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期过渡元素Fe、Ti可与C、H、N、O形成多种化合物.(1)①H、C、N、0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 第四周期过渡元素Fe、Ti可与C、H、N、O形成多种化合物。...

作者&投稿:宫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则有电负性C<N<O,H的电负性最小,则电负性为H<C<N<O,故答案为:H<C<N<O;
②A、甲醛中含有羟基,与水可以形成氢键,故A正确;
B、二氧化碳为sp杂化,故B错误;
C、苯中碳碳键含有6个σ键,每个碳氢键含有一个σ键,苯分子中一共含有12个,故C错误;
D、常温下二氧化碳为气体,二氧化硅为固体,CO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
(2)①形成配离子具备的条件为:中心原子具有空轨道,配体具有孤对电子对,
故答案为:具有孤对电子;
②六氰合亚铁离子[Fe(CN)6]4-中Fe2+与CN-形成配位键,CN-中存在C≡N三键,为极性共价键,三键中有1个σ键2个π键,所以CN-中共价键、配位键、σ键、π键;CN-中C原子与1个单位负电荷用N原子替换可得CN-等电子体的单质为N2
故答案为:B;N2
(3)在SO3分子中,硫原子周围的价电子对数为3+
1
2
(6-3×2)=3,所以SO3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在SeO32-的中硒原子周围的价电子对数为3+
1
2
(6+2-3×2)=4,所以SeO32-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三角锥形.

第四周期过渡元素Fe、Ti可与C、H、N、O形成多种化合物.(1)①H、C、N、O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

(1)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则有电负性C<N<O,H的电负性最小,则电负性为H<C<N<O,故答案为:H<C<N<O;②A、甲醛中含有羟基,与水可以形成氢键,故A正确;B、二氧化碳为sp杂化,故B错误;C、苯中碳碳键含有6个σ键,每个碳氢键含有一个σ键,苯分子中一共含有12个,故C错误;D、常温下二氧化碳为气体,二氧化硅为固体,CO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故D正确;故答案为:BC;(2)①形成配离子具备的条件为:中心原子具有空轨道,配体具有孤对电子对,故答案为:具有孤对电子;②六氰合亚铁离子[Fe(CN)6]4-中Fe2+与CN-形成配位键,CN-中存在C≡N三键,为极性共价键,三键中有1个σ键2个π键,所以CN-中共价键、配位键、σ键、π键;CN-中C原子与1个单位负电荷用N原子替换可得CN-等电子体的单质为N2,故答案为:B;N2;(3)T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24s2,钛位于第四周期第ⅣB族,属于d区,故答案为:d;(4)①Fe位于顶点、面心、体心和棱心,数目为8×18+6×12+1+12×14=8,Al位于晶胞体心,数目为4,原子数目比值为2:1,化学式可写为:Fe2Al,故答案为:Fe2Al;②晶胞质量为:4NA×(56×2+27)g,设晶胞边长为a cm,则晶胞体积为a3cm3,由密度公式得:ρ×a3=4NA×(56×2+27),解得a=231392NAρ,两个Fe原子之间的距离为边长的一半,则距离为:12×a cm=31392NAρcm,故答案为:31392NAρ.

(1)①H<C<N<O ②BC ③N≡C—O—H(2)①具有孤对电子 ②B N 2 (3)d(4)①Fe 2 Al ② (1)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②CO 2 的中心原子采取sp杂化,B项错误;C项错误。③可根据价键规则来写,如氮可形成三条键,氧可形成2条键,氢可形成1条键,碳可形成4条键。(2)CN - 中存在碳氮三键,为极性共价键,故[Fe(CN) 6 ] 4 - 中不存在非极性键。根据等电子体的定义“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互称为等电子体”可知N 2 与CN - 互为等电子体。(3)Ti最后排入的电子为3d 1 ,故为d区。(4)①每个晶胞中含有铁原子的个数:8× +12× +6× +1=8,而铝原子全部位于晶胞内,为4个,故其化学式可写作Fe 2 Al。②设合金中最近的两个Fe原子之间的距离为a,则晶胞的边长为2a,其体积为(2a) 3 =8a 3 , ,则 。

...的递变规律与短周期元素略有不同.(1)第四周期过渡
答:(1)①CO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C、O原子都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则CO的结构式为C≡O,等电子体中原子数和价电子数都相同,则 N2、CN-、CO的原子数都是2,价电子数都是10,则互为等电子体,故答案为:C≡O;CN-;②Ni(CO)4中Ni采取SP3杂化,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属于非极性分子,...

什么是过渡金属
答:元素周期表中的过渡金属是指位于周期表中的第4至第11组的元素。具体包括以下元素:钪(Sc)钛(Ti)钒(V)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锌(Zn)银(Ag)铂(Pt)金(Au)汞(Hg)铊(Tl)铅(Pb)铋(Bi)这些元素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例如它们的电子排布在外层能级中...

2018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答:C,沸点为882.9。C;密度为0.97g·cm—32Na+2H2O===2NaOH+H2 6.分类法 7.比较法 8.实验法 9、金属和氧气的反应 10、Na2O2与H2O反应的化学原理: ...()如:某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s24p4,由此可知,该元素位于p区,为第四周期ⅥA族元素。即能层为其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族序数,但应注意过渡元素(副...

过渡金属对有机质生烃催化作用的模拟实验
答:由于过渡金属(Ti、V、Cr、Co、Ni、Mn、Mo等)的3d电子层处于未充满状态,它们对气体和有机质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并可使有机质中的C-C、C-S和C-O键等断裂。所以,过渡金属的单质、氧化物、硫化物表现出强烈的催化性(可称为超级催化剂),并在炼油厂的裂解和化工上广泛应用。另外,研究还发现不同形式的过渡金属...

过渡元素有哪些呀?
答:过渡元素有Sc,Ti,V,Cr,Mn,Fe,Co,Ni,Y,Zr,Nb,Mo,Tc,Ru,Rh,Pd,La,Hf,Ta,W,Re,Os,Ir,Pt,Au。一般把元素周期表除主族和稀有气体以外都归入过渡元素,包括所有的副族和第八族以及镧系和锕系元素。过渡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VⅢ族的化学元素,这些元素在原子结构上的...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答:沉积分析中常用的微量元素有:Li,Be,B,Ti,V,Cr,Ni,Cu,Zn,Rb,Sr,Zr,Mo,Ba和稀土元素。按元素周期表,依化学性质分类,可以有稀碱金属(Li,Rb,Cs等),稀有元素(Be,Nb,Ta,Zr,Hf等),稀土元素(La,Ce,Nd等),过渡族元素(Fe,Co,Ni,Cu,Zn等)。按戈尔德斯密特的元素地球化学分类系统,有亲石元素、亲铁元素、...

(1)过渡金属元素铁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如:[Fe(H2NCONH2)6](NO3)3[三硝...
答:氧离子个数=8×18+6×12=4,V=mρ=62NA×4ρ=248ρNAcm3,则a=3248ρNAcm,故答案为:立方体;3248ρNA;(3)A.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大小:P>S>Si,故A错误;B....

...过渡元素具有较多的空轨道,所以第四周期的Cr、Fe、Co、Ni、Cu、Zn...
答:O为氢键。(3)S与4个O形成共价键,则含有4个δ键,孤电子对数=(6+2?2×4)/2=0,应为sp 3 杂化,且为正四面体结构。(4)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无色挥发性液态Ni(CO) 4 ,应为分子晶体,呈正四面体构型,应为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5)依题推断知,X是Zn,Y...

铁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答:铁为银白色金属;熔点1535°C,沸点2750°C,密度7.86克/厘米3;磁化和去磁快;有延展性,是可锻金属中除钴、镍外最坚韧的。铁的化学性质活泼,为强还原剂,在室温下可缓慢地从水中置换出氢;在干燥空气中很难与氧作用,但在潮湿空气中很易腐蚀;铁易溶于酸,但在浓硝酸或冷的浓H2SO4中会...

各种常见金属的化学.物理性质
答:(1)铁在地壳中的含量:铁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四位,仅次于氧、硅和铝.(2)铁元素的原子结构:铁的原子序数为26,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Ⅶ族,属过渡元素.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个,可失去2个或3个电子而显+2价或+3价,但+3价的化合物较稳定.(3)铁的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反应:3Fe + 2O2 Fe3O42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