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请问: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作者&投稿:和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您好,概念特征如下:
概念: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特征:
1.单位FZ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GG、团体;
2.单位FZ必须是在单位主体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
3.单位FZ必须由刑法分则或分则性条文明确规定。(此特征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
单位FZ必须是体现单位意志,为单位谋取利益。
因此以下三种情形不构成单位FZ,以自然人犯罪论处:
①为了进行违法FZ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设立公司、企业是为了实施违法FZ的目的,则按照个人FZ而不是以单位FZ处理。
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主要进行违法FZ活动的,按照个人FZ处理。
③盗用单位的名义,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或者个人私分的,按照个人FZ处理。
以上就是对问题的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单位犯罪的概念

单位犯罪,一般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或者本单位全体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的犯罪。

二、单位犯罪的特点

1、单位犯罪是单位本身犯罪,而不是单位的各个成员的犯罪之集合。

2、单位犯罪是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实施的。单位犯罪虽然是单位本身犯罪,但具体犯罪行为需要决定者与实施者。单位犯罪是在单位整体意志支配下实施的。

3、单位犯罪是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谋取非法利益。为单位谋取合法利益的行为,不可能成立任何犯罪;仅仅为单位少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也不成立单位犯罪。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是指为单位本身谋取非法利益,违法所得由单位本身所有,但不排除以各种理由将非法所得分配给单位全体成员享有。

三、单位犯罪的主体

1、公司

公司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它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是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具有其特殊的经济利益。因此,公司是常见的单位犯罪的主体。

2、企业

企业是指依法成立并具备一定的组织形式,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和商业服务的经济组织。

3、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是指依照法律或者行政命令成立、从事各种社会职能活动的组织。

4、机关

我国刑法规定,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5、团体

团体,又称为社会团体,是指各种群众团体组织。

单位犯罪的概念
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
、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经集体研究决定或者主要负责人员
决定实施的刑法分则中规定为单位
犯罪的行为
单位犯罪的特征是
首先犯罪主体的复合性
其次主观罪过的多样性
再次客观表现的整体性
最后严格的法定性

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单位犯罪自首是以单位犯罪为前提的,没有单位犯罪,就不可能有自首问题的研究。因此,要研究单位犯罪自首,就必须正确界定单位犯罪的概念,并对其特征加以分析。
首先,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只是从犯罪主体范围方面进行了描述,而从概念揭示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来看,这远没有揭示单位犯罪概念的深刻内涵,但同时它又为单位犯罪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探讨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正因为如此,学理界关于单位犯罪概念的学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所谓单位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1]此种观点认识到了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也揭示了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但它实际上是对刑法条文的一种片面理解,由此推之,单位犯罪即单位所犯的罪,这又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2、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这由有关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2]与前一种观点相比,该说区分了单位意志与个人意志,但它所说的单位犯罪只限于主观上的故意,这与刑法中规定的少数过失的单位犯罪相背离。此外它强调的单位犯罪以非法利益为要件,无疑又缩小了概念的内涵。因此,在八届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时候,由于其局限性而被否决。
3、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法定单位,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由有关负责人员代表单位决定,为本单位谋取利益而故意实施的,或不履行单位法律义务、过失实施的危害社会,而由法律规定为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3]此观点克服了以上观点的不足,明确地把过失犯罪纳入其中,这与刑法之规定是一致的,同时也不限于以非法利益为要件,准确地揭示了单位犯罪的本质特征。
综合以上观点,不难发现,单位犯罪具有以下法律特征:(一)主体的特殊性。单位是一种“既不能脱离自然人而孤立存在,又可以从形式上先于单位成员而构建的”组织形式[4]它是由单位(法人或非法人)为形式,以自然人(单位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为内容而组成的特别主体。(二)主观过错的多样性。关于单位犯罪的过错,理论界存在很大分歧,有学者认为,“单位犯罪的罪过形式只能是故意,而不存在过失”,更不存在单位犯罪自首。此种观点值得商榷,不仅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单位的过失犯罪,如第139条消防责任事故罪,第137条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还表现出一种混合的罪过形式,纵观国外的立法,也都对单位过失犯罪作了相关规定。[6](三)行为表现的整体性。单位犯罪是以单位的整体性为基准的,个人的行为必须体现出单位的意志,否则就不是单位犯罪,所以单位犯罪必须是以单位的名义,并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其主要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行为。(四)“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这是我国刑法罪行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因此,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存在单位犯罪及其自首问题,这体现了单位犯罪严格的法定性。

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有哪些~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单位谋取利益,经单位决策机构或者负责人决定实施的,法律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这里的单位犯罪包括法人单位犯罪和非法人单位犯罪两种情形。
特征:
1、单位犯罪的主体的法定性。所谓的单位犯罪主体法定性具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单位犯罪主体范围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不是任何单位或者组织都可以作为单位犯罪主体构成单位犯罪的。二是某一具体单位犯罪罪名的犯罪主体是法定的。
有的单位犯罪的主体法律规定必须是特定的,如刑法第387条规定的单位受贿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其他单位不能构成本罪的主体。
2、单位犯罪的意志的整体性。单位意志不是单位内部某个成员的意志,也不是各个成员意志的简单相加,而是单位领导集体或者代表单位整体利益的成员在领导、指挥、决策、执行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单位整体性的意志,即单位的整体意志。
3、单位犯罪利益的整体性。单位的利益即包括非法利益也包括合法利益。
4、单位犯罪罪名的法定性。单位只能作为刑法明确规定范围内罪名的犯罪主体,但不能作为只能由自然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如不能作为故意杀人罪、重婚罪、抢劫罪、贪污罪等罪名的犯罪主体。

单位犯罪的主体认定
一、可以认定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1、法人。
2、法人的分支机构或内设机构—以自己的名义犯罪 + 违法所得归该机构。
3、非法人组织。
4、非法人组织的分支机构或内设机构—以自己的名义犯罪 + 违法所得归该机构。
5、国家机关。
二、不可以认定为单位犯罪的主体(以自然人犯罪处理)
1、自然人。
2、成立时主要目的为了犯罪的单位。
3、成立后主要活动就是犯罪的单位。
4、以单位名义犯罪,为个人谋取非法利益。
5、单位组织实施了某些不能由单位构成罪名—。例如:暴力抗税罪、放火罪。、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单位犯罪
人民网-事业单位考试中单位犯罪的相关考点

(一)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界限。单位犯罪一般具备以下特征:
1.依法设立的单位:主要指依法设立的五种单位:公司(公司法规定的两类公司)、企业(公司以外的其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组织)、机关(指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各级人民政协组织是按国家机关对待的)、团体(不同人群的自治组织,包括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范围既包括法人单位,也包括非法人单位,非法人单位应当具备独立的民事行为主体资格(应有自己独立的名称和财产,尤其要有独立的财产,因为单位犯罪是要判处罚金的)。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注意:私营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能否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要看它是否具有法人资格。私营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只有具有法人资格的,以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名义实施犯罪的,按单位犯罪处理;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其犯罪行为按自然人个人犯罪定罪处罚。
2.为了单位的利益(非个人利益)。一般来讲,为单位谋取的都是非法利益,但是单位的过失犯罪很难说谋取的是非法利益。总之,单位犯罪必须是为单位利益,不能为个人利益。如果以单位的名义实施犯罪,最后犯罪所得归个人所有或者某几个人所有,那就是为个人利益犯罪,只能按自然人个人犯罪处理。
3.以单位的名义。如果以个人名义,只能按个人犯罪定罪处罚。
高法解释: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是单位犯罪。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已归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所有的,应认定为单位犯罪(注意:追究的时候,不能把分支机构或内设机构作为犯罪主体,必须把单位作为犯罪主体)。不能因为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没有可供执行罚金的财产就不将其认定为单位犯罪。
(二)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的几种情况。(重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一九九九年)
下列四种情况不以单位犯罪论处而应当以个人犯罪或者自然人犯罪论处:
1.无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
2.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
3.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如远华案);
4.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这不是为了单位的利益实施犯罪,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是盗用单位的名义来实施个人犯罪)。
(三)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一般采取“双罚制”(或两罚制、两罚原则)。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即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两罚”原则。刑法分则有特别规定只实行“单罚”的,依照规定。从刑法现有的规定看,在单罚的场合一般只处罚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包括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单位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罚单位。如妨害清算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还有某些过失犯罪,如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消防责任事故罪。
(四)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才负刑事责任。单位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只有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才按照单位犯罪定罪处罚。刑法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主要属于破坏经济秩序、环境资源、危害公共卫生的犯罪。
(五)对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是否区分主犯、从犯。法院批复:在审理单位故意犯罪案件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根据作用大小量刑,不区分主犯、从犯。但是,如果主从关系非常明显,也可以区分主犯、从犯。
(六)单位犯罪的自首。如果由该单位犯罪的责任人员能够代表单位意志投案自首,符合法定自首条件的,也可以成立单位犯罪的自首。
2002年两高、海关总署《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十一条规定:对单位集体决定自首的,或者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首,应当认定为单位自首(尽管只在走私犯罪中规定,实际上应该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单位犯罪)。如实交待主要犯罪事实的单位负责的其他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视为自首,但对拒不交待主要犯罪事实和逃避法律追究的人员,不以自首论。
例:
下列哪种犯罪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1.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罪;(可以)
2.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可以,但采取的是单罚制)
3.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其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自然人特殊主体和单位特殊主体。单位可以成为该罪的主体,但单位限于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单位或依法配置枪支的单位)
4.盗窃、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单位不能成为该罪的主体)
5.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可以,且采取两罚原则)
6.走私武器、弹药罪;(可以)
7.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可以)
8.伪造货币罪(不可以)
9.金融票据诈骗罪;(除贷款诈骗罪和信用卡诈骗罪外,其他均可以由单位构成)
10.信用卡诈骗罪;(不可以)
11.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罪;(可以)
12.合同诈骗罪。(可以,但是侵犯财产罪中的诈骗罪不能由单位构成。但是有时单位也可以实施盗窃罪,如单位偷电,按司法解释,这种犯罪不作为单位犯罪处理,对实施盗窃、诈骗的责任人员按自然人犯罪定罪处罚,但在量刑时要酌情考虑他是为了单位而实施该行为的情节,酌情从轻)
在单位犯罪的认定中,也存在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一般依法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都可以构成,没有特定身份的要求。但是有些犯罪只有特定的单位才能构成,如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仅限于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单位或依法配置枪支的单位。单位受贿罪的主体只限于国有单位,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97年刑法规定逃汇罪的主体只限于国有单位,现在刑法修改为一般主体。
另外注意,刑法规定有些犯罪只能由单位实施,自然人实施不构成犯罪,如逃汇罪、单位受贿罪,这种犯罪理论上可称之为“纯正的单位犯罪”,即刑法分则明确规定的只能由单位实施的犯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也是纯正的单位犯罪,只是它们采取的是单罚制。

犯罪的定义(含义)和特征分别是什么?
答:犯罪,是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犯罪概念一般分为形式概念、实质概念、混合概念。中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是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犯罪混合概念,也就是指触犯了...

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在这个概念中,既指出了犯罪的形式特征,犯罪限于刑事法律所规定的范围,从而明确了犯罪的刑事违法性。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犯罪概念揭示了犯罪的实质内容,尤其是揭示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混合概念既不同于犯罪的形式概念,又不同于犯...

犯罪的基本特征与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总的来说,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给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并根据法律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刑法除了在分则中对每一种具体的犯罪行为作了规定,在总则中对犯罪的性质和特征还作了概括性的规定,即对犯罪的基本概念作了规定。...

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
答:3、侵害性:法益侵害性是指对于刑法所保护的利益的侵害。4、惩罚性:应受惩罚性是犯罪的重要特征,它表明国家对于具有刑事违法性和法益侵害性的行为的刑罚惩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犯罪概念】一切...

犯罪的特征有那些
答:刑法法益是关系社会生活的重要利益,对此,中国刑法第十三条关于犯罪概念的规定中作了明文列举,这就是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4、惩罚性 应受惩罚性是犯罪的重要特征,它表明国家对于具有...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

犯罪的基本概念
答:1. 犯罪的基本概念: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共利益,危害社会公共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需要受到法律制裁和惩罚的行为。犯罪行为通常包括但不限于盗窃、抢劫、故意伤害、贩毒、贪污、受贿等。2. 犯罪的特征:违法性:...

犯罪的含义及主要特征是什么?作业来的,帮帮忙
答:犯罪的形式概念是指从犯罪的法律特征上描述犯罪而形成的犯罪概念,也就是将犯罪表述为是触犯刑律、具有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的实质概念是从犯罪的社会内容上描述犯罪而形成的犯罪概念,也就是将犯罪表述为具有...

犯罪及其特征有哪些?
答: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犯罪概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社会危害性是一切违法或违背社会公德行为的共同特征,只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才是刑法上所规定的犯罪概念的基本特征,在犯罪概念的三个...

什么叫犯罪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犯罪的基本特征是:1、违法性,简单来说就是违反刑法;2、社会危害性,也就是侵害了犯罪客体,具备一定的社会危害;3、当罚性,也就是说应当判处刑罚的。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就是犯罪 犯罪还有四个构成要件:1、主体...