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鉴这本书怎么样? 《冰鉴》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作者&投稿:坚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国藩“识人术”的核心就是:世上怕的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用才的人不能正确使用人才。特别是在管理重要的高层人员方面,曾国藩自有一套:
   1、选拔人才。“拣选将才,必求智略深远之人,又须号令严明,能耐劳苦,三者兼全,乃为上选”。
   2、将才的能力。曾国藩认为,治兵的才能,不外乎公、明、勤这三个方面,如果办事不公正,赏罚不明,士兵就不会心悦诚服;如果不勒于职责,军营的大小事务便会堆积,难以处理。
   3、能征善战。“治军之道,以能战为第一义。”曾国藩认为能战是最重要的事情,假如攻城攻了半年,不小心被敌人突围,无法抵御或受了小的挫折,自己的名望就会毁于一旦。曾国藩提出的“能战”,和现在企业里流行的“执行力”可谓异曲同工。
   曾国藩是如何识人的?他的识人术有无道理?是否应验?在鉴识人才的学问《冰鉴》里自有分解。
   《冰鉴》,取以冰为镜,能察秋毫之义。《冰鉴》体虽小而思精,言虽少而意深,其鉴人观人之法在今天亦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所以撰者在原著的基础上,谨慎注释,详加评析,广收史料,编写了这本书,以飨读者。

《冰鉴》这本书怎么样,值得读吗~

《冰鉴》是2009年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曾国藩。是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冰鉴》为读者打造一条走近曾国藩的智慧之道,感受他独到的识人、用人策略。《冰鉴》与《挺经》皆是曾国藩吐尽毕生的心血于临终前写成的“压案之作”。
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它所包涵看相的理论,不同其他的相书。他说:“功名看气宇”,就是这个人有没有功名,要看他的风度。“事业看精神”,这个当然,一个人精神不好,做一点事就累了,还会有什么事业前途呢?“穷通看指甲”,一个人有没有前途看指甲,指甲又与人的前途有什么关系呢?绝对有关系。根据生理学,指甲是以钙质为主要成分,钙质不够,就是体力差,体力差就没有精神竞争。有些人指甲不像瓦型的而是扁扁的,就知道这种人体质非常弱,多病。“寿夭看脚踵”,命长不长,看他走路时的脚踵。我曾经有一个学生,走路时脚根不点地,他果然短命。这种人第一是短命,第二是聪明浮燥,所以交待他的事,他做得很快,但不踏实。“如要看条理,只在言语中”,一个人思想如何,就看他说话是否有条理,这种看法是很科学的。
很多人头容易昏沉,头脑不清楚,智慧不够,定力不足,杂念多,反应慢,这都是脑不健康的表现。脑很重要,就像中国人说的:“一分精神,一分事业”。譬如说中国有些药说补肾,其实补肾就是补脑,肾跟脑连在一起。
有人气质太虚,就是脑力不够,定力不够,身体也不好,所以走路脚跟不踮地,做事情也是脚跟不踮地。气不够,还要补气,把气好好补起,脑力、定力一切会好起来,气充足了,运气也会好,一个人气充足了运气就会好起来,财源就会发了。财气财气,财也来,气也来。你看那个不得志的人,或者生意失败的人,一看气色就知道了;你看要去借钱的人,连话也讲不出来,告诉你,就是气瘪了的样子。
中国道家有几句话:还精补脑长生不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练神还虚。证人至少有一个,我做证人。我九十岁现在的记忆力,比年轻时还要好,精力也更好。不过有时候,中国人一句老话,倚老卖老,故意跟你们装胡涂。比如说,那些跟我很久的人知道,六七十岁时,我的头发比现在白得多了,现在白头发少了。这就是告诉大家,生命靠自己保养,保持健康长寿,甚至想健康长寿,必须要学静。我们大家要修养要学静,最高的原理,不靠别的方法,就是反省观照自己,乃至不加任何判断的观照观察自己。譬如我们知道这个妄想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已经没有了,未来还没有来,说现在也没有了。所以你静下来的时候,不要怕妄想多,你那个知性看到妄想,过去已过去,未来还没来,就看着现在,当下即空。常常这样反省、体会,时间一长,你就会空灵了。如果你把握这个空灵,越把握得久越好,这个把握久了以后,你的身心、脑力、体力什么都转变了。照那个原理,生命是可以改变的。
值得一看

那是在晚清末年,英法联军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清王朝岌岌可危。这时候,有个人走上历史舞台,改写了清代历史,他就是曾国藩。
有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这句话从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个人作用和影响。
在我国的历史上,能在政治、军事、文化、思想几个方面,同样出类拔萃的人,其实并没有几个。曾国藩就是这屈指可数的人之一。
曾国藩是晚清时的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代战略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几乎览尽天下英才,并且专门写了一部识人用人的书《冰鉴》。
怎样用人,特别是怎样用准人,其中学问极深。《冰鉴》的用人学问,是曾国藩人生成功术中重要的一门,他从不盲目选人,糊涂授权,而是睁大自己的一双明亮之眼,遵循“看透人之后再用人”的方法,该避则避、该提则提,显示出到位的领导才智和管理才智。曾国藩用人四法:做、省、学、禁;摸透人的精、气、神;任用智、言、劳3种人。他有个相术口诀为: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精与神,全在于双眼;一人的骨骼品相,全在于脸部。其他人需要把身形与精神一起讨论,读书人要先观察他的神气与骨相,单刀直入,这是最重要的。
古代文人观察人的“神”时,一般都把“神”分为清纯与浑浊两种类型。“神”的清纯与浑浊是比较容易区别的,但因为清纯又有奸邪与忠直之分,这奸邪与忠直则不容易分辨。要考察一个人是奸邪还是忠直,应先看他处于动静两种状态下的表现。
眼睛处于静态之时,目光安详沉稳而又有光,真情深蕴,宛如两颗晶亮的明珠,含而不露;处于动态之时,眼中精光闪烁,敏锐犀利,就如春木抽出的新芽。双眼处于静态之时,目光清明沉稳,旁若无人。处于动态之时,目光暗藏杀机,锋芒外露,宛如瞄准目标,一发中的,待弦而发。
以上两种神情,澄明清澈,属于纯正的神情。两眼处于静态的时候,目光有如萤火虫之光,微弱而闪烁不定;处于动态的时候,目光有如流动之水,虽然澄清却游移不定。
以上两种目光,一是善于伪饰的神情,二是奸心内萌的神情。两眼处于静态的时候,目光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处于动态的时候,目光总是像惊鹿一样惶惶不安。
以上两种目光,一则是有智有能而不循正道的神情,一则是深谋图巧又怕别人窥见他的内心的神情。具有前两种神情者多是有瑕疵之辈,具有后两种神情者则是合而不发之人,都属于奸邪神情。可是它们混杂在清纯的神情之中,这是必须仔细加以辨别的。
一般来说,观察识别人的精神状态,那种只是在那里故作振作的人,是比较容易识别的,而那种看起来似乎是故作抖擞,又可能是真的精神振作,就比较难于识别了。精神不足,即便它是故作振作并表现于外的,但不足的特征是掩盖不了的。而精神有余,则是由于它是自然流露并蕴含于内。
道家有所谓“收拾入门”之说,用于观“神”,要领是:尚未“收拾入门”,要着重看人的轻慢不拘,已经“收拾入门”,则要着重看人的精细周密。
对于小心谨慎的人,要从尚未“收拾入门”的时候去看他,这样就可以发现,他愈是小心谨慎,他的举动就愈是不精细,欠周密,总好像漫不经心,这种精神状态,就是所谓的轻慢不拘;对于率直豪放的人,要从已经“收拾入门”的时候去看他,这样就可以发现,他愈是率直豪放,他的举动就愈是慎重周密,做什么都一丝不苟,这种精神状态,实际上都存在于内心世界,但是它们只要稍微向外一流露,立刻就会变为情态,而情态则是比较容易看到的。
其他诸如骨骼、五官、容貌、面色等,如何辨别确认,书中都做了一一记录,分析到位,讲解详实。
《冰鉴》是曾国藩一生识人心得之结晶。冰鉴,取“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之意。就是要为读者提供一些鉴人识人的经验之谈。告诉你怎样的人可以相处,怎样的人不能共事。为我们在择木而栖、择人而婚、择友而游、择邻而居时提供必要的参考。
同时,《冰鉴》一书本身就是一块冰、一面镜子。世人对照其中的论述,皆可清晰地看到自身的影子。即看到自己有哪些优点可以获得成功,又有哪些缺点可以导致失败。有心的人就可以从中找到修身的依据。
《冰鉴》一书是曾国藩总结个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它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因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

《冰鉴》这本书怎么样,值得读吗
答:“如要看条理,只在言语中”,一个人思想如何,就看他说话是否有条理,这种看法是很科学的。很多人头容易昏沉,头脑不清楚,智慧不够,定力不足,杂念多,反应慢,这都是脑不健康的表现。脑很重要,就像中国人说的:“一分精神,一分事业”。譬如说中国有些药说补肾,其实补肾就是补脑,肾跟脑连...

历史上的伟人都是怎么评价《资治通鉴》这本著作的?
答:宋末元初胡三省评价此书:“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曾国藩评价此书说“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

《资治通鉴》表达了什么意思?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
答:这本书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昏君的事迹,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正,宽厚,忠诚,信义等品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但书中更加强调的做人品质是德,此处的德并非是道德,而是德行,是“做”出来的德,古人不但重尊卑伦常,更重德行的培养,因为将礼、分、名的作用分开而谈,是告...

《史记》和《资治通鉴》这两本书普通人能看懂吗
答:《史记》的话比较难看懂,《资治通鉴》的话相对来说比较好懂。作为一部编年体的史书。《资治通鉴》的文笔流畅,叙事精练。他从战国讲到五代末年。1千多年的前史,期间有许多国家兴亡,宗族和个人的起落。并且人物性格明显,神形具有,完全能够作为一本前史小说来读。只需从小阅览过原版西游记、三国演义...

《资治通鉴》一般人能看懂吗?
答:1千多年的历史,期间有诸多国家兴亡,家族和个人的起落。而且人物性格鲜明,神形具备,完全可以作为一本历史小说来读。只要从小阅读过原版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的人,有高中文化基础,读《资治通鉴》问题不大。当然,看得懂并不是指能够把《资治通鉴》全本从头到尾每个字句都看得懂,毕竟这本书涉及...

资治通鉴为何在史学界的地位那么高?
答: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运用的是编年体的方式,将许多经验和教训都写在了书中,让许多统治者都能够借鉴,因此这本书也被当时的宋神宗称为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也是因此这本书被命名为《资治通鉴》,让统治者能够以史为鉴。这本史书是司马光觉得当时的史书太多,让很多学者很难都...

《资治通鉴》有哪些美称?它的作者是谁?
答:一般情况下,我们所了解到的一些知识,都是从史书中看到的,其实,对于当时的世界,大部分的史书记载还是比较完善的。就比如说资治通鉴这本书,其中蕴含的满是学问知识,是当时社会的一种反应,而且,所描绘的就是历史上的一些有名的统治和政策。通常情况下,我们所了解到的历史知识,在史书中的记载还是...

我们能从资治通鉴中感悟到那些真谛
答:《资治通鉴》不仅是一本“帝王术”、“权谋术”,更是一本生活启示录。这本书对人的事业观,婚姻观,处世观,一样起到非常好的警示作用。1.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树木的心如果不直,他的纹理就会歪斜,如果用这种树木去制造弓箭,虽然很强劲,但是射出的箭是无法命中目标的。2...

《资治通鉴》是一部以什么为形式的历史书呢?你如何理解?
答:这本书是北宋司马光编辑的。北宋时期,经过中唐以来的长期混战,国家统一,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学术文化繁荣。同时,在内政方面也存在诸多弊端,皇权防御薄弱,“贫弱”和局势不稳。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一个非常萧条的时代,一个进步的时代,一个衰弱的时代。当时的君主、将军、仁人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