种质资源
具有一定的遗传物质,在葡萄生产和育种上有利用价值植物的总称。葡萄是最古老的显花植物之一。第四纪冰川期前,地面气候温暖,葡萄属的很多种曾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北部和北美的格陵兰岛一带。冰川期后,由于气温变冷和大陆变迁,很多种因不适应新的环境条件而消亡,葡萄属原来的分布区发生了变动。现存的葡萄植物主要分布于以下3个地区:①高加索和里海、黑海沿岸地区;②东亚地区;③北美洲。
葡萄的种类
葡萄属有70余种,分2亚属。
圆叶葡萄亚属(Muscadinia)分布美国东南部和墨西哥亚热带地区,有3个种,染色体数均为2n=40,圆叶葡萄(Vitis rotundifolia Michaux)、乌葡萄(V.munsoniana Simpson)和波葡萄(V.popenoi Fennell)。易相互杂交并产生发育正常的后代。果穗小,果粒少。果实多肉,少汁,含糖量低,可鲜食,不宜酿酒。扦插不易生根,与欧洲葡萄嫁接不易成活,故用压条繁殖。由于圆叶葡萄对葡萄根瘤蚜、线虫、霜霉病有免疫性,所以,长期以来育种家力图与欧洲葡萄杂交,以培育抗根瘤蚜的葡萄新品种。但由于性的隔离,难以获得杂交种子或发育正常的杂种。目前虽已得到了圆叶葡萄与欧洲葡萄能育的杂种,但仍未得到有经济价值的株系。
真葡萄亚属
约有70种,染色体数2n=38,亚属内种间杂交容易。按照地理起源分为3个种群:①北美种群。起源美国和加拿大东部,有28种,包括美洲葡萄(Vitis labrusca L.)、河岸葡萄(V.ripa-ria Michaux)、沙地葡萄(V.rupestris Scheele)、冬葡萄(V.berlandieri Planch.)、夏葡萄(V.aestivalis Michaux)、林氏葡萄(V.lincecumii Buckley)、山平葡萄(V.champini Planch.)、甜冬葡萄(V.cinera Engel.)、霜葡萄(V.cordifolia Michaux)等。因原产地气候寒冷,又是葡萄根瘤蚜和一些真菌病害的发源地,故本种群的一些种具有多抗性特性。②东亚种群。起源中国、苏联远东、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地。有40余种,其中起源中国的最多,有27种,如山葡萄(V.amurensis Rupr.)(见图)、蘡薁(V.thunbergii Sieb.et Zucc.)、紫葛(V.coigne-tiae Pull.)、复叶葡萄(V.piasezkii Maxim.)、秋葡萄(V.romanetii Roman.)、毛葡萄(V.quinquangula-ris Rehd.)、华东葡萄(V.pseudoreticulata W.T.Wang.)、华北葡萄(V.bryoniifolia Bge.)、刺葡萄(V.davidii Foex.)、葛藟(V.flexuosa Thunb.)、网脉葡萄(V.wilsonae Veitch.)、菱叶葡萄(V.hancoc-kii Hance)等。本种群分布在寒温带至热带的不同地理气候区,不论在形态特征、经济性状或生物学性状方面,种间往往有极大差异。③欧亚种群。起源于欧洲、亚洲西部和北非,有2种,即野生种森林葡萄和栽培种欧洲葡萄(V.vinifera L.)。后者是由前者经过自然和人工选择进化来的。

葡萄的栽培种
生产上栽培的葡萄品种,按照其亲缘关系可分为以下几类:
欧洲种
葡萄属中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用途最广,因而也是栽培最多的一个种。但抗寒、抗病力弱,也不抗根瘤蚜。按起源地不同,欧洲种可分为3个地理生态群:①东方品种群(Proles orientalis Negr.)。原产中亚细亚、高加索、阿富汗、伊朗和近东各国。叶光滑,背面无毛或仅有刺毛。果穗大,松散,多呈分枝形。果肉多肉质或脆质,无香味。果枝率低,每果枝通常仅有1穗。树势旺,生长期长,抗寒性弱,少数品种有较强的抗旱性,抗盐碱性和对沙漠热风有较强的适应性,适于在雨量少、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栽培和棚架整形与长梢修剪。本群绝大多数品种适于鲜食或制干,主要品种有无核白、无核黑、牛奶(马奶子)、可口甘(Катта-Кургаn)、粉红太妃(Тайфи Розовый)、尼木兰(Нимранг)等。中国的龙眼、瓶儿和田红葡萄、喀什喀尔、白木拉格等,也属于本品种群。②黑海品种群(Proles pontica Negr.)。原产黑海沿岸和巴尔干半岛各国。果穗多紧密,树势中庸或旺盛,抗寒性较强。多数品种适于酿酒,如白羽(РкацителЙ)、晚红蜜(Саперави)、富明特(Fur-mint);少数适于鲜食,如花叶白鸡心(Tchaouche)等。③西欧品种群(Vitis occidentalis Negr.)。原产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等国。叶背有绒毛;果穗小,紧密,果肉多汁。树势中庸,生长期短,较抗寒。果枝率高,果穗多,产量中等或较高。多数品种适于酿酒,如雷司令(White Riesling)、黑比诺(Pinot Noir)、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白诗南(Chenin Blanc)、贵人香(Italia Riesling)等;少数供鲜食,如意大利(Italia)、皇帝(Imperior)、雷比尔(Ribier)等。
美洲种杂种
美洲种自由授粉或种间杂交获得的品种,少数供食用,多数为砧木。康可(Concord)是美国纽约州、华盛顿州、密执安州的主要栽培品种,可鲜食、酿酒和制汁,抗寒、抗病、丰产,果实常具极浓的草莓香味,鲜食和酿酒品质差。
欧美杂种
美洲种或其杂种与欧洲种的杂交品种。鲜食及酿酒品质虽比欧洲葡萄差,但抗病、抗湿、抗寒力强,如康拜尔早生(Campbell Early)、玫瑰露(Delaware)、巨峰、白香蕉等。法国的黑巴可(Baco Noire)、赛必尔(Seibel)等,也是欧美杂种。
欧山杂种
中国、苏联等国家栽植一定面积的欧洲葡萄与山葡萄的杂交品种。这些品种丰产、抗寒、抗病力强,但鲜食和酿酒品质不如欧洲葡萄。
主要野生种特性美洲葡萄
原产美国东部,叶背密生纯毛。卷须连续性。果粒中等大,皮厚,有肉囊,具特殊的狐臭味或草莓香味。能耐冬季-30℃低温,抗真菌病害能力强。可作抗寒、抗病育种的亲本。
河岸葡萄
原产美国西、南部。叶光滑,锯齿尖锐。能耐冬季-30℃低温,抗根瘤蚜、霜霉病和白粉病能力极强。扦插生根容易。可用作欧洲葡萄的抗根瘤蚜砧木和抗根瘤蚜砧木育种的重要亲本。
沙地葡萄
原产美国中、南部。叶广心脏形,全缘,光滑无绒毛。扦插生根容易,抗寒、抗旱力强,极抗根瘤蚜,亦抗白粉病和霜霉病。主要作抗根瘤蚜砧木的育种亲本。
冬葡萄
原产美国南部及墨西哥。叶广心脏形。对根瘤蚜、白粉病、霜霉病有极强的抗性,但抗寒性较差,扦插生根困难,是选育抗根瘤蚜和耐石灰质土壤砧木的优良种质。
山葡萄
中国东北、苏联远东、朝鲜、日本有分布,是葡萄属中抗寒性最强的种,枝条可耐-40~-50℃,根系可耐-15℃左右。较丰产。果实含糖量低(10~15%),含酸量高(2~3%),可酿造优质山葡萄型酒。已从自然变异株系中选出两性花双庆山葡萄品种和一些优良的雌能花类型。
蘡薁葡萄
亦称董氏葡萄,原产中国、朝鲜及日本。丰产性强,抗寒。果实成熟时易落粒,扦插生根容易。可作丰产、抗寒育种亲本。
刺葡萄
中国秦岭及南方一些省(自治区)有分布。新梢和枝条密生坚硬皮刺。果粒中等大,叶片较抗霜霉病,果实抗白腐病能力强。扦插生根困难。从本种的自然变异中,已选出两性花品种塘尾葡萄。
毛葡萄
中国秦岭、泰山及其以南的许多省(自治区)有分布。叶背面及一年生枝条密生白色绒毛。花期极晚,果实成熟亦极晚。一个果枝最多生有6个果穗,较丰产。酒质醇厚,抗氧化能力强。叶片易感霜霉病,有的株系较抗白腐病。扦插不生根。已发现宝贵的白果实株系。
华东葡萄
枝条具棱。果穗小,较紧密,叶片抗霜霉病的能力极强。秦岭及其以南诸省有分布,可用作抗霜霉病育种的亲本。
秋葡萄
树势旺。叶大,全缘。一年生枝和叶柄密生腺毛。萌芽期和开花期极早。坐果率低。果实含糖量可达18~19%。
研究进展
对葡萄种质资源,特别是野生种的研究始于17世纪。美洲大陆发现后,欧洲移民力图将欧洲葡萄引种到北美东部栽培,但由于这里冬季气候寒冷,又有根瘤蚜和霜霉病的严重为害而失败。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利用当地原产的野生种葡萄,卡托巴(Ca-tawba)即是1819年采集当地葡萄枝条繁殖而成的品种。1843年伊佛莱姆(Ephraim W.Bull)播种野生种的天然授粉种子,1849年结果,选出实生种取名康可。同年,野生种实生品种玫瑰露也问世。为了获得抗逆性强、品质好的品种,美国人选用当地野生种或其自然杂种与欧洲葡萄杂交,相继培育出一批欧美杂交品种,如蜜尔紫(Mills)、康拜尔早生等。20世纪以来,日本也培育出一批欧美杂交品种,以适应日本国的湿润气候。
19世纪中叶,葡萄根瘤蚜由美国传入西欧,给欧洲、特别是法国葡萄生产带来了毁灭性灾害。法国的葡萄育种家除利用美国抗根瘤蚜的野生种作欧洲葡萄的砧木外,还利用这些种与欧洲酿酒良种杂交,希望育成既抗根瘤蚜,又能酿出优质酒的直接生产杂种。巴可、赛必尔就是按这样的育种目标培育出来的品种,它们曾在欧洲根瘤蚜发生地区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这些品种的酒质低劣而逐渐被淘汰。
20世纪后,人们发现山葡萄不仅具有极强的抗寒性,而且欧山杂种的果实品质还优于欧美杂种,因此许多葡萄育种工作者希望以欧洲葡萄与山葡萄的杂交,育出抗寒、优质葡萄新品种,苏联学者已培育出一批优质、多抗性的欧山杂交品种。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对山葡萄的研究利用也作了大量工作,选出了两性花品种双庆,并用玫瑰香与山葡萄杂交,培育出抗寒、丰产的北醇、公酿1号、公酿2号等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还用双庆与山葡萄不同株系进行种内杂交,获得了一批大穗、丰产的两性花单株。中国是葡萄属野生种最重要的起源地之一。因此,收集、研究和利用这些种质资源已引起国内专家的重视,现已发现了两性花刺葡萄和白果实的毛葡萄。中国在收集、研究葡萄属种质资源方面作了不少工作,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和山西省果树研究所都建立了国家葡萄种质资源圃,收集葡萄种质资源900多份。已筛选出一批抗霜霉病、黑痘病、白腐病和炭疽病的种和株系,同时还筛选出一种燕山葡萄,是仅次于山葡萄的一个抗寒性强的种。

葡萄品种很多,全世界约有8000多种,我国现有700多种。但在我国生产上较大面积栽培的品种只有40—50个。按种群分类,葡萄可分为四大种群:0欧亚种群;②东亚种群;③美洲种群;④杂交种群。按食用可分为五种:①鲜食品种;②酿造品种;③制罐品种;④制汁品种;⑤制干品种。按成熟期可分为:①早熟品种;②中热品种;③晚熟品种。
一、欧亚种群
为栽培价值最高的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本种可分为两亚种:野生顺型森林葡萄和栽培类型。欧亚种葡萄的抗寒性较弱,易染真菌病害,不抗根瘤蚜,抗石灰能力较强,在抗旱、抗盐及对土壤的适应性等方面,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
二、北美种群
包括28个种,仅有几种在生产上和育种上加以利用,多为强健藤木,生长在北美东部的森林,河谷中。在栽培和育种中常用的种有: (一)美洲葡萄 野生于美国东南部和加拿大南部。抗寒力强,可耐-30℃,抗病力中等,生产上较多栽培的是本种与欧亚种葡萄的自然杂交品种伊沙拜拉、康可、卡它巴等。其中康可是优良的制红葡萄汁的著名品种。
二)河岸葡萄 原产北美东部,抗寒力强,可耐-30℃,抗真菌病害和抗根瘤蚜的能力很强,在育种在主要利用它来培育抗根瘤蚜的砧木。河岸葡萄与美洲葡萄的杂交品种贝达可用作抗寒砧木。
(三)沙地葡萄 原产美国中部和南部的生长于干旱的峡谷、丘陵和砾石土壤上,呈分枝旺盛的小灌木。本种抗根瘤蚜的抗病力很强,抗寒、耐旱,主要用于培育抗根瘤蚜砧木。 (四)伯兰氏葡萄 又名西班牙葡萄原产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小型攀缘植物,可耐可溶性石灰65%以下。本种与欧亚种的杂交品种也能耐40%~45%的石灰,本种主要用于培育抗根瘤蚜和抗石灰质土壤的砧木。一些著名的砧木品种如Kober 5BB、420A、SO4等就是本种与河岸葡萄的杂交后代。
三、东亚种群
包括39种以上,生长在中国、朝鲜、日本、前苏联远东等地的森林、山地、河谷及海岸旁。在中国生长约30种,变种及类型丰富,主要用作砧木、供观赏及作为育种原始材料。 (一)山葡萄 野生于中国东北、前苏联远东和朝鲜,是葡萄属中最抗寒的一个种,枝蔓可耐-40℃严寒,根系可耐-14℃~16℃,不抗根瘤蚜和真菌病害。山葡萄生长强盛,枝蔓在森林中攀缘可高达25m,雌雄异株,我国曾选育出完全花品种双庆,前苏联也发现有两样花型的品种。经过科技工作者多年的努力,野生山葡萄已可成功地进行驯化栽培,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等单位已选出一些优良的山葡萄品系,如长白五、六、九号、通化一、二、三号、左山一、左山二和两性花品种等等,人工栽培的山葡萄亩产可达约700~800kg,本种是抗寒育种的极好亲本。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吉林栗树所等单位利用山葡萄与欧亚种葡萄(玫瑰香)杂交培育出北醇、北玫、公酿一号、公酿二号等抗寒酿酒葡萄新品种,已在生产中得到广泛栽培。 (二)野生于华北、华中及华南各省,以及朝鲜、日本。抗寒力强,在华北可露地越冬。结实能力很强,北京植物园等单位曾利用它与欧亚种杂交,获得了一些适于制汁的品种。 (三)葛 野生于海南、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云南等省及朝鲜、日本。果小,味酸,抗病性强,江西农业大学以本种为父本与玫瑰香杂交,育成玫野葡萄,紫黑色,小果,酿酒品种,适应高温多雨气候。 (四)刺葡萄(V.davidii Foex.)蔓性灌木,野生于湖南、浙江、江西等省。生长势强,抗病力强,本种可用作抗湿砧木,又是抗病、抗湿育种的优良原始材料。
我国的主要品种
一鲜食葡萄品种
(一)沙巴珍珠 欧亚种,1951年引入我国,各地有少量栽培。果穗平均重200~500g,圆锥形,黄绿色,充分成熟时浅黄色;果皮薄;肉质稍脆,多汁,玫瑰香味等,含可溶性固形物12%~15%,含酸量05%~0.8%,味甜酸。果枝率65%~80%,每果枝平均1.2~1.3穗。果实在陕西关中于7月中旬成熟,较一致。由萌芽至果实充分成熟需要100~115天,为极早熟品种。 沙巴珍珠成熟极早,品质优,抗病性较强,产量中等,是优良的鲜食品种。
(二)早玫瑰 欧亚种。西北农学院1963年用玫瑰香与沙巴珍珠杂交育成,1975年定名,陕西、山西、山东等省有栽培。果穗中等大,重210~290g,最大穗重365g,圆锥形,紧密。果粒中等大,平均3.1~3.6g,最大粒重6.5g,圆形,紫红色,果粉厚;果皮中厚;肉厚多汁,含可溶形固形物14%~16%,含酸量0.7%~0.9%,味酸甜,玫瑰香味浓郁。每果粒含种子1~4粒,,以2粒较多。果枝率70%~80%,每果枝1.3~1.5穗。在陕西关中地区果实于7月底成熟,由萌芽至果实充分成熟需要100~105天。树势弱,节间短,副梢多,.新梢冬芽易萌发。一年生成熟枝条浅褐色。 早玫瑰是我国当前果实成熟最早的品种,果穗外观美丽,具浓郁的玫瑰香味,品质上等,抗病力中等。适宜轻松的沙壤土和有灌溉条件的地段栽培。
(三)郑州早红(早红)欧亚种。郑州果树所育成,在河南、吉林、山西等省有栽培。果穗中等或较大,平均重390~450g,双歧肩圆锥形,果粒中大,重301~3.8g,最大粒重5.2g,近圆形,紫红色,果粉中等;果皮厚,肉软,多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5.5%~17.2%,含酸量 0.75%,味酸甜。每果枝平均1.5~1.8穗。由萌芽至果实充分成熟需要110~115天。树势中庸。一年生成熟枝条褐色。 郑州早红早熟,较咸产,穗形美观,品质中上。
(四)山东早红 欧亚种,山东酿酒葡萄研究所育成,1976年定名。山东省、长春市、天津市等地有栽培。果穗中等大,重350~500g,圆锥形,紧密。果粒中大,重3.4~3.9g,卵圆形,紫黑色,果粉中;果皮厚,有涩味;肉软多汁,有玫瑰香味,含可溶性固形物13%~16%,味甜酸,每果枝平均1.5~1.9穗。在山东济南果实于7月下旬成熟。由萌芽至果实充分成熟约需110天。树势中庸。一年生成熟枝条浅黄褐色。 山东早红丰产、品质好,是我国育在的早熟鲜食品种之一。
(五)早玛瑙 欧亚种。北京市林果所育成,北京市,山东省有栽培。果穗中等大,平均重338g,圆锥形,中等紧密。果粒大(22.6×17.5mm),平均重4.2g,长椭圆形,紫红色,果粉中等;果皮薄;肉脆,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6.3%,每果粒有种子2~4粒。果枝率 8%左右,每果枝平均1.5~1.7穗。在北京市果实于8月上旬成熟,从萌芽至果实充分成熟约需113天,为早熟品种。树势中庸。早玛瑙果粒大,肉脆味甜,品质上,外观美丽,产量较高,是优良的早熟鲜食品种。
(六)凤凰51号 欧亚种,大连农科所育成,北京、上海、河北、山东、辽宁等省(市)有栽培。果穗中等或大,平均重350~420g,圆锥形,极紧密。果粒大,平均重6.6~8.7g,红色,近圆于扁圆形,果面有3~4条沟纹;果皮中厚;肉稍脆,汁多,含糖量13%~18%,含酸量0.6%左右,味甜酸。每果枝平均1.5~2穗。果实在大连市于8月上旬成熟,山东济南于7月下旬成熟,为早熟品种,树势中庸,凤凰51 号果粒大,成熟早,品质良好,是优良的早熟鲜食品种。
(七)乍娜 欧亚种,1975年由阿尔巴尼亚引入我国。果穗大,平均重360~850g,最大穗可达1100g,圆锥形,常带副穗,中等紧密或桦散。果粒大至极大(23~26×26mm),平均重4.5~10.2g,最大粒重17g,圆形或椭圆形,粉红色,果粉薄;果皮中等厚;肉脆,味淡,稍有清香味,可溶性固形物13%~18%,含酸量0.65%左右,味酸甜,品质中上。每果实有种子1~4粒,以2粒较多,果枝率 50%~80%。每果枝平均1.2~18穗大,粒大,外观美丽,成熟早,产量较高,但易裂果,不抗白粉病和黑痘病。负载量过大时,易落果,果穗松散。越冬性弱。
(八)里扎特 欧亚种,别名玫瑰牛奶,1961年最先引入我国,华北、西北有栽培。果穗大至极大,平均重650~1000g,分枝状圆锥形,中等紧密。果粒极大,平均重10.4%~12g,圆柱形,红色,充分成熟时紫红色;果皮极,肉脆厚,含糖量10%14%,含酸量0.6%左右,味甜美。在山东省。在山东省济南市果实于8月初充分成熟,为早熟品种。树势极旺。里扎特穗大粒大,外观美,品质,但树势旺,抗病性差,是适宜我国北部冷凉、干旱地区的最佳鲜食品处之一,宜用大篱架或棚架栽培。
(九)京玉 欧亚种,中科院北京植物园育成。果穗大至极大,平均重600g,圆锥形,中等紧密。果粒大,平均重6.5g,椭圆形或长圆形,黄绿色;果皮薄;肉脆,含可溶性固形物14%,含酸量0.53%,味酸甜,品质佳。树势中庸,较丰产。在北京地区果实于8月上旬成熟,为早熟品种。抗病力较强。
(十)玫瑰香 欧亚种,原产英国,山东、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市)栽培较多。果穗中等大或较大,平均重150~350g,圆锥形或分枝形,中等紧密或松散。果粒大,平均重5g左右,紫红色,果粉厚,果皮中等厚;肉多汁中,汁无色,玫瑰香味浓;含可溶性固因形物15%~19%,含量酸0.6%~0.7%,味甜酸。每果枝平均1.5穗左右,果实在山东济南于8月底,在陕西关中于8月20日左右成熟。由萌芽至果实充分成熟需要140~150天,为中晚熟品种,树势中庸。 玫瑰香果粒大,品质极优,在良好管理条件下很丰产,因而是全世界著名的优良鲜食葡萄品种。
(十一)龙眼 欧亚种,为原产我国的古老品种,山东平度、河北昌黎及张家口地区,山西清徐及陕西榆林等地栽培较多。果穗大,平均重600~800g,最大穗重1500g圆锥或双肩圆锥形,中等紧密。果粒大,平均重5~6g,近圆形或椭圆形,紫红色,果粉厚;果皮中等厚;果肉多汁,汁无色;可溶性固形物15%~20%,含酸量0.6%~1.0%,味酸甜。每果枝平均1.2~1.3穗。在山东、北京果实于9月中、下旬成熟,在山西中部,果实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由萌芽至果实充分成熟需150~160天以上,为晚熟鲜食及酿酒品种。树势极强。龙眼果穗、果粒大,耐贮运,鲜食品质中上,棚架整形极丰产,抗寒、抗旱、耐盐碱能力较强,但易感黑痘病。
(十二)牛奶 欧亚种,以新疆吐鲁番盆地、南疆和河北宣化栽培较多,甘肃敦煌、河北昌黎、山西清徐也不栽培。果穗大,平均重300~800g,长圆锥形,松散。果粒大,平均重4.5~6.5,最大粒重9g,圆柱形,黄绿至黄白色,果皮薄,肉脆,可溶性固形物15%~22%,含酸量0.25%~0.3%,味纯甜。每果枝平均1.2~1.4穗,果实于8月中旬(宣化、清徐)或8月下旬(吐鲁番)成熟,需要130~140天,为中熟鲜食品种。树势强。牛奶葡萄果穗、果粒大,产量高,果皮薄,肉脆甜爽口,品质极佳,但抗寒抗病力差,宜干旱少雨,热量充足、土壤轻松的生态条件。
(十三)吐鲁番红葡萄 欧亚种,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敦煌有栽培。果穗大,平均重300~400g,最大穗在1500g以上,双肩圆锥形,中等紧密至极紧密,果梗短,果煜大,平均重4g左右,卵圆形,粉红色,或带条状红霞;果皮薄;肉脆汁少,汁乳黄色,含可溶性固形物22%~23%,含酸量0.4%~0.5%。每果枝一般仅有1穗。果实于8月中旬成熟。由萌芽至果实充分成熟需135~140天,为中晚熟品种。树势强。一年生成熟枝条黄褐色,节间较长。 该品种穗形美观,肉脆甜,品质极佳,产量中等。唯果皮极薄,不耐贮运;成熟期间遇雨,空气湿度大时,易裂果腐烂。
(十四)和田红葡萄 欧亚种,原产我国,为新疆和田地区主栽品种。果穗大,平均重680~900g,双歧肩圆锥形,极紧密。果粒大,圆形,重3.7~4g,紫红色,果粉中等;果皮厚,肉软汁;汁黄白色,含可溶性固形物18%~19%,含酸量0.6%左右,味酸甜。在和田地区,果实于9月中旬成熟需要140~150天,为晚熟品种。除鲜食,晒制有核葡萄干外,还用以酿酒。 和田红葡萄适应性强,耐瘠薄,耐盐碱,较抗寒,高产稳产。果皮厚,耐贮运。酿制的干白葡萄酒浅黄色的澄清透亮,香气完整,酒体浓厚,回味久长,酒质在新疆葡萄品种中是最好的。
(十五)木纳格 欧亚种,起源新疆,和田地区栽培较多,分绿木纳格两个类型。果穗大,平均重540~780g,圆锥形,松散。绿木纳格果粒大,平均重5~7g,含可溶性固形物17%~18%,味酸甜,由萌芽至果实充分成熟需要150天,在鄯善县果实9月7日至10日初成熟品种,为晚熟品种。木纳格为大粒、丰产、耐贮运的晚熟品种,品质中等,已远销印度。但采收过晚易脱粒。
(十六)巨峰 欧美杂种,原产日本,1959年引入我国。目前大多数省区都有较大面积栽培。果穗大,平均重300~430g,圆锥形,松散或中等紧密。果粒极大平均重9~12g,椭圆形,紫红色,果粉中等厚;果皮厚;肉软多汁的黄绿色,不肉囊,稍肯美洲种味,皮、种子均易分离;含可溶性固形物14%~16% ,含酸量0.6%~0.7%,味甜酸。每果枝平均1.3~1.8穗。副梢结实力强,由萌芽到果实充分成熟约需130~140天,为中熟品种。树势强。巨峰果粒特大,外观美丽,品质中上,丰产,适应性强,甚受栽培者与消费者欢迎,是当前我国栽培地区最广、面积最大的鲜食葡萄品种。如管理不当,落花果严重;结果过多,易使树势早衰,影响以后产量。
(十七)藤稔 欧美杂交种,原产日本,1986年引入我国。果穗中等或大,平均重340~600g,圆锥形,中紧或紧密。果粒极大,在渐江省平均重18g,最大粒重32g,近圆形,紫黑色;果皮厚;肉厚,含糖量16%~18%,味甜,有革莓香味。品质中上等。为中早熟品种。该品种果粒最大,裂果轻,抗病力强,有很大发展前景。
(十八)高墨 欧美杂交种,原产日本,1985年引入我国。叶与巨峰相似。果穗大,平均重300~400g,圆锥形,中紧或紧密。果粒极大,平均重9~13g,椭圆形,紫红色;果皮厚;果肉厚,多汁,易与种子分离,味酸甜,有草莓香味;成熟期比巨峰早经10天,为早熟品种。 高墨落花落果较轻,果穗整齐美观,抗逆性强,各是表现良好。
(十九)红瑞宝 欧美杂种,1982年引入我国,目前不少省区都有少量栽培。果穗中或大,平均重200~500g,分枝或圆锥形,中等紧密。果粒极大,平均重8~10g,椭圆形,浅红色;果皮中厚,肉软多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5%~21%,含酸量0.5%,味甜,草莓香中等。每果枝平均1.4~1.7穗。为中晚熟品种。树势强。
(二十)龙宝 欧美杂交种,原产日本,1982年引入我国。果穗大,平均重470~510g,椭圆形,红钯;果皮中厚;肉软多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4.7%~16.5%,含酸量0.68%,味甜,草莓香味浓,品质好,果实成熟期均与巨峰相似,为中熟品种。龙宝丰产、稳产、品质好,与其姐妹系品种红瑞宝、红富士比较,抗炭疽病能力强,裂果轻。
(二十一)黑奥林 欧美杂种,原产日本,1977年引入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果穗中等或大,平均重510g,圆锥形,中等紧密,成熟度较一致。果粒极大,平均重9~13g,近圆形或椭圆形,紫黑色,果粉中等厚;果皮厚;果肉较脆,多汁,微具草莓香味,含可溶性固形物13%~16%,含酸量0.5%左右,味甜;每果枝1~2穗,副梢结实力强。中晚熟品种。树势强。 黑奥林果粒极大,品质中上。落花落果较少,产量高,抗病力较强。
(二十二)白香蕉 欧美杂种,福建、浙江、湖南、四川等省有栽培。果穗中或大,平均重303~560g,圆锥形,中等紧密或紧密。果粒大平均重3.7~6.7g,椭圆形,黄绿色,果粉中等厚;果皮薄;多汁,有肉囊,草莓香味浓,可溶性固形物15%~22%,含酸量0.7%~0.9%,味甜。每果枝平均1.8~2.2穗。由萌芽至果实充分成熟需要135~140天,为中熟品种,树势强。
(二十三)康太 欧美杂种,1987年定名。果穗中或大,平均重250~330g,短圆锥形,有副穗,紧密。果粒大,平均重5~8g,近圆形,紫黑色;果皮厚,果粉多;果皮与果肉、果肉与种子不易分离;蛤肉绿色,每果实有种子2~3粒。含可溶性固形物14%~15%。有极强的美洲种味,品氏下。果枝率82%,每果枝平均1.5穗。果实比巨峰早熟半月左右,为早熟品种。树势中庸。
康太抗寒、抗病强,果实成熟早,大粒,但品质低劣,仅在我国东北和南方有栽培。
(二十四)吉香 系白香蕉的芽变,属欧美杂交种。枝蔓粗壮。果穗圆锥形,紧密,平均穗重918g,最大1900g。果粒短椭圆或近圆形,平均粒重9.2g最大12.9g。果眼黄绿色,较薄,果粉厚。果肉易与种子分离。每粒果平均有种子1.4粒。果肉汁多,味甜,含糖15%~18%,有香蕉味。品质中上等。抗寒、抗湿力较强,易管理。对霜霉病、炭疽病抗性较强。但易得日灼病,采收无裂果、落粒现象。
(二十五)密计 原产日本,属欧美杂交种,1981年引入我国。树势较健旺,枝条精壮,果穗整齐圆柱形,果粒着生紧密,平均穗重300g,最大500g。果粒较大,近圆形,紫红色,平均粒重6.78g,最大8g。果皮厚,果粉多,果皮与果肉易分离。肉质柔软,有肉囊,多汁味甜,含糖17.6%,含酸0.61%。品质中等。 哈尔滨地区5月上旬萌芽,6月中旬开花,8月中下旬成熟。从萌芽至成熟约需110天,属于抗寒、早熟、鲜食制汁兼用品种。
(二十六)超康美 属欧美杂交种,树势强,嫩枝绿色。果穗圆锥形,果粒着生紧密,平均穗重366.5g,最大重595g。果粒圆形,整齐,平均粒重10.0g,最大13.5g,比大粒康拜尔平均粒重多2.2g。果皮厚,蓝黑色,果粉多。果肉稍硬,多汁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4%,含酸0.6%。有浓郁美洲种香味。果实成熟一致,无落粒、裂果现象。品质中等,是制汁鲜食兼用品种之一。
(二十七)国宝 属欧美杂交种,由日本引进。果穗大,圆锥形,果粒紫色,椭圆形,着色好,肉质柔软,含糖17%。无裂果和脱粒现象。树势中等健壮,花芽易形成,结果性能良好,落花少,易丰产。抗病性强,其成熟期比巨峰早两周。生长期要加强对黑痘病的防治。
(二十八)紫珍香 欧美杂交种。果穗短,圆锥形,中大,平均粒重9g;果皮深紫黑色,果粉多;果肉较软、多汁,具玫瑰香味、品质上等。固形物含量为14%,种子与果肉易分离,无肉囊。外观美丽诱人。树势强,抗病抗寒,适应性强。比巨峰早熟20天左右。
(二十九)红蜜 原产日本,1985年引入我国。树势较旺,嫩梢绿色。果穗圆锥形,果粒着生中密,平均穗重500g,最大700g。果粒大,短圆锥形,平均粒重13g,最大粒重17g。果皮鲜明色,中厚,果粉多。果肉黄白色,肉细多汁,稍硬,味稍甜,有浓玫瑰香味。含糠19%~20%。品质上等。在辽宁兴城9月中旬成熟。
(三十)红伊豆和三泽红伊豆
红伊豆 欧美杂交种,系红富士芽变,穗平均重650g,大穗800g。果粒椭圆形,粒重平均13g,大粒17g。果皮成紫红色,美观。果实风味佳,高糖度和香味均受到消费者的好评。果肉稍紧,无裂果。树势生长旺盛,抗病性强,容易栽培,结果枝率高,丰产性能良好,但负载量过高时上色受到影响。 三泽系红伊豆 是红伊豆的变异,果粒椭圆形,重16g左右,果穗重600~800g左右,外形鲜红色,风味浓郁。树势强健,生长旺盛,抗病性强,不落花,容易栽培,丰产稳产。果肉软,须轻产。由于该品种风味浓郁,丰产性好,可在城效区试种。
(三十一)甲斐露和赤岭
甲斐露 属欧亚种,树势强,枝条粗,果穗重500~800g,粒重8~12g左右,果实鲜红色,无裂果,果肉稍致密,含糖量高达20%左右。酸少,品质上等,无裂果,无落粒,耐贮耐运,是秋季贮藏极有前景的品种之一。本品种抗黑痘病力较弱。 赤岭 欧亚种,原产日本,甲斐露的早熟芽变,1985年引入我国。树势强,新梢节间长。果穗中等,平均穗重350g,最大穗重860g,椭圆形。平均粒重7.9g,最大13.5g,椭圆形,紫红色。肉厚而脆,味甜多汁,含糖19%,含酸0.89%,品质上等,在9月下旬成熟。抗寒、抗旱、抗病力中等。适于华北、西北等干旱地区栽培。
(三十二)大宝 原产日本,为欧美杂种。果穗平均重538g,圆锥或圆柱形,中紧。果粒平均重8.3g,椭圆形,紫红色,有肉囊,品质较佳。含糖量15%,含酸量0.88%。汁多味甜,具草莓香味。树势强,丰产。抗病性强,不裂果。极晚熟。
(三十三)奥山红宝石 1985年引入我国。树势中等,枝梢生长较粗壮。果穗大,多为长圆锥形,果粒着长整齐,紧密度中等,平均穗重600~6300g;果粒为椭圆形或短椭圆形,果粒平均重11~12g;果皮为紫红色,果粉少,外观美丽,果皮薄韧性强;果肉为乳白色,皮与肉不易分离。果制与果肉着牢固,耐拉力强,不易脱粒。果实含种子多为1粒。含糖15~17度,并具不浓郁的玫瑰香味,品质极佳。极耐贮运。

(三十四)楼都蓓蕾 1985年引入我国,欧美杂交种,原产日本,树势中强,产量中等,抗病力强。果穗较大,圆锥形,果煜 椭圆形,平均重10g,鲜红色,外观极美,肉厚而脆,味甜,有草莓香味,含糖19%左右,品质上等。不裂果,不落耐贮运。本品种中熟,适于华北、西北、东北地区栽培,我国南方亦可试栽。

(三十五)日向 巨峰系品种,属欧美杂交种,原产日本,树势强健,丰产,较抗病。果穗圆锥形,果粒比巨峰略小,短圆形,果粒紫黑色,汁多,味甜,稍有狐臭味,含糖通常在16%以上。本品种早熟,熟期比巨峰早10天,适于华北、西北、东北地区栽培,我国南方亦可试栽,

(三十六)京秀 欧亚种,1994年通过正式鉴定。果穗圆锥形重400~500g,大的1000g以上,果粒着生紧密,椭圆形,平均粒重5~6g,大的7g,玫瑰红色或鲜红色。肉脆,味甜,酸低,含糖15%~17.5%,含酸0.46%,品质上等。种子小,一般2~3粒。生长势中强,结果枝率中等。抗病能力中等或较强。较丰产,不裂果,无日灼,落花轻,座果好。果粒着生牢固,极耐运输。易栽培管理,篱架棚架均可栽培。比巨峰早熟20~25天左右,是适应三北地区栽培的新优早熟生食品种之一。

(三十七)晚红 欧亚种,1987年从美国引入,是近年来我国北方栽培的特优品种,极有推广价值。果穗大,穗长26cm、宽17cm,重800g,最大可达2500g,长圆锥形。果粒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粒重12~14g,最大可达22g,果粒着生松紧适度。果皮中厚,暗紫红色,果肉硬脆,味甜,清香。含糖量17%,品质极佳。果穗不易脱落,果粒着生牢固,特别耐贮藏和运输,在我国东北地区可窖藏至来年4月,为高产做质、耐贮运的晚熟鲜食品种。

(三十八)皇帝 本品种引起人们诉是它的晚熟和诱人的外观,以及极耐贮运。大量果实被用于冷藏。

本品种穗大,长圆锥形,紧;果粒整齐粒大,长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果实红色或浅红紫色;果肉硬度适中,香味浓,皮厚;穗梗韧,果实固着非常牢。

果实成熟晚,生长势强,丰产。但本种抗病性和抗寒性不强,适合在干旱、半干旱区及排水良好的半潮湿区发展。

怎样栽培成功卜萄?
答: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葡萄应该如何备枝,我们种植葡萄很多都是用枝条来扦插,这样才能保证它的稳定性还有存活率。要种葡萄就要备苗,我们在修剪的时候一定要选一些枝条老化而且芽眼比较饱满的,将这些枝条截成小段,一头要留平口一头要留斜口,然后再将它们进行捆扎埋进有少许水分的沙堆里保存,等到第二年...

葡萄如何砧木育种?
答:为了加快葡萄砧木育种进程,一般需要对杂种苗进行温室无土栽培,同时还要进行抗霜霉病、抗根瘤蚜、抗线虫、抗缺绿和抗旱等抗性鉴定。其中对根瘤蚜抗性的早期鉴定主要有幼苗温室鉴定和根系培养皿鉴定两种方法。抗线虫鉴定也以在温室条件下进行为宜。此外,还需要进行嫁接亲和力、插条生根能力的早期鉴定。从定植的第4年开始,...

盆景萄葡如何种植技术
答:盆栽葡萄所用苗木可用扦插、嫁接、压条等方式育成,也可用1 ~ 3 a生的葡萄植株,萌芽前带土团移栽。定植时,将盆底中心孔洞用瓦片垫好,放上一层小石子,厚约3 cm,再放入部分盆土,作成馒头形,将经过修剪的幼苗根系四方分散置其上,然后填土,并轻按 ...

葡萄柚的种植条件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种植?
答:一、选择优良品种育种 想要有丰盛产量,前提是要有优良品种育苗,这不仅可以减少后期的工作投入,同时也可以增加产量。虽然优良品种是一个高产量的前提条件,但建议选择较大一些的育苗,这样有利于存活。二、加强园地管理 众所周知葡萄又是一种喜温植物,在种植葡萄柚时,建议不要种植过密,这样不利于植物...

萄葡树如何种植
答:2、修剪方法:具体应根据区萄树长势情况而定,坚持粗壮枝多留,中庸偏弱枝少留,过密,细弱疏除的原则进行。剪留长度,按结果母蔓留芽多少而定,一般剪留长度分为3种,短梢 剪,剪留芽2-3个,中梢修剪留芽4-7个,长梢修剪留芽7-11个,此处,还有极短梢修剪,仅留基部芽1-2个,极长梢...

如何制定玉米育种目标
答:制订育种目标和选育出品种之间至少要差5-7年的时间,所以育种目标要有前瞻性,目前耐密型玉米是发展的趋势,在短时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可以朝这个方向发展。再就是结合当地的病害,育种目标要明确必须克服哪些主要病害。玉米:玉米(Zea mays L.)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苞谷、苞米棒子、...

如何做甜玉米杂交育种 怎样做甜玉米杂交育种
答:2、母本7408的选育。3、将父本R1079和母本7408杂交得到红甜1718甜玉米。4、将国外纯红优质甜玉米RubyQueen和国内优质甜糯双隐自交系2007hi79杂交,经多代分离最终得到父本R1079。5、优选的,国外纯红优质甜玉米RubyQueen和国内优质甜糯双隐自交系2007hi79杂交多代分离时通过选择理想单株纯红甜玉米连续...

巨峰葡萄怎么养苗?
答:巨峰是培育大粒鲜食品种的优良亲本,许多巨峰系大粒品种都源于此品种。随着葡萄育种的进展,国内外又以巨峰为原始亲本培育和选育出一大批四倍体新品种,被称为巨峰系品种,这些品种包括先锋、黑奥林、红富士、伊豆锦、夕阳红、京亚、京优、藤稔、红瑞宝、早生高墨等。以后阶段性培养可以再联系。

鲜食玉米杂交品种是如何选育出来的?鲜食玉米发展前景怎样?利用价值又如 ...
答:鲜食玉米杂交品种选育:(1)杂交组配的原则:选择优良的自交系组配优良的杂交种是糯玉米育种的目的。从实践中,组配的原则应遵循:①双亲血缘关系要远;②双亲或双亲之一必须是高配合力的自交系;③植株性状和果穗性状要好且互补,如紧凑型与平展型杂交;④生育期相差不能过大。(2)杂交组合的鉴定与...

如何制定玉米育种目标
答:1、增产性,育种目标较当地主推品种增产百分之5以上;2、抗病性,育种目标能较抗当地流行的主要病害;3、抗逆性,育种目标能较当地主推品种有更好地抗御当地易发生的灾害性气候的能力;4、适应性,能够更广泛的推广;5、与当地的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便于机械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