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审核绩效指标及目标值的合理性 如何审视绩效考核的合理性

作者&投稿:聊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绩效考核的方法
  一、相对评价法

  (1)序列比较法
  序列比较法是对按员工工作成绩的好坏进行排序考核的一种方法。在考核之前,首先要确定考核的模块,但是不确定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将相同职务的所有员工在同一考核模块中进行比较,根据他们的工作状况排列顺序,工作较好的排名在前,工作较差的排名在后。最后,将每位员工几个模块的排序数字相加,就是该员工的考核结果。总数越小,绩效考核成绩越好。
  (2)相对比较法
  相对比较法是对员工进行两两比较,任何两位员工都要进行一次比较。两名员工比较之后,相对较好的员工记“1”,相对较差的员工记“0”。所有的员工相互比较完毕后,将每个人的得分相加,总分越高,绩效考核的成绩越好。
  (3)强制比例法
  强制比例法是指根据被考核者的业绩,将被考核者按一定的比例分为几类(最好、较好、中等、较差、最差)进行考核的方法。

  二、绝对评价法

  (1)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是通过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直至个人目标,最后根据被考核人完成工作目标的情况来进行考核的一种绩效考核方式。在开始工作之前,考核人和被考核人应该对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时间期限、考核的标准达成一致。在时间期限结束时,考核人根据被考核人的工作状况及原先制定的考核标准来进行考核。
  (2)关键绩效指标法
  关键绩效指标法是以企业年度目标为依据,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特征的分析,据此确定反映企业、部门和员工个人一定期限内综合业绩的关键性量化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
  (3)等级评估法
  等级评估法根据工作分析,将被考核岗位的工作内容划分为相互独立的几个模块,在每个模块中用明确的语言描述完成该模块工作需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同时,将标准分为几个等级选项,如“优、良、合格、不合格”等,考核人根据被考核人的实际工作表现,对每个模块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总成绩便为该员工的考核成绩。
  (4)平衡记分卡
  平衡记分卡从企业的财务、顾客、内部业务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角度进行评价,并根据战略的要求给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实现对企业的综合测评,从而使得管理者能整体把握和控制企业,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三、描述法

  (1)全视角考核法
  全视角考核法(360°考核法),即上级、同事、下属、自己和顾客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的一种考核方法。通过这种多维度的评价,综合不同评价者的意见,则可以得出一个全面、公正的评价。
  (2)重要事件法
  重要事件是指考核人在平时注意收集被考核人的“重要事件”,这里的“重要事件”是指那些会对部门的整体工作绩效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重要影响的事件,对这些表现要形成书面记录,根据这些书面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最终形成考核结果。
  绩效定量管理法正是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工作状况下,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处理,及时、准确地考核,协调落实收入、能力、分配关系。

  四、目标绩效考核法

  目标绩效考核是自上而下进行总目标的分解和责任落实过程,相应的,绩效考核也应服从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完成。因此,作为部门和职位的KPI考核,也应从部门对公司整体进行支持、部门员工对部门进行支持的立足点出发。同时公司的领导者和部门的领导者也应对下属的绩效考核负责,不能向下属推卸责任。绩效考核区分了部门考核指标和个人考核指标,也能够从机制上确保上级能够积极关心和指导下级完成工作任务。
  考核指标的SMART原则
  S:(Specific) ------明确的、具体的,指标要清晰、明确,让考核者与被考核者能够准确的理解目标;         M:(Measurable)------可量化的。一家企业要量化老板、量化企业、量化组织架构。目标、考核指标更要量化,比较好、还不错这种词都不具备可量化性,将导致标准的模糊,一定是要数字化的。没有数字化的指标,是不能随意考核的,一考核就容易出现误差;
  A:(Attainable)-----可实现的,目标、考核指标,都必须是付出努力能够实现的,既不过高也不偏低。比如对销售经理的考核,去年销售收入2000万,今年要求1.5亿,也不给予任何支持,这就是一个完全不具备可实现性的指标。指标的目标值设定应是结合个人的情况、岗位的情况、过往历史的情况来设定的;
  R:(Relevant) ------实际性的、现实性的,而不是假设性的。现实性的定义是具备现有的资源,且存在客观性、实实在在的;
  T:(Time bound)-----有时限性的,目标、指标都是要有时限性,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时间一到,就要看结果。如要求2000万的销售额,单单这么要求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规定在多长时间内完成2000万的销售额,这样才有意义。
  如何设定目标
  目标绩效来源于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分解,即为完成战略而将企业经营目标逐层分解到每个部门及相关人员的一种指标设计方法。
  从管理学上说,目标是比现实能力范围稍高一点的要求,也就是“蹦一蹦,够得着”的那种。“目”就是眼睛看得到的,想得到的,愿意得到的,它是一种梦想;“标”者,尺度也。目标就是有尺度的目标,没尺度的梦想叫幻想、空想、异想天开。
  目标不是凭空吹出来的,不是虚构刻划出来的,不是闭门造车想出来的,而是企业上下一心,大家一起缔造出来的,要有详实的数据,有人认同,有完成的周期,还要有激情,要经过精确的预算和计划。
  目标设立后,企业一定要想办法把它变成大家的梦想,要让每一个员工都去认同它。只有当员工和公司存在共同信念时,员工才能在一家公司深入长期地发展。
  通过目标分解所得到的指标,其考核的内容是每个岗位、每个人最主要的且必须完成的工作。各层级人员的目标指标是层层分解而得的。绩效考核必须是由上而下的,董事长、总经理要以身作则,单纯地只对普通员工做考核是不能形成企业的考核文化的。
  常见的指标
  销售额(销售收入)   生产成本(次品率、产品成本、生产员工产值、生产成本降低率)
  采购成本(原材料成本、设备成本、进货成本)
  管理成本(运营成本节约率)
  营销成本(费销比)
  人员工资成本(人才达成率、人才培训率、工作饱和度、工资效益比)
  税务成本(节税率、税销比)
  商业模式建设(商业模式的量化、标准化、有形化)
  生产系统建设(生产流程、标准的制定、颁布、培训、实施、修订)
  组织系统建设(组织系统的方案制定、颁布、培训、实施、修订、评估)
  业务系统建设(业务流程的制定、颁布、培训、实施、修订)
  财务体系建设(财务流程、规章制度的制定、颁布、培训、实施、修订)流程体系建设(运营流程的制定、颁布、培训、实施、修订)

  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
  一、简单排序法

  (一)简单排序法的含义 简单排序法也称序列法或序列评定法,即对一批考核对象按照一定标准排出“1 2 3 4 ……”的顺序。 该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二)简单排序法的操作 首先,拟定考核的项目。 第二步,就每项内容对被考核人进行评定,并排出序列。 第三步,把每个人各自考核项目的序数相加,得出各自的排序总分数与名次。

  二、强制分配法

  (一)强制分配法的含义 强制分配法,是按预先规定的比例将被评价者分配到各个绩效类别上的方法。这种方法根据统计学正态分布原理进行,其特点是两边的最高分、最低分者很少,处于中间者居多。
  (二)强制分配法的适用性

  三、要素评定法

  (一)要素评定法的含义 要素评定法也称功能测评法或测评量表法,是把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结合起来的方法。 该方法的优点与缺点。
  (二)要素评定法的操作
  (1)确定考核项目。
  (2)将指标按优劣程度划分等级。
  (3)对考核人员进行培训。
  (4)进行考核打分。
  (5)对所取得的资料分析、调整和汇总。

  四、工作记录法

  工作记录法一般用于对生产工人操作性工作的考核。 该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五、目标管理法

  (一)对于目标管理的认识
  1.目标管理的含义 目标管理法(MBO)是一种综合性的绩效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法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 目标管理是一种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
  2.目标管理的优点 目标管理法的优点较多,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目标的量化标准 目标管理要符合“SMART”的原则,其具体含义。
  (三)目标管理法的实施步骤 1.确定工作职责范围 2.确定具体的目标值 3.审阅确定目标 4.实施目标 5.小结
  6.考核及后续措施

  六、360度考核法

  (一)360度考核法的含义 360度考核法是多角度进行的比较全面的绩效考核方法,也称全方位考核法或全面评价法。
  (二)360度考核法的实施方法 首先,听取意见,填写调查表。 然后,对被考核者的各方面做出评价。 在分析讨论考核结果的基础上双方讨论,定出下年度的绩效目标。
  (三)360度考核法的优缺点

  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方法

  以绩效改进为中心
  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自绩效计划开始,经过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到考核结果的应用,形成了一个闭环;经总结提高后,进入下一轮绩效循环;在这一过程中,组织绩效呈螺旋上升的趋势;而绩效管理的目的,正是促进被考核者达成目标,并实现绩效的持续改进。
  程序公平
  所谓程序公平,即绩效管理的体系科学公平,程序规范公正,结果透明公开。
  首先,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了其考核指标的量化程度低、标准化程度低,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再不能很好地解决程序公平问题,则考核的公信力将大受影响;
  其次,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摸索,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刚开始全面推行,案例、经验、数据库等都不完善,因此,需要先从程序的规范入手,因为程序的规范难度相对较小;
  第三,通过程序的固化,可以引导全员观念的转变,由传统的为发奖金而开展的年终考评转变为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绩效管理。
  实现程序公平,首先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其次需要通过培训令大家理解、认同绩效管理的意义与目的,第三要设计科学、规范、可操作的程序,第四要引入软件等方法,将绩效管理程序固化、标准化,使之能够可持续执行,避免“一阵风、运动式”的绩效考核。
  标准公平
  所谓标准公平,对于绩效管理的要求则更高,它要求绩效管理的目标能够转化为一套具有领先性、体系性、可操作性的指标和标准并有效分解到被考核单元(组织、部室、岗位),同时,通过配套的数据收集与管理体系,对每个被考核单元给出客观、公平的评价。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终极目标是要做到标准公平。所谓标准公平,体现在四个关键点:
  首先,一个绩效管理良好的组织,其绩效考核的整体指向必然是组织的战略或经营目标,因此,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要做好,首先要有单位的战略或年度目标,因为这才是绩效考核真正的目的和方向。应该说,这方面事业单位的基础还是有的,一般都有每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报告,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条件。
  其次,需要有一套程序、一个部门或岗位负责分解上述目标,形成针对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科室的考核指标,我们称为“战略解码”,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每个季度、每个月都需要跟踪指标的完成情况、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第三,需要建立分层分类的岗位考核指标库,以及针对科室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培训体系。只有分层分类,才能体现不同岗位的工作责任和工作特点;而科室负责人是绩效考核的中间层,只有这一层级的管理人员熟练、技巧、规范地使用绩效考核的方法,才能够把单位给予自己的考核压力有效地传递到基层,并根据表现给予每一位员工科学、客观的考核结果。
  第四,需要建立一套数据的收集和评估程序。需要财务和相关业务科室提供的数据,要明确责任人、数据提交时间、数据报送口径;需要考核小组、述职会或360度评价的,要建立尽可能详尽的评价标准或“目标锚”;需要外部评价的,要做好外部评价机构的选择、管理和审核工作。

  绩效考核方法的特征

  纵观企业五花八门的绩效考核方法(或称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等),可以归为以下八大共同特征:
  (1)紧密拥抱型:绩效考核与奖金发放高度融合在一个方案中,很难拆分;
  (2)关系专一型:一个指标一份钱,多个指标多份钱的表现形式;
  (3)轻计划重考核型:指标下达时估算成分过大甚至“拍脑袋”,考核时造势、加压轰轰烈烈;
  (4)强业务弱职能型:考核方案主要针对销售、生产等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往往形式化;
  (5)指标业务化型:指标聚焦在销售、成本、产值等业务类,管理指标由于量化困难而较少;
  (6)指标量化悖论型:为了科学公平而将指标尽量量化,但又由于量化繁杂而趋向简单可行;
  (7)重算帐轻分析型:很多绩效考核方案的目的是算清奖金,而对于出现的问题缺乏分析;
  (8)激励缺乏多元化型:考核结果应用单一,培训、晋升、福利的多种激励与考核关系不大;
  其中,轻计划重考核型、强业务弱职能型、指标业务化型、指标量化悖论型体现在绩效的管理技术层面;紧密拥抱型、关系专一型、重算帐轻分析型、激励缺乏多元化型则体现的是管理导向问题。
  绩效技术在大学中就是教育技术,是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为重心,所以,在工作当中,绩效的考核一定要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

  绩效考核的计分方法

  常用的考核指标的计分方法有五种:层差法、减分法、比率法、非此即彼法和说明法。
  1、层差法
  层差法是将考核结果分为几个层次,实际执行结果落在哪个层次内,该层次所对应的分数即为考核的分数。
  例如:人员招聘周期=用人单位提出用人申请经确认的时间到员工入职到位的时间段。
  如果设定的最低完成时间为30日,期望完成时间为25日。招聘周期指标在考核中所占有的权重为15%,即15分,
  假设计分方式可以分为三种:
  A、25日以内完成,得15分;
  B、25~30日之间完成,得10分;
  C、30日以后完成,得0分;
  2、减分法
  减分法是针对标准分进行减扣而不进行加分的方法。在执行指标过程中当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就按照一定的标准扣分,如果没有异常则得到满分。
  3、比率法
  比率法就是用指标的实际完成值除以计划值(或标准值),计算出百分比,然后乘以指标的权重分数,得到该指标的实际考核分数。
  计算公式:A/B*100%*相应的分数。(A为实际完成值,B为计划值或者标准值)
  例如:人力资源部的招聘计划完成率=实际招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
  如果招聘计划完成率在本季度中占有20%的权重,即20分,所得的分数为:招聘计划完成率*20
  4、非此即彼法
  非此即彼法是指结果只有几个可能性,不存在中间状态。
  例如:信息部是负责公司一级流程发布计划达成率。
  假如季度指标中所占的权重为10%,即10分,由于每个部门的流程不会很多,人力资源部门也许只有8个流程,财务部门也许只有7个流程,故信息部所统计的每个季度完成的流程数量不会很高,所以该指标的最低要求为100%,计算时,只有两个结果,100%完成,没有完成。
  假如是100%完成,得10分;
  假如没有100%完成,得0分;

  5、说明法
  说明法:无法用以上几种方法考核时所使用的一种方法。说明法主要是需要对绩效考核结果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说明,并设定每一种情况所对应的计分方法。
  例如:员工满意度调查及分析指标就可以用说明法来计分。假如该指标为某岗位的20%,则四项分值分别为:2分、8分、4分、6分;六位老总分别针对四项内容分别打分,将六位老总对四项打分之和即为最后得分。

  外资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法

  1.人格特质类考核方法
  人格特质类考核方法所关注的是员工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某些被认为对企业的成功非常有利的人格特质,如品德、工作积极性、团队意识、创新精神、领导力等。如果员工在这些方面表现较好,那么员工的绩效水平的分数就较高。人格特质类考核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图尺度评价法(graphic rating scales,GRS)及其各种变体。
  2.行为类考核方法
  行为类考核方法通过考察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表现,将员工的行为表现与组织希望员工所表现出的行为进行对比,从而确定绩效水平。这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关键事件法(critical incident approach,CIA)、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 scales,BARS)、行为观察评价法(behavioral observation scales,BOS)等。
  3.结果类考核法
  Bernardin等人将绩效定义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活动产生的产出记录,工作绩效的总和相当于关键和必要工作职能中绩效的总和(或平均值)”,这是“绩效为结果”的典型观点。基于这种理解,研究者们认为注重目标与结果的差异是绩效管理的一个好办法。
  不难看出,这三类考核方法都是以组织的目标作为基准,用以检验员工的人格特质、工作行为或工作结果是否达到了组织的要求,将找出其中的差距并缩小差距作为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这同时也是公司进行员工培训的最根本的出发点。

  其它绩效考核的方法

  直接排序法、对比法、强制分布法(硬性分布法)、书面叙述法、工作计划考核法、标杆对比法、情境模拟法等。

  绩效考核的步骤

  第一步,工作分析,制定企业KPI指标库
  第二步,设定绩效考核表
  第三步,对员工开展培训。
  对于刚开始进行绩效考核的企业,培训的内容包括:
  企业的有步骤的愿景,所有的考核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挑战业绩的极限,去实现企业的愿景;
  企业的文化和改革的必要性。绩效指标的选择本身就是结合企业文化制定的,推行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员工工资,而是希望员工在绩效提升的同时收获更高收益;
  绩效与薪酬挂钩的政策,绩效考核结果如何与薪酬对应,如何计算个人绩效工资。薪酬必须让员工可以计算,员工才有可见的利益动力;
  考核的主体关系,就是被谁考核,当然一般是由直接上级进行考核;
  绩效考核的表格,就是考核哪些内容,有哪些要求;
  绩效考核制度,就是考核的流程、方式方法等。
  第四步,试考核。
  第五步,公布绩效考核政策。政策的公布可采用签字法、公示法等方法;
  第六步,外部专家导入。
  与企业内部人员相比,外部专家更具备权威性和指导性,企业可以考虑聘请外部专家帮助导入,在正式考核前对员工心态进行调整,做好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树立竞争机制、竞争文化等,让员工认同考核,认同企业要求。
  第七步,考核
  第八步,绩效面谈与应用、改进。
  绩效考核是一个不断提升的循环,每月绩效考核完成后,直接上级都应与下级进行绩效面谈,肯定员工当月做得好的部分,指出不足之处,共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以提升下一阶段的考核业绩。

  使用绩效考核方法的注意事项

  作为理论研究,各种方法有着自身严格的理论界限和体系框架,但作为一个咨询者,嘉合智博更关注它们之间的共性,每一种工具的价值所在,它们给予企业管理者和咨询者的启示。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的目标是核心。无论哪一种方法,管理的内容是目标,管理的目的是保证目标的实现。
  其次,系统的内在逻辑。公司、部门和具体岗位,高层、中层和基层,都是一个神经系统,压力的传递,责任的追踪,绩效伙伴,谁也离不开谁。
  第三,同样的SMART原则。明确的、可衡量的、量化的、务实的、有时间表的,这些原则,这些要求是业绩管理操作性强的根本。
  第四,管理的80/20法则。关键的20%创造了80%的绩效。所以业绩管理所关注的是关键业绩指标。
  第五,关注未来和发展。目标本身就是关注未来发展的,它体现了企业的追求;考评是手段,激励是目标,改善是根本。业绩管理所追求的是企业的持续发展。
  第六,双向沟通,持续改善。
  设定目标要沟通,考评结果要沟通,如何改善要沟通。业绩管理很简单,就是目标+沟通。
  的确,平衡积分卡是设定企业目标再科学不过的工具;关键业绩指标的分解方式在设定个人目标的时候,是那么精细;标杆其实就是每一项考核指标最好的指标和标准来源。
  企业业绩管理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方法,但最好的方法一定是它们的精华的集合。

  选择正确的绩效考核方法

  根据考评内容的不同,考评方法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考评,可以有效的减少考评误差,提高考评的准确度。
  比如,我们可以安排直接上级考评直接下属的“重要工作”和“日常工作”部分,同事之间对“工作态度”部分进行互评。另外,还可以让员工对“日常工作”和“工作态度”部分进行自评,自评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主要是让考评人了解被考评人的自我评价,以便找出自我评价和企业评价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可能就是被考评者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资料可以为后面进行的考评沟通提供有益的帮助。
  为了考评的近期误差,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建议考评人对被考评人的“重要工作”和“日常工作”经常进行非正式考评,并记录关键事件,在正式考评时,可以以此为原始材料。另外在考评时,考评人对所有被考评人的同一项目进行集中考评,而不要以人为单位进行考评。
  1、目标考评
  对“重要任务”考评采取目标考评方法。在一个考评周期前,考评人和被考评人要讨论制定一个双方都接受的“重要任务说明”,该说明中要明确任务名称、任务描述、任务工作量等内容。
  2、自评
  自评即被考评人的自我考评,考评结果一般不计入考评成绩,但它的作用十分重要。自评是被考评人对自己的主观认识,它往往与客观的考评结果有所差别。考评人通过自评结果,可以了解被考评人的真实想法,为考评沟通做了准备。另外,在自评结果中,考评人可能还会发现一些自己忽略的事情,这有利于更客观的进行考评.
  3、互评
  互评是员工之间相互考评的考评方式。互评适合于主观性评价,比如“工作态度”部分的考评。互评的优点在于:首先,员工之间能够比较真实的了解相互的工作态度,并且由多人同时评价,往往能更加准确的反映客观情况,防止主观性误差。互评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比较适用,比如人数多于5人。另外,在互评时不署名,在公布结果时不公布互评细节,都可以减少员工之间的相互猜疑.
  4、上级考评
  在上级考评中,考评人是被考评人的管理者,多数情况下是被考评人的直接上级。上级考评适合于考评“重要工作”和“日常工作”部分。
  5、书面评价
  由于每位员工都有不同的特点,而标准化的考评方式则忽略了这个因素,将员工等齐划一,不利于员工个人成长。书面评价则弥补了这个缺陷。一般来讲,书面评价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肯定员工成绩;指出员工不足;企业对员工的期望。书面评价可以由上级撰写,也可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统一撰写。

  绩效考核的步骤
  第一步,工作分析,制定企业KPI指标库
  第二步,设定绩效考核表
  第三步,对员工开展培训。
  对于刚开始进行绩效考核的企业,培训的内容包括:
  企业的有步骤的愿景,所有的考核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挑战业绩的极限,去实现企业的愿景;
  企业的文化和改革的必要性。绩效指标的选择本身就是结合企业文化制定的,推行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员工工资,而是希望员工在绩效提升的同时收获更高收益;
  绩效与薪酬挂钩的政策,绩效考核结果如何与薪酬对应,如何计算个人绩效工资。薪酬必须让员工可以计算,员工才有可见的利益动力;
  考核的主体关系,就是被谁考核,当然一般是由直接上级进行考核;
  绩效考核的表格,就是考核哪些内容,有哪些要求;
  绩效考核制度,就是考核的流程、方式方法等。
  第四步,试考核。
  第五步,公布绩效考核政策。政策的公布可采用签字法、公示法等方法;
  第六步,外部专家导入。
  与企业内部人员相比,外部专家更具备权威性和指导性,企业可以考虑聘请外部专家帮助导入,在正式考核前对员工心态进行调整,做好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树立竞争机制、竞争文化等,让员工认同考核,认同企业要求。
  第七步,考核
  第八步,绩效面谈与应用、改进。
  绩效考核是一个不断提升的循环,每月绩效考核完成后,直接上级都应与下级进行绩效面谈,肯定员工当月做得好的部分,指出不足之处,共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以提升下一阶段的考核业绩。

审核绩效指标及目标值的合理性是确保绩效管理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审核绩效指标及目标值合理性的方法:
1. 参考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可以参考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了解行业内常见的绩效指标和目标值,以便对企业的绩效指标和目标值进行比较和评估。

2. 参考历史数据和趋势:可以参考历史数据和趋势,了解企业过去的绩效表现和发展趋势,以便对未来的绩效指标和目标值进行预测和评估。

3. 参考SWOT分析结果:可以参考SWOT分析结果,了解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便在制定绩效指标和目标值时充分考虑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因素。

4. 进行风险评估:可以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绩效指标和目标值的可行性和风险程度,以便在制定绩效指标和目标值时充分考虑风险因素,避免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值。

5. 参与者讨论和反馈:可以与参与者进行讨论和反馈,包括员工、管理层和利益相关方等,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制定绩效指标和目标值,提高绩效管理的透明度和参与度。

6. 审核专家的意见:可以请审核专家对绩效指标和目标值进行评估和审核,以便获取专业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绩效指标和目标值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绩效考核的方法
  一、相对评价法

  (1)序列比较法
  序列比较法是对按员工工作成绩的好坏进行排序考核的一种方法。在考核之前,首先要确定考核的模块,但是不确定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将相同职务的所有员工在同一考核模块中进行比较,根据他们的工作状况排列顺序,工作较好的排名在前,工作较差的排名在后。最后,将每位员工几个模块的排序数字相加,就是该员工的考核结果。总数越小,绩效考核成绩越好。
  (2)相对比较法
  相对比较法是对员工进行两两比较,任何两位员工都要进行一次比较。两名员工比较之后,相对较好的员工记“1”,相对较差的员工记“0”。所有的员工相互比较完毕后,将每个人的得分相加,总分越高,绩效考核的成绩越好。
  (3)强制比例法
  强制比例法是指根据被考核者的业绩,将被考核者按一定的比例分为几类(最好、较好、中等、较差、最差)进行考核的方法。

  二、绝对评价法

  (1)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是通过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直至个人目标,最后根据被考核人完成工作目标的情况来进行考核的一种绩效考核方式。在开始工作之前,考核人和被考核人应该对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时间期限、考核的标准达成一致。在时间期限结束时,考核人根据被考核人的工作状况及原先制定的考核标准来进行考核。
  (2)关键绩效指标法
  关键绩效指标法是以企业年度目标为依据,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特征的分析,据此确定反映企业、部门和员工个人一定期限内综合业绩的关键性量化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
  (3)等级评估法
  等级评估法根据工作分析,将被考核岗位的工作内容划分为相互独立的几个模块,在每个模块中用明确的语言描述完成该模块工作需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同时,将标准分为几个等级选项,如“优、良、合格、不合格”等,考核人根据被考核人的实际工作表现,对每个模块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总成绩便为该员工的考核成绩。
  (4)平衡记分卡
  平衡记分卡从企业的财务、顾客、内部业务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角度进行评价,并根据战略的要求给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实现对企业的综合测评,从而使得管理者能整体把握和控制企业,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三、描述法

  (1)全视角考核法
  全视角考核法(360°考核法),即上级、同事、下属、自己和顾客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的一种考核方法。通过这种多维度的评价,综合不同评价者的意见,则可以得出一个全面、公正的评价。
  (2)重要事件法
  重要事件是指考核人在平时注意收集被考核人的“重要事件”,这里的“重要事件”是指那些会对部门的整体工作绩效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重要影响的事件,对这些表现要形成书面记录,根据这些书面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最终形成考核结果。
  绩效定量管理法正是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工作状况下,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处理,及时、准确地考核,协调落实收入、能力、分配关系。

  四、目标绩效考核法

  目标绩效考核是自上而下进行总目标的分解和责任落实过程,相应的,绩效考核也应服从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完成。因此,作为部门和职位的KPI考核,也应从部门对公司整体进行支持、部门员工对部门进行支持的立足点出发。同时公司的领导者和部门的领导者也应对下属的绩效考核负责,不能向下属推卸责任。绩效考核区分了部门考核指标和个人考核指标,也能够从机制上确保上级能够积极关心和指导下级完成工作任务。
  考核指标的SMART原则
  S:(Specific) ------明确的、具体的,指标要清晰、明确,让考核者与被考核者能够准确的理解目标;         M:(Measurable)------可量化的。一家企业要量化老板、量化企业、量化组织架构。目标、考核指标更要量化,比较好、还不错这种词都不具备可量化性,将导致标准的模糊,一定是要数字化的。没有数字化的指标,是不能随意考核的,一考核就容易出现误差;
  A:(Attainable)-----可实现的,目标、考核指标,都必须是付出努力能够实现的,既不过高也不偏低。比如对销售经理的考核,去年销售收入2000万,今年要求1.5亿,也不给予任何支持,这就是一个完全不具备可实现性的指标。指标的目标值设定应是结合个人的情况、岗位的情况、过往历史的情况来设定的;
  R:(Relevant) ------实际性的、现实性的,而不是假设性的。现实性的定义是具备现有的资源,且存在客观性、实实在在的;
  T:(Time bound)-----有时限性的,目标、指标都是要有时限性,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时间一到,就要看结果。如要求2000万的销售额,单单这么要求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规定在多长时间内完成2000万的销售额,这样才有意义。
  如何设定目标
  目标绩效来源于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分解,即为完成战略而将企业经营目标逐层分解到每个部门及相关人员的一种指标设计方法。
  从管理学上说,目标是比现实能力范围稍高一点的要求,也就是“蹦一蹦,够得着”的那种。“目”就是眼睛看得到的,想得到的,愿意得到的,它是一种梦想;“标”者,尺度也。目标就是有尺度的目标,没尺度的梦想叫幻想、空想、异想天开。
  目标不是凭空吹出来的,不是虚构刻划出来的,不是闭门造车想出来的,而是企业上下一心,大家一起缔造出来的,要有详实的数据,有人认同,有完成的周期,还要有激情,要经过精确的预算和计划。
  目标设立后,企业一定要想办法把它变成大家的梦想,要让每一个员工都去认同它。只有当员工和公司存在共同信念时,员工才能在一家公司深入长期地发展。
  通过目标分解所得到的指标,其考核的内容是每个岗位、每个人最主要的且必须完成的工作。各层级人员的目标指标是层层分解而得的。绩效考核必须是由上而下的,董事长、总经理要以身作则,单纯地只对普通员工做考核是不能形成企业的考核文化的。
  常见的指标
  销售额(销售收入)   生产成本(次品率、产品成本、生产员工产值、生产成本降低率)
  采购成本(原材料成本、设备成本、进货成本)
  管理成本(运营成本节约率)
  营销成本(费销比)
  人员工资成本(人才达成率、人才培训率、工作饱和度、工资效益比)
  税务成本(节税率、税销比)
  商业模式建设(商业模式的量化、标准化、有形化)
  生产系统建设(生产流程、标准的制定、颁布、培训、实施、修订)
  组织系统建设(组织系统的方案制定、颁布、培训、实施、修订、评估)
  业务系统建设(业务流程的制定、颁布、培训、实施、修订)
  财务体系建设(财务流程、规章制度的制定、颁布、培训、实施、修订)流程体系建设(运营流程的制定、颁布、培训、实施、修订)

  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
  一、简单排序法

  (一)简单排序法的含义 简单排序法也称序列法或序列评定法,即对一批考核对象按照一定标准排出“1 2 3 4 ……”的顺序。 该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二)简单排序法的操作 首先,拟定考核的项目。 第二步,就每项内容对被考核人进行评定,并排出序列。 第三步,把每个人各自考核项目的序数相加,得出各自的排序总分数与名次。

  二、强制分配法

  (一)强制分配法的含义 强制分配法,是按预先规定的比例将被评价者分配到各个绩效类别上的方法。这种方法根据统计学正态分布原理进行,其特点是两边的最高分、最低分者很少,处于中间者居多。
  (二)强制分配法的适用性

  三、要素评定法

  (一)要素评定法的含义 要素评定法也称功能测评法或测评量表法,是把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结合起来的方法。 该方法的优点与缺点。
  (二)要素评定法的操作
  (1)确定考核项目。
  (2)将指标按优劣程度划分等级。
  (3)对考核人员进行培训。
  (4)进行考核打分。
  (5)对所取得的资料分析、调整和汇总。

  四、工作记录法

  工作记录法一般用于对生产工人操作性工作的考核。 该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五、目标管理法

  (一)对于目标管理的认识
  1.目标管理的含义 目标管理法(MBO)是一种综合性的绩效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法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 目标管理是一种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
  2.目标管理的优点 目标管理法的优点较多,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目标的量化标准 目标管理要符合“SMART”的原则,其具体含义。
  (三)目标管理法的实施步骤 1.确定工作职责范围 2.确定具体的目标值 3.审阅确定目标 4.实施目标 5.小结
  6.考核及后续措施

  六、360度考核法

  (一)360度考核法的含义 360度考核法是多角度进行的比较全面的绩效考核方法,也称全方位考核法或全面评价法。
  (二)360度考核法的实施方法 首先,听取意见,填写调查表。 然后,对被考核者的各方面做出评价。 在分析讨论考核结果的基础上双方讨论,定出下年度的绩效目标。
  (三)360度考核法的优缺点

  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方法

  以绩效改进为中心
  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自绩效计划开始,经过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到考核结果的应用,形成了一个闭环;经总结提高后,进入下一轮绩效循环;在这一过程中,组织绩效呈螺旋上升的趋势;而绩效管理的目的,正是促进被考核者达成目标,并实现绩效的持续改进。
  程序公平
  所谓程序公平,即绩效管理的体系科学公平,程序规范公正,结果透明公开。
  首先,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了其考核指标的量化程度低、标准化程度低,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再不能很好地解决程序公平问题,则考核的公信力将大受影响;
  其次,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摸索,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刚开始全面推行,案例、经验、数据库等都不完善,因此,需要先从程序的规范入手,因为程序的规范难度相对较小;
  第三,通过程序的固化,可以引导全员观念的转变,由传统的为发奖金而开展的年终考评转变为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绩效管理。
  实现程序公平,首先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其次需要通过培训令大家理解、认同绩效管理的意义与目的,第三要设计科学、规范、可操作的程序,第四要引入软件等方法,将绩效管理程序固化、标准化,使之能够可持续执行,避免“一阵风、运动式”的绩效考核。
  标准公平
  所谓标准公平,对于绩效管理的要求则更高,它要求绩效管理的目标能够转化为一套具有领先性、体系性、可操作性的指标和标准并有效分解到被考核单元(组织、部室、岗位),同时,通过配套的数据收集与管理体系,对每个被考核单元给出客观、公平的评价。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终极目标是要做到标准公平。所谓标准公平,体现在四个关键点:
  首先,一个绩效管理良好的组织,其绩效考核的整体指向必然是组织的战略或经营目标,因此,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要做好,首先要有单位的战略或年度目标,因为这才是绩效考核真正的目的和方向。应该说,这方面事业单位的基础还是有的,一般都有每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报告,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条件。
  其次,需要有一套程序、一个部门或岗位负责分解上述目标,形成针对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科室的考核指标,我们称为“战略解码”,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每个季度、每个月都需要跟踪指标的完成情况、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第三,需要建立分层分类的岗位考核指标库,以及针对科室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培训体系。只有分层分类,才能体现不同岗位的工作责任和工作特点;而科室负责人是绩效考核的中间层,只有这一层级的管理人员熟练、技巧、规范地使用绩效考核的方法,才能够把单位给予自己的考核压力有效地传递到基层,并根据表现给予每一位员工科学、客观的考核结果。
  第四,需要建立一套数据的收集和评估程序。需要财务和相关业务科室提供的数据,要明确责任人、数据提交时间、数据报送口径;需要考核小组、述职会或360度评价的,要建立尽可能详尽的评价标准或“目标锚”;需要外部评价的,要做好外部评价机构的选择、管理和审核工作。

  绩效考核方法的特征

  纵观企业五花八门的绩效考核方法(或称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等),可以归为以下八大共同特征:
  (1)紧密拥抱型:绩效考核与奖金发放高度融合在一个方案中,很难拆分;
  (2)关系专一型:一个指标一份钱,多个指标多份钱的表现形式;
  (3)轻计划重考核型:指标下达时估算成分过大甚至“拍脑袋”,考核时造势、加压轰轰烈烈;
  (4)强业务弱职能型:考核方案主要针对销售、生产等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往往形式化;
  (5)指标业务化型:指标聚焦在销售、成本、产值等业务类,管理指标由于量化困难而较少;
  (6)指标量化悖论型:为了科学公平而将指标尽量量化,但又由于量化繁杂而趋向简单可行;
  (7)重算帐轻分析型:很多绩效考核方案的目的是算清奖金,而对于出现的问题缺乏分析;
  (8)激励缺乏多元化型:考核结果应用单一,培训、晋升、福利的多种激励与考核关系不大;
  其中,轻计划重考核型、强业务弱职能型、指标业务化型、指标量化悖论型体现在绩效的管理技术层面;紧密拥抱型、关系专一型、重算帐轻分析型、激励缺乏多元化型则体现的是管理导向问题。
  绩效技术在大学中就是教育技术,是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为重心,所以,在工作当中,绩效的考核一定要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

  绩效考核的计分方法

  常用的考核指标的计分方法有五种:层差法、减分法、比率法、非此即彼法和说明法。
  1、层差法
  层差法是将考核结果分为几个层次,实际执行结果落在哪个层次内,该层次所对应的分数即为考核的分数。
  例如:人员招聘周期=用人单位提出用人申请经确认的时间到员工入职到位的时间段。
  如果设定的最低完成时间为30日,期望完成时间为25日。招聘周期指标在考核中所占有的权重为15%,即15分,
  假设计分方式可以分为三种:
  A、25日以内完成,得15分;
  B、25~30日之间完成,得10分;
  C、30日以后完成,得0分;
  2、减分法
  减分法是针对标准分进行减扣而不进行加分的方法。在执行指标过程中当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就按照一定的标准扣分,如果没有异常则得到满分。
  3、比率法
  比率法就是用指标的实际完成值除以计划值(或标准值),计算出百分比,然后乘以指标的权重分数,得到该指标的实际考核分数。
  计算公式:A/B*100%*相应的分数。(A为实际完成值,B为计划值或者标准值)
  例如:人力资源部的招聘计划完成率=实际招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
  如果招聘计划完成率在本季度中占有20%的权重,即20分,所得的分数为:招聘计划完成率*20
  4、非此即彼法
  非此即彼法是指结果只有几个可能性,不存在中间状态。
  例如:信息部是负责公司一级流程发布计划达成率。
  假如季度指标中所占的权重为10%,即10分,由于每个部门的流程不会很多,人力资源部门也许只有8个流程,财务部门也许只有7个流程,故信息部所统计的每个季度完成的流程数量不会很高,所以该指标的最低要求为100%,计算时,只有两个结果,100%完成,没有完成。
  假如是100%完成,得10分;
  假如没有100%完成,得0分;

  5、说明法
  说明法:无法用以上几种方法考核时所使用的一种方法。说明法主要是需要对绩效考核结果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说明,并设定每一种情况所对应的计分方法。
  例如:员工满意度调查及分析指标就可以用说明法来计分。假如该指标为某岗位的20%,则四项分值分别为:2分、8分、4分、6分;六位老总分别针对四项内容分别打分,将六位老总对四项打分之和即为最后得分。

  外资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法

  1.人格特质类考核方法
  人格特质类考核方法所关注的是员工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某些被认为对企业的成功非常有利的人格特质,如品德、工作积极性、团队意识、创新精神、领导力等。如果员工在这些方面表现较好,那么员工的绩效水平的分数就较高。人格特质类考核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图尺度评价法(graphic rating scales,GRS)及其各种变体。
  2.行为类考核方法
  行为类考核方法通过考察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表现,将员工的行为表现与组织希望员工所表现出的行为进行对比,从而确定绩效水平。这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关键事件法(critical incident approach,CIA)、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 scales,BARS)、行为观察评价法(behavioral observation scales,BOS)等。
  3.结果类考核法
  Bernardin等人将绩效定义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活动产生的产出记录,工作绩效的总和相当于关键和必要工作职能中绩效的总和(或平均值)”,这是“绩效为结果”的典型观点。基于这种理解,研究者们认为注重目标与结果的差异是绩效管理的一个好办法。
  不难看出,这三类考核方法都是以组织的目标作为基准,用以检验员工的人格特质、工作行为或工作结果是否达到了组织的要求,将找出其中的差距并缩小差距作为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这同时也是公司进行员工培训的最根本的出发点。

  其它绩效考核的方法

  直接排序法、对比法、强制分布法(硬性分布法)、书面叙述法、工作计划考核法、标杆对比法、情境模拟法等。

  绩效考核的步骤

  第一步,工作分析,制定企业KPI指标库
  第二步,设定绩效考核表
  第三步,对员工开展培训。
  对于刚开始进行绩效考核的企业,培训的内容包括:
  企业的有步骤的愿景,所有的考核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挑战业绩的极限,去实现企业的愿景;
  企业的文化和改革的必要性。绩效指标的选择本身就是结合企业文化制定的,推行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员工工资,而是希望员工在绩效提升的同时收获更高收益;
  绩效与薪酬挂钩的政策,绩效考核结果如何与薪酬对应,如何计算个人绩效工资。薪酬必须让员工可以计算,员工才有可见的利益动力;
  考核的主体关系,就是被谁考核,当然一般是由直接上级进行考核;
  绩效考核的表格,就是考核哪些内容,有哪些要求;
  绩效考核制度,就是考核的流程、方式方法等。
  第四步,试考核。
  第五步,公布绩效考核政策。政策的公布可采用签字法、公示法等方法;
  第六步,外部专家导入。
  与企业内部人员相比,外部专家更具备权威性和指导性,企业可以考虑聘请外部专家帮助导入,在正式考核前对员工心态进行调整,做好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树立竞争机制、竞争文化等,让员工认同考核,认同企业要求。
  第七步,考核
  第八步,绩效面谈与应用、改进。
  绩效考核是一个不断提升的循环,每月绩效考核完成后,直接上级都应与下级进行绩效面谈,肯定员工当月做得好的部分,指出不足之处,共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以提升下一阶段的考核业绩。

  使用绩效考核方法的注意事项

  作为理论研究,各种方法有着自身严格的理论界限和体系框架,但作为一个咨询者,嘉合智博更关注它们之间的共性,每一种工具的价值所在,它们给予企业管理者和咨询者的启示。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的目标是核心。无论哪一种方法,管理的内容是目标,管理的目的是保证目标的实现。
  其次,系统的内在逻辑。公司、部门和具体岗位,高层、中层和基层,都是一个神经系统,压力的传递,责任的追踪,绩效伙伴,谁也离不开谁。
  第三,同样的SMART原则。明确的、可衡量的、量化的、务实的、有时间表的,这些原则,这些要求是业绩管理操作性强的根本。
  第四,管理的80/20法则。关键的20%创造了80%的绩效。所以业绩管理所关注的是关键业绩指标。
  第五,关注未来和发展。目标本身就是关注未来发展的,它体现了企业的追求;考评是手段,激励是目标,改善是根本。业绩管理所追求的是企业的持续发展。
  第六,双向沟通,持续改善。
  设定目标要沟通,考评结果要沟通,如何改善要沟通。业绩管理很简单,就是目标+沟通。
  的确,平衡积分卡是设定企业目标再科学不过的工具;关键业绩指标的分解方式在设定个人目标的时候,是那么精细;标杆其实就是每一项考核指标最好的指标和标准来源。
  企业业绩管理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方法,但最好的方法一定是它们的精华的集合。

  选择正确的绩效考核方法

  根据考评内容的不同,考评方法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考评,可以有效的减少考评误差,提高考评的准确度。
  比如,我们可以安排直接上级考评直接下属的“重要工作”和“日常工作”部分,同事之间对“工作态度”部分进行互评。另外,还可以让员工对“日常工作”和“工作态度”部分进行自评,自评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主要是让考评人了解被考评人的自我评价,以便找出自我评价和企业评价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可能就是被考评者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资料可以为后面进行的考评沟通提供有益的帮助。
  为了考评的近期误差,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建议考评人对被考评人的“重要工作”和“日常工作”经常进行非正式考评,并记录关键事件,在正式考评时,可以以此为原始材料。另外在考评时,考评人对所有被考评人的同一项目进行集中考评,而不要以人为单位进行考评。
  1、目标考评
  对“重要任务”考评采取目标考评方法。在一个考评周期前,考评人和被考评人要讨论制定一个双方都接受的“重要任务说明”,该说明中要明确任务名称、任务描述、任务工作量等内容。
  2、自评
  自评即被考评人的自我考评,考评结果一般不计入考评成绩,但它的作用十分重要。自评是被考评人对自己的主观认识,它往往与客观的考评结果有所差别。考评人通过自评结果,可以了解被考评人的真实想法,为考评沟通做了准备。另外,在自评结果中,考评人可能还会发现一些自己忽略的事情,这有利于更客观的进行考评.
  3、互评
  互评是员工之间相互考评的考评方式。互评适合于主观性评价,比如“工作态度”部分的考评。互评的优点在于:首先,员工之间能够比较真实的了解相互的工作态度,并且由多人同时评价,往往能更加准确的反映客观情况,防止主观性误差。互评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比较适用,比如人数多于5人。另外,在互评时不署名,在公布结果时不公布互评细节,都可以减少员工之间的相互猜疑.
  4、上级考评
  在上级考评中,考评人是被考评人的管理者,多数情况下是被考评人的直接上级。上级考评适合于考评“重要工作”和“日常工作”部分。
  5、书面评价
  由于每位员工都有不同的特点,而标准化的考评方式则忽略了这个因素,将员工等齐划一,不利于员工个人成长。书面评价则弥补了这个缺陷。一般来讲,书面评价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肯定员工成绩;指出员工不足;企业对员工的期望。书面评价可以由上级撰写,也可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统一撰写。

  绩效考核的步骤
  第一步,工作分析,制定企业KPI指标库
  第二步,设定绩效考核表
  第三步,对员工开展培训。
  对于刚开始进行绩效考核的企业,培训的内容包括:
  企业的有步骤的愿景,所有的考核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挑战业绩的极限,去实现企业的愿景;
  企业的文化和改革的必要性。绩效指标的选择本身就是结合企业文化制定的,推行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员工工资,而是希望员工在绩效提升的同时收获更高收益;
  绩效与薪酬挂钩的政策,绩效考核结果如何与薪酬对应,如何计算个人绩效工资。薪酬必须让员工可以计算,员工才有可见的利益动力;
  考核的主体关系,就是被谁考核,当然一般是由直接上级进行考核;
  绩效考核的表格,就是考核哪些内容,有哪些要求;
  绩效考核制度,就是考核的流程、方式方法等。
  第四步,试考核。
  第五步,公布绩效考核政策。政策的公布可采用签字法、公示法等方法;
  第六步,外部专家导入。
  与企业内部人员相比,外部专家更具备权威性和指导性,企业可以考虑聘请外部专家帮助导入,在正式考核前对员工心态进行调整,做好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树立竞争机制、竞争文化等,让员工认同考核,认同企业要求。
  第七步,考核
  第八步,绩效面谈与应用、改进。
  绩效考核是一个不断提升的循环,每月绩效考核完成后,直接上级都应与下级进行绩效面谈,肯定员工当月做得好的部分,指出不足之处,共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以提升下一阶段的考核业绩。

如何审核绩效指标及目标值的合理性~

审核绩效指标和目标值的合理性,应该是从事绩效管理工作者经常遇到的问题,这实际上也就是要求绩效管理工作者掌握提取绩效指标和设定指标目标值的方法和技巧,因为当你知道如何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那么审核或管控该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往往就不会成为一个难题。因此,笔者就从绩效指标提取和目标值设定方法的方面,简单地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绩效指标应该来自何处?
绩效指标应该来自何处?也就是说绩效指标应该从哪里提取出来或来源哪里?绩效指标一般可以分为三级,即公司级、部门级和岗位级,指标来源通常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
�7�4 来源于公司战略中的某个战略主题或目标分解,简称“战略目标”;
�7�4 来源于公司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点,简称“流程分解”;
�7�4 来源于年度经营计划、季度/月度重点工作计划等,简称“重点工作”;
�7�4 来源于部门的职责分解或提取,简称“部门职责”;
�7�4 来源于岗位的职责分解或提取,简称“岗位职责”。
同时要明白指标设立的目的,也就是要明白设立该指标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意义,要明白为什么要制定和考核该绩效指标,或者反过来问“不考核该绩效指标可以吗?”。
二、指标设定SMART原则
指标设定通常需要遵循SMART原则,具体如下:
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代表相关性(Relevant),指是指年度经营目标的设定必须与预算责任单位的职责紧密相关,它是预算管理部门、预算执行部门和公司管理层经过反复分析、研究、协商的结果,必须经过他们的共同认可和承诺。
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三、指标检验与筛选方法
指标检验与筛选也是绩效指标制定过程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初步提取了一些可选指标后,一般都需要进行指标检验或验证,筛选出最适合作为考核指标,可以从与战略目标一致性、可控性、可实施性、可信性、可衡量性、可低成本获得性及可理解性等8个维度进行检验和筛选。

四、如何设定指标的目标值?
指标的目标值是企业对未来绩效的期望,是绩效指标的衡量基准,通过设置绩效指标的目标值,可以推动企业的政策落实执行。目标值的设定一般由考核者、被考核及组织者协商确定。目标值一般需要结合公司战略、年度经营目标,并结合指标的历史数据(包括上阶段指标完成的情况、公司历史上最好情况,可有所提升)与被考核者的实际情况综合确定,同时也可参考行业的标杆数据,目标值设定的太低就会失去考核的意义,不要设定的过高也达不到激励的效果,目标值最好是“跳一跳,够得着”。如果没有历史数据,就需要预估一个数据,即使是一个模糊的数据,也比没有数据强,后续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
绩效指标目标值的确定要和公司经营计划保持一致,经营计划有规定的项目,一般不得低于经营计划规定的经营目标值,但是绩效指标目标值一般也不能超过经营计划目标值过多。经营计划没有规定的项目,目标值的设定要参考行业先进水平或由考核者、被考核及组织者协商确定,但公司目标值是底线。
指标的目标值一般可设置三个指标目标值,如设置“最低目标值(简称‘最低值/下限值/零点值’)”、“基本目标值(简称‘基准值/标准值/目标值/基本值’)”和“挑战目标值(简称‘挑战值/最高值/上限值’)”等。其中:最低值是绩效指标达成结果的最低要求,实际值达不到最低值是不可容忍的,对应的考核得分应该为60分/0分或者其它分值,最低值一般可设定为基本值的80%/90%或者根据公司战略/年度目标、指标历史数据、行业标杆等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数值;基准值是维持管理的基本水准,是指标期望的正常目标值,如指标实际值没有达到该值,说明指标的结果产生异常,实际值达到基本值考核得分应该为合格分数(如100分),如实际值不能达到基准值,则说明在对该绩效指标的管理上存在较大问题,需要进行检讨,并应提出改善对策,基准值设定应参考历史数据略微上调;挑战值是在基准值基础上所设定的挑战目标,是需要经过超常努力才有可能达到的目标值,挑战目标值一般可设定为基本值的120%或者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确定的其它比例,达到或超过挑战者考核得分应该为指标得分上限最高分(如120分)。

相信当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的时候,负责绩效考核的绩效专员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难题吧。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无法判断绩效考核指标的合理性问题。考核者只是单纯地根据绩效考核流程实施,而流程中规定绩效指标、达标值由各部门领导与下属协商确定,人力进行审核;因此在实际考核中考核者面对员工所提交的考核表能做的工作通常只是检查一下是否出现格式或者明显的错误,根本无法判断岗位指标设计是否合理,总体目标值是否过高或过低。这样长期以往,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便成了早晚的事了。

  确实,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是绩效考核的关键所在。考核者必须懂得如何根据具体的岗位性质设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如果考核者自己都不清楚岗位指标设计是否合理,总体目标值是否偏高或者偏低,那么如何对员工实施考核?考核所得出的结果如何能够让员工信服?因此,考核者的能力是一大关键,必须对考核者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其能够胜任考核这一份工作。

  当然,除了对考核者进行培训外,还可以借助绩效考核软件来辅助绩效考核的实施。绩效考核软件除了能够将绩效考核数据化电子化,大大节省考核者的时间和精力外,还自带着各种行业不同岗位考核的标准,即便是不懂得如何设计考核指标的考核者,有了绩效考核软件,也能够轻轻松松做好绩效考核。只有当绩效考核标准合情合理,总体目标不高不低,才能保证绩效考核的合理性。

企业如何合理设置KPI绩效考核指标?
答:1. 与战略目标对齐:确保KPI绩效考核指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重点保持一致。指标应该直接关联到组织的使命、愿景和战略计划,以确保员工的绩效目标与企业的长期成功相一致。2. 明确可度量性:确保KPI绩效考核指标是可度量和...

如何审核绩效指标及目标值的合理性
答:绩效指标目标值的确定要和公司经营计划保持一致,经营计划有规定的项目,一般不得低于经营计划规定的经营目标值,但是绩效指标目标值一般也不能超过经营计划目标值过多。经营计划没有规定的项目,目标值的设定要参考行业先进水平...

绩效指标设定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1. 目标的可量化性:确保绩效指标可以量化和测量。指标应该是可以被具体数字或标准所表示的,而不是模糊的描述。这样可以使绩效评估更加客观和可比较。2. 目标的可行性:考虑目标的可行性和实际可达性。指标应该合理且可实现...

如何审核关键绩效指标
答:审核关键绩效指标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工作产出是否为最终产品?由于通过关键绩效指标进行评估主要是对工作结果的评估,因此在设定关键绩效指标的时候也主要关注的是与工作目标相关的最终结果。在有最终结果可以界定和...

绩效考核表该怎样制定才更合理呢?
答:1. 目标明确:确保绩效考核表中的指标和要求明确、具体,并与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相一致。每个指标应该有明确的定义和衡量标准,以便员工能够理解和评估自己的绩效表现。2. 绩效指标的多样性:绩效考核表应该涵盖多个维度...

如何确定企业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
答:8. 参与员工:在设定绩效考核指标时,鼓励员工的参与和反馈。考虑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指标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9. 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绩效考核指标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根据实际结果和反馈意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绩效怎么考核是最合理
答:考核绩效最合理的方法是:1、要有考核方案和目标,就是说有个游戏规则。2、做好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考核的重要依据,任何一件事或是一项工作做得好坏一定要有记录,通过事实和数据说话。3、要有检查记录,平时的检查要有...

如何审视绩效考核的合理性
答: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无法判断绩效考核指标的合理性问题。考核者只是单纯地根据绩效考核流程实施,而流程中规定绩效指标、达标值由各部门领导与下属协商确定,人力进行审核;因此在实际考核中考核者面对员工所提交的考核表能做的...

如何合理的制定绩效考核指标
答:一、绩效考核指标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在绩效考核指标的拟定过程中,首先应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层层传递和分解,使企业中每个职位被赋与战略责任,每个员工承担各自的岗位职责。绩效管理是战略目标实施的有效工具,绩效管理指标应...

在设置绩效目标时如何把握其合理性?与被考核者沟通时,被考核者都是趋...
答:基本参考两点:一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要求,二是业内标杆目标。当然被考核者也有能力确实无法达成目标的,那么或者降低目标要求,或者另选贤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